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探析

2019-01-30 08:04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34期
关键词:多媒体民族初中语文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铁路第二中学)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应该是文化,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特征、民族观念、民族精神、民族风貌的综合体现,它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之中。从传统文化的内容来讲,它包括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一些民族的民族风俗、民族服装、民族观念等都包含在其中。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了古诗、古文、乐曲、词语、民族戏曲、民族音乐、对联、书法、歇后语、酒令、灯谜等内容。

传统文化涉及的内容十分宽泛,不仅涉及到文化方面的内容,也涉及到了道德修养、民族精神等社会发展领域的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最重要的是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一些外国的文化也开始进入到了我国人民的生活中,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也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情况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依然是围绕课本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在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现阶段,虽然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但是,很多教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瑰宝,对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高尚品德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我们十分有必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此外,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之所以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除了社会因素之外,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现如今,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自身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认识,就更别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了。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都是尽量简化,以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为主,教师这样的教学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讲,就一定要先转变观念。教师一定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备课的过程中,如果教材中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教师就一定要加以重视,主动地为学生讲解这部分的知识。同时,由于以往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渗透一直都是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学生没有实践的过程,也就没有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这也是学生知和行无法统一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过程,也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使中国传统文化能真正融入学生的血液里,指导学生的言行。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1.在课文讲解中渗透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新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引入了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提升。在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向学生渗透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进而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时深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如在《论语十二章》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积极地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现在的很多教育者依然很推崇儒家思想中的一些教育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渗透道德理念,渗透为人处世的方法,渗透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内容,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指导自己的行动,使传统文化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借助多媒体渗透传统文化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的教学改革,教师组织教学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现在的很多学校都引入了多媒体设备。将多媒体设备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受到了很多教师的好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传统文化学习的教学情境。如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都很恐惧文言文的学习,由于古人的表达方式和现代人的表达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文言文中的一些词汇,很多学生理解起来都感到有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在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料,使学生能对文章的创作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更好地文章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3.加强学生的实践

以往的传统文化教学中,学生都只是学到了浅层的知识,但是却没有让这些知识走进自己的心里,指导自己的言行。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进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有更深入的认识。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年的发展历程中留下的最重要的精神瑰宝,同时也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现代人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也能绽放出闪亮的光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无论是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还是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加强重视,进而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多媒体民族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我们的民族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