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万圣节

2019-02-06 04:00林新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2019年11期
关键词:塞尔特鬼怪凯尔特人

林新

在11月1日前一天晚上的街头,经常出现这样奇怪的一幕:孩子们穿上各种古怪的鬼怪衣服,戴着自己制作的面具,戴着巫婆帽,手中提着南瓜灯笼,挨家挨户敲门要糖果,嘴里还会说着“不给糖,就捣蛋!”……

这都是因为——万圣节到啦!

万圣节是怎么来的?

2000多年前,在相当于现在的法国、瑞士这片区域的欧洲大陆上,生活着塞尔特族人。塞尔特族人一年之中最害怕的时间莫過于10月31日的晚上。他们相信,在这天晚上恶灵世界最为强大。

传说中,每年到了这一天,所有的时空法则都会失效,死亡之神会和逝者一起重返人间。于是,塞尔特族人为了躲避灵魂的搜索,会把家里的炉火灭了,营造出一个寒冷阴森的环境,并刻意打扮成鬼怪的模样,口中发出可怕的声音,企图吓走这些可怕的灵魂。而过了这个晚上,第二天就是11月1日万圣节,一切也就回复平静了。

万圣节是为了庆祝丰收?

研究早期基督教的坎迪达·摩丝教授表示,作为一个节日,万圣节有很多层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另一方面,也为庆祝农作物的丰收,标志夏日的结束,时序进入秋冬。

“不给糖,就捣蛋”的历史才200年?

在十九世纪,一些苏格兰和爱尔兰儿童在万圣节前夕,挨家挨户为灵魂祈祷,或进行表演,索要饼干或小费。现在,不给糖就捣蛋的意思是:“给我们糖果,不然我们就会给你来场恶作剧哦!”美国人每年会花费大约20亿元购买的糖果,其中最受欢迎的糖果是——士力架。10月28日是糖果卖得最好的一天!

第一个南瓜灯是用白萝卜做的?

这是真的!最初,凯尔特人(现在的爱尔兰人、苏格兰人都属于凯尔特人)挖空白萝卜,在表面雕上人脸的形状,再把蜡烛放在里面。然后把它放在窗户上,以免幽灵进入房间,或者随身携带。后来,这一习俗和北美人民雕刻南瓜的习俗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南瓜灯。

为什么万圣节能流行两千年?

万圣节最初只是为了躲避恶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步变成了一个全民娱乐活动。万圣节为什么能经久不衰呢?其实,如果仔细思考,我们会发现万圣节的3个隐藏意义。

首先,是全民性和狂欢性。小孩可以穿上自己喜爱的服装,带上大口袋,挨家挨户地讨糖果:大人们也可以聚在街头,参加喜气洋洋的游行聚会。

第二,是展露自我。人们可以扮成“吸血鬼”“狼人”等自己喜欢的形象,放心大胆地在这一天释放出内在最真实的自我。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潜藏在黑暗中的冰山蠢蠢欲动,而万圣节恰好给了这座冰山浮出水面透口气的机会。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爱和信任。想一想,要糖的过程要如何实现呢?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给糖的一方,愿意给陌生人开门,不怀疑对方会来抢劫:另一个,是要糖的一方,会信任陌生人给的糖果,不怀疑里面有毒药。这种相互信任,连起了整个社会爱的纽带。

猜你喜欢
塞尔特鬼怪凯尔特人
飞跃绿墙 詹姆斯对阵凯尔特人10大精彩表演
绿军重生波士顿凯尔特人
画鬼怪最容易
红绿辉映凯尔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