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拖了教研发展的后腿

2019-02-06 04:00张凯
江西教育A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研常规学校

张凯

教研对于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和理论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然而,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也总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因素阻碍和制约着学校教研的正常发展。那么,到底是什么拖了学校教研发展的后腿呢?

笔者认为,首先是学校里“一刀切”式的教学管理模式。为了突出课改,达成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很多学校都开始实行一种所谓的“数字模块”式教学。数字模块式教学有着严格的教学套路与步骤,以致形成了一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课堂教学模式。当然,笔者并没有全盘否定这种教学模式之意,只不过认为,这种照搬硬套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 “教无定法”的主张。

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教学环境与氛围,需要区别对待:比如,有的班级学习气氛活跃,学生个性比较张扬;有的班级则比較沉闷,学生都比较稳重和内敛。教师亦是如此:有的教师个性活泼,善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教师个性沉稳,擅长稳扎稳打。因此,要推动学校教研事业有效发展,就要打破或是淡化“一刀切”式的教学管理,允许并鼓励教师发挥他们的个性与特长,倡导并优化课堂教学的同课异构。

其次是不合理的奖励机制。为了激发和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校一般都会根据教师的教学成绩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但是,这种奖励制度一般只针对教师个人,而不是整个教研团队。于是,这种对荣誉和奖励的竞争在无形中也就演变成了老师之间的明争暗斗。老师在教研教学上趋向于保守与自私,少有合作与共赢的。老师要么在教学上打时间仗,靠侵占学生的自习课来提高教学成绩;要么在教研上“闭门造车”,不愿把良好的教学设想和理念与人分享。时间久了,学校的教研也就变成了“死教研”,整个教研组也就变得有名无实。

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就要从改革不合理的奖励机制入手,适宜地奖励整个教研团队。这就好比军队有“标兵班”“英雄团”一样,只有把奖励定位在整个团队,教师才会形成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为了整个教研团队的荣誉和利益,每个教师都会放下个人利益,献计献策,让整个学校教研的发展达成一种最优化和最大化。

第三是繁琐的教学常规。所谓“教学常规”,就是每周或每月的若干教案、若干教学反思、若干听课记录、若干教育叙事、若干读书笔记和若干的“表叔”“表哥”等。尽管国家一再强调要给老师减负,砍掉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表叔”“表哥”,但为了彰显自己的工作业绩,一些学校主管领导依然我行我素,对实施教学常规采取“宁滥勿缺”的管理手段。为了完成这些繁琐的常规任务,老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疲于应对,自然也就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研究和探讨。

要改变教研的尴尬局面,就要大刀阔斧地削减繁琐的教学常规,改变某些硬性要求。只有教学常规得到有效的优化、净化,学校教研的发展才能正常化。

要发展学校教研,就要找准是什么拖了教研发展的后腿。只有对症下药,教研发展才能突飞猛进,实现质的飞跃。(作者单位:天津市宁河县汉沽管理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教研常规学校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别受限于常规
学校推介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