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2019-02-03 09:34刘新华郝泽钰申芳妮马晨曦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仁政孟子目标

刘新华 郝泽钰 申芳妮 马晨曦

[摘           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而人性本善强调人具有向善的可能性,为此从性善、向善、为善、致善四个层面阐述何为人性本善,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仁政”“仁义礼智”“存心养性”“大丈夫人格”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人性本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价值意义,进一步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即注重教育者主导性与受教育者主体间性的互动,突出相关高校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功能,增强校园隐性文化的化人力量等。重在突出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和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人性本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大学生;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72-02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系统而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发挥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符合时代和社会要求。习总书记提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将人性本善思想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和科学文化素养,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人性本善

人性问题历来是学界争论较多的话题之一,而在不同的人性主张里,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备受关注。

孟子的人性本善体现在他完整的“性善论”思想体系中,其中系统论述了何为人性本善。首先,性善。孟子认为善是人生来就有的,人天生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指人人皆有善的可能。他通过以下两方面来论证:一是人禽之辨;二是不忍人之心。其次,向善。性善是善的可能,那么如何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呢?这就需要人主动地向善。在孟告之辩中,孟子以人性必然向善如同水必然向下流一样来反驳告子,可见孟子的性善指人天生就有向善的能力,即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再次,为善。为善是人的善性实现的途径,即善的存养与扩充。孟子认为对人将“四心”进行扩充,就会发展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致善。如果为善是个体善的存养与扩充,是善在个体身上的实现,那么致善就是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实现,是对个体身上已经存养成熟的善心的第二步扩充,即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仁政和践行“大丈夫人格”。總之,性善、向善、为善、致善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性善是人天生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只有向善动力的推动才能促使一个人去为善,然后将善心外推,实行仁政,才能最终达到致善的境界。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可将其分为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目标是要“培养合格的人”,即培养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与心理素质等,进而实现人自由全面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目标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经济目标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多大的作用;政治目标是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最终使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充满信心;文化目标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建设的效用关系层

面上进行定位。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是互为前提的,二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社会目标决定了个体目标的形成、发展和实现,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而个体目标是社会目标实现的来源,起着基础性作用。

二、人性本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融合的价值意义

(一)人性本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可能性

人性本善思想中蕴含的“仁政”“四端”“存心养性”“大丈夫人格”等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目标相契合,探讨二者的一致性,可为将人性本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供依据。

首先,“仁政”思想与以人为本理念一致。在性善论中,孟子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来达到王道政治,这些仁政措施包括“制民之产”“薄赋税”和“明人伦”,均包含以民为本的意味。而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间形成一种平等关系,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其次,“仁义礼智”与德育内容相近。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做好思政工作的基础。最后,“存心养性”与自我教育方法共通。“存心养性”是孟子思想中重要的修己方法之一,即存养善心,发扬善端,培育善性,这是人对天赋善性的正确态度,是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要环节,也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所在。

(二)人性本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性

将人性本善思想作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前提,根源于二者共同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人”的深刻把握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

首先,“仁政”价值理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确立提供了前提。仁政理念是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的,它是建立在“性善论”理论基础之上的。其次,“仁、义、礼、智”价值内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仁、义、礼、智”是人性本善的集中体现,正如人身体里的各个器官一样,是与生具来的。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中,仁和义最为重要。人与人相处时做到融洽和谐、相互关照,即为仁。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学生要在具备良好品德的前提下再发展自己的才能。

三、人性本善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

在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下,将孟子的人性本善与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相融合,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逐步由最初的性善过渡到向善、为善,最终达到致善的理想境界,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具体实现途径如下。

(一)以“仁政”为指导,注重教育者主导性与受教育者主体间性的互动

“仁政”思想以发展生产和改善民生为基本方向,是人民民主性的时代精华,是我国古代的核心政治价值。孟子主张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均在于“行王道”。而这种民本思想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仁政”为指导,教育者先将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思想品德,进而由受教育者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和习惯,最终达到知行转化。

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课堂内外做好一名组织者和引导者,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坚持做到“以学生为本”。此外,高校应坚持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使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同思想政

治教育目标,自觉接受教育并付诸实践,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二)重视仁义礼智的内容,突出相关高校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功能

在孟子看来,当人见到小孩快掉进井里时,当下会产生恻隐之心,并会竭力救这个小孩,这是仁、义、礼、智的萌芽。同理,人也一定会有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孟子的“四端”“四心”,正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所倡导的“德”。可见,孟子的“仁义礼智”四端说极大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高校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仁、义、礼、智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纳入思政教育的范畴,一方面通过开设相关思政课程,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借助科研的力量挖掘其背后的现代教育价值,突出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义利观”“宽容豁达”等品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坚信学生具有向善的可能性,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

(三)結合“存心养性”自我教育的方法,增强校园隐性文化的化人力量

孟子认为人具有向善的本性,但这种善易受损害,应好好保养。由于人具有“存心养性”的本能,即向善的本质和为善的潜力,因此人具有自我教育的可能性。孟子反对将仁、义、礼、智强加于人,而是主张人要依靠自我觉醒去实现道德理想。而这种思想折射到现代教育中,就是强调自我教育。

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将人性本善的优秀思想作为支援意识,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增设儒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突出校园隐性文化的化人力量。最后,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贴近自然,体验生活,净化心灵,培养学生的浩然之气,发扬“内省”“慎独”的优良传统,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从而达到真正的“存心养性”。

(四)以“大丈夫人格”为依托,实现“四有新人”的总体社会目标

孟子自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为人们建立了应该追求的“大丈夫人格”。它要求人们无论富贵、贫贱、威武,都应坚持“仁政”的教育信念,“仁、义、礼、智”的教育内容,“存心养性”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大丈夫人格”的教育目标才能自然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拥有“大丈夫人格”的有德之人,而且强调要培养“四有新人”。总之,以孟子的人性本善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人性本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价值意义,从而更好地将其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当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历史厚重感。

参考文献:

[1]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2]徐永春.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

[3]马晨曦.孟子性善论对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启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5):64.

[4]于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立的维度及其内容探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12(6).

[5]赵法生.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J].孔子研究,2007(6):16-25.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仁政孟子目标
磨刀不误砍柴工
孟子说仁德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