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谪类诗词鉴赏

2019-02-02 04:16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阳城衡阳译文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高 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

峡中:此指夔州巫山县(今属重庆)。

谪居:贬官的地方。

巫峡:地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古民谣《巴东三峡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衡阳:地名,今属湖南。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

青枫江:地名,在花溪。

秋帆:指秋风吹着小舟,送友人远去。

译文

此次离别不知你们心绪如何,停下马来饮酒饯别询问被贬的去处。巫峡猿猴悲啼令人伤心泪下,到达衡阳后让大雁多为我捎来几封书信。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远飘去,白帝城边古木参天,枝叶扶疏。当今正逢盛世,朝廷是会普降恩泽的,我们只是暂时的分离,不要烦恼悲伤。

阅读训练

1.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中“此别”“谪居”等词点题,“嗟”字和“问”字表现了诗人与两位朋友的关系非同寻常。

B.颔联“巫峡啼猿”“衡阳归雁”与“数行泪”“几封书”,既是情景交融之佳句,又深得虚实结合之妙处。

C.颈联“青枫江上”紧扣王少府贬长沙,“白帝城边”紧扣李少府贬峡中,“秋天远”“古木疏”意境高远雄浑。

D.尾联“圣代”“雨露”是古代文人诗中的惯用之语,指在圣明的时代,会多多沐浴皇恩,点明两位友人的处境不久即会改变。

E.中间两联在写法上有独到之处,连用了四个地名,体现诗人的情真意切,使得诗歌气势健拔,意境更为开阔。

2.这首诗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其蕴含了哪些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泊岳阳

〔宋〕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注释

岳阳:湖南洞庭湖边岳阳城。

苍茫:旷远迷茫的样子。

失江路:意谓江水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

清辉:皎洁的月光。

阕:乐曲终止。

短楫:小船桨。

译文

我躺在船上听到岳阳城里的钟声,航船就系在岳阳城边的树上。

江面空阔,明月渐渐升起,天水相连,夜气漾漾,江路茫茫。

夜深了,江上的月色特别皎洁,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

一串长长的歌声还在耳边回响,可舟子荡起船桨,如飞似的驶过我停泊的地方。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晚间卧闻城里钟声,系舟城下,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场景相似。

B.第三、四句表面上写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茫然之情。

C.最后四句转向描写人的活动,明月清辉,归舟晚唱,诗人沉醉其中,但还未得尽兴欣赏,就被疾去的轻舟带走了。

D.本诗视听交错,悠远的晚钟,动人的渔歌,苍茫的云水,皎洁的月光,给读者留下绵绵不尽的情思。

2.此诗中有对渔歌的描写,《琵琶行》中有对乐声的描写,两首诗对音乐的描写有何相通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宋〕苏 轼

万顷风潮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注释

苏:即江苏苏州市。

翠袖:指穿翠绿衣裳的歌女。

绛唇:红唇。

樱珠:樱桃。

镊:捋。

霜须:白须。

译文

我记不得姑苏万项风潮侵袭田野。只记雪睛江上明亮,麦丰收满千车。但我心愿是人饱我的愁自然也无。

舞女甩着绿袖子随风绕着柳絮飞,歌女涂抹绛唇喝酒红得似烂樱珠。酒杯之前我暖着手捋着霜白胡须。

阅读训练

1.下列关于本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内容上看,本词写于酒醒之后。

B.从词牌体式来看,本词属于小令。

C.从押韵看,押平声韵,中途换韵。

D.从时间顺序看,本词采用了倒叙。

2.下列对本词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记”二字以幽默风趣的笔法表现了词人醉意朦胧的状态。

B.“雪晴”一句转入虚写,表现了词人由雪景引发的美好愿望。

C.“翠袖”一句运用比拟,写出了酒席上女子婀娜柔美的姿态。

D.这首词上片明快,下片深婉,相反相成,艺术表达富于变化。

3.联系整首词,赏析画线句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唐〕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東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释

中夜:半夜。

值:碰上……的时候。

繁露:浓重的露水。

西园:指诗人住房西面的菜圃。

东岭:指住处东面的山岭。

时一喧:不时叫一声。

楹:房屋的柱子。

旦:天明、天亮。

译文

夜半醒来听到了浓重的露珠滴落声,打开门来面对愚溪西边依稀的菜园。一轮清冷的月亮正在东边的岭上升起,清越的声音是水流冲刷着稀疏的竹根。

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响亮,山中的鸟儿不时地叫一声实在惊人心魂。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心中寂寞到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言。

阅读训练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阳城衡阳译文
天下为家
矮奴
衡阳首届茶油美食文化节圆满举行
朝雨闻雁感时
弟子规
弟子规
山西阳城焙面娃娃发展现状及其商业价值
弟子规
阳城的善政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