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2019-01-30 14:03华如意
中学语文 2019年9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课文情感

张 群 华如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艺术。语文教师作为母语教学的实施者,其课堂语言更应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语文教学是把课文中每一件具体生动的事、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人、每一句深入浅出的话,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耳目,渗透于学生的心田,令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一位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应该注重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力求把最精美的语言带入课堂,让它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点点滴滴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里。

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使整个课堂教学一直在高效中运行。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讲课,听起来是一种享受,亲切和顺,把精妙的课文讲解得丝丝入扣,听得人神清气爽;也有老师,由于自己表达不到位,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原本可以讲得很生动有趣的课文,课堂上却沉闷死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恰恰说明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的效率。正如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正因为高水平的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所以,作为语文老师,语言艺术上我们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规范准确

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语言规范的前提。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叙述流畅,对于各类语音现象要善于辨别和运用,给学生健康纯洁的语言导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言及其运用。规范的教学语言还应该是自然而不随意,通俗而又合乎语法的。

在准确性上,教师必须做到正确地分析课文的思想性、正确地讲解课文中涉及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不犯知识性错误。在简洁的基础上精心锤炼,力求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做到一语破的、一词解惑。能够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讲议论文,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严密有力度;讲说明文,应多用说明介绍解释的语言,朴实有条理;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华丽有激情。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时候,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

二、形象风趣

教师的课堂语言,规范准确是基本要求,还要富有形象性。它既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又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讲到典型的人物、生动的事例、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表明,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凡是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能迅速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三、感染力强

名篇佳作之所以流芳百世,是因为作品浸润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凝聚着心血和生命,那讲课也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激发学生情感,用丰富隽永的语言,把无声含情的文字变成有声溢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语文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变成一个“情感”的媒体,去扣击学生的心灵,拍击他们情感的浪花。讲台虽然不比舞台,教师也不是演员,但语文教师却不能不饱含深情。胡适先生说过:“情感者,文学之灵魂,文学而无灵魂,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我们的文本作者既然赋予了作品以深厚的感情,那么语文教师就应该在深入体察作者之意后,情动于中而形诸于言,以饱含情感的语言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就像过峦的风把他们感情的琴弦拨响,引起情感的共鸣。教师的语言要做到声调抑扬顿挫得当,轻重缓急适宜,让学生产生出亲切感和信任感,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气氛。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敏捷,兴趣才会浓厚,学生才会学得轻松。饱含情感的教师语言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四、有启发性

在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全盘授予的讲深讲透,而是要重点性地拨开疑问,对学生进行相机指导,所以课堂教学语言要起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作用。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以惊奇和疑问开始。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从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思考题,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而充满生机。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

此外,教师的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在某种程度上它有着如同口头语言一样的社会工具的功能。语文教师运用丰富而有个人特色的体态语言,不仅能给学生以外在美的观感,而且能有效地表达教师的丰富而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感,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魅力,有力吸引和感染着学生。丰富而富有表现力的面部表情,恰当、自然的动作,都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染和教育。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课文情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浅析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