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矿地质现场实习教学过程中的石油精神教育

2019-02-03 09:34陈刚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2期
关键词:油田石油思政

陈刚强

[摘           要]  石油精神是石油文化的灵魂,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具有形式多样、容易接受、影响深远等优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在油矿地质现场实习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解历史、感恩前辈;铭记烈士、继承遗志;突破常规、勇于创新;安全环保、行业规范方面的石油精神教育,以点带面,在学生心中播下石油精神的种子。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石油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42-02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巩固好思政课教学主阵地的同时,积极探索专业理论课育人的功能,发挥好育人协同效应,构建形成全员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一、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优势

课程思政就是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各类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发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思政”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课程思政在“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1]。

专业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专业知识,思政内容则是对专业知识的拓展,思政教育不仅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还有爱国主义、职业素养、科学精神、个人修养等内容。

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相比大多数专业课校内课堂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更灵活,可以采用参观、访谈、听报告等多种方式,学生更容易投入其中。其次,通过深入现场,英雄、模范或先进人物本人或身边熟人的讲述,学生具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代入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最后,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展“隐性思政”教育,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

二、石油精神的时代内涵

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深挖其蕴含的时代内涵,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油矿地质现场实习是高等院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实践课程,该课程让学生深入油田现场,了解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的基本过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石油精神的传承教育,对石油院校学生学石油、知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会战期间,是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批英雄人物精神、作风的集中体现,核心内容是“爱国、拼搏、奋斗、求实、奉献”,表现为“为国争气、为民族争气”的爱国精神,“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求实精神以及“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2-3]。

科技兴油的“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及其身边的科研团队以“宁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奉献精神,“石油开发靠体力,更靠脑力,不仅要采出油,更要找到规律”的科学精神,以及“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的无畏探索精神,“大庆新铁人”李新民出征海外屡创奇迹的开拓精神为“铁人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石油精神是中国石油企业的传家宝和石油文化的灵魂;是对一代代石油人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艰苦奋斗价值追求的高度概括,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4]。

三、克拉玛依校区的实践探索

为了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能源战略,保障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服务克拉玛依市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新举措,2015年经教育部批复成立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

克拉玛依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石油城,市内的新疆油田公司、西部钻探公司等涵盖了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全过程,为学生全面了解油气田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西部钻探公司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爱国史、创业史、创新史、艰苦奋斗史。在油矿地质现场实习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石油精神教育,可以做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了解历史、感恩前辈

通过新疆油田公司矿史陈列馆的参观,可以了解新疆油田的发展史,克拉玛依从“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戈壁荒滩到一派欣欣向荣、绿色成荫的戈壁花园式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西部首个千万吨大油田,老一辈石油人荒原创业的开拓精神,战天斗地的工作热情,献完青春献子孙的奉献精神,处处体现着伟大的石油精神。如今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一代代石油人的无私奉献,年轻人要尊重老人,要懂得感恩。

(二)铭记烈士、继承遗志

在矿史陈列馆中讲述杨拯陆烈士的故事。杨拯陆是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女儿,她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了解到新中国的建设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资源,就考入了西北大学石油地质系,毕业后放弃了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到环境艰苦的石油勘探第一线新疆石油管理局工作,成为地质队中唯一的女队长。她争做困难工作,在野外风餐露宿,忍饥渴、战野狼,1958年9月,在三塘湖地区勘探时,遭遇寒流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2岁,牺牲时怀里还揣着当天勘测的资料和有关的图纸。杨拯陆的光辉事迹虽在社会上流传不广,但“将门女”追求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不应被遗忘,作为杨拯陆烈士生前工作过城市的克拉玛依校区地质系学生,我们有义务将她的事迹铭记、传播,继承她献身石油的精神。

(三)突破常规、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新疆油田公司《玛湖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通过新疆油田公司勘探专家“玛湖大油区发现之旅与主要启示”的报告,能让学生了解到玛湖凹陷十亿吨大油田的发现过程,深刻体会到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地质理论认识是勘探获得新发现的源泉。通过超稠油双水井开发技术、火驱技术的学习、现场参观,了解“油气资源有限,科技开发无限”的创新精神。

(四)安全环保、行业规范

走进油田现场时,现场的企业教师首先开展安全环保、行业规范教育,师生按照油田企业要求,“三穿一戴”,严格服从属地单位人员的管理,不随意走动、操作现场设备,这样既能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教育,又能促进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石油精神内涵广泛,油矿地质现场实习是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融入适合的内容,通过鲜活的典型事例却容易使学生产生道德共鸣与价值认同,进而通过自主选择加以固化,在心中埋下石油精神的种子。

参考文献:

[1]鹿丰玲.三全育人模式下课程思政问题的探讨[J].文教资料,2018,800(26):102,176-177.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思想政治工作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习教材[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2009.

[3]刘凌.行业高校进一步加强行业精神教育的探索:以石油高校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9(1):17-20.

[4]李斌,李敬春.用石油精神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8):37-40.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油田石油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油田掠影
油田工人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一滴油的后面
光泽or油光?向夏日“大油田”sayno
石油PK太阳能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