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构建的探讨

2019-01-30 10:41
中国校外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教学效果初中语文

(四川省遂宁市第四中学校)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一味讲解”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当今的教学理念要求,因此,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刻不容缓。“少教多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提倡教师用最短的教学时间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值得我们对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概述

1.“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对照教材进行大量的讲解,将“教”与“学”分割开来,学生常常觉得语文课枯燥乏味,对阅读提不起兴趣,导致教学质量不佳。而“少教多学”模式则是注重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真正意义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少教多学”模式中,教师不仅传授课本上基本的阅读知识,而且注重对学生的阅读习惯、价值观念的锻炼与培养。在该教学模式中,学生可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针对阅读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积极和同学、老师进行深入探讨。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既能深刻理解阅读内容,而且能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交流的能力,这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的养成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其教学参与时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大多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少教多学”模式中,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尊重学生的意见与看法,有效组织教学时间安排,既保证基本阅读的教学,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时间。这样可以为学生理解、消化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思考。

二、“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1.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为了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组织教学,对于教材阅读内容进行精讲,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内容,找到适用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硬背。除此之外,教师也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例如在阅读精讲后,教师可采用分组等形式,发布学习任务进行精炼,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中深刻消化理解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

2.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语文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意义体现出来。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各异的发展阶段,对于阅读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教师因学生的不足对其责备和惩罚,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的教学应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取“有表情朗读”、“角色朗读”等活动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增进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发展特点,帮助挖掘学生的朗诵、表演的潜能,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并采取奖励措施,在学生阅读时进行适当的点拨,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考。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在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实施“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过程中,也应完善教学评价系统,发现自身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中的不足。除了传统的阅读练习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反馈形式。例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后,可鼓励学生发言,谈谈对此篇文章的理解或其在阅读学习中存在的困惑,表达自己对阅读的见解和看法,这样教师能直接得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或者,教师可在讲解课后阅读习题的时候先后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解体思路,然后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这样能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也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

三、结论

“少教多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教学效果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