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9-02-07 05:34时春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有效问题情境新课标创设

时春凤

摘 要: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加速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新课标强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认知,问题情境的创设力求有思考性、启发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实践证明,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进而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 有效问题情境 创设

小学教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情境中学习的数学。为了更好地落实标准,教学时创设的情境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进而实现学生的探究能力[1]。

数学家哈尔莫斯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有了,思想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也就有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抓住时机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和困惑,引导学生进入有效的问题情境之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进而取得基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那么,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境真正有效呢[2]?

一、问题情境创设——贴近生活

小学教学课程标准规定“现实生活是教学的源泉,教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有意义的学习一定要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且有兴趣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的自然语言逐步抽象到形成的数学问题。”因此,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小学生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数学知识,引导他们走进社会。这样,“小课堂”变为“大课堂”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品尝,自主体验,亲自实践,“大课堂”又变为“小课堂”[3]。

例如:数学“元、角、分”时,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课前进行简单的市场调查,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然后课堂出示有价格的钢笔、铅笔、排球、本子、文具盒、等,小学生自己模拟,体验生活,充当营业员,扮演顾客进行交换,这样,游戏中深刻理解对人民币的认知,享受成功的快乐,事半功倍。

二、问题情境创设——有思考性

教学实践证明:小学生天真、幼稚,对“好玩”感兴趣,有其对“有用”“有挑战性”的问题感兴趣。因此,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给予学生经历“做数学”的空间、发展自我[4]。

例如:数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抓住儿童欢听故事的心理,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唐僧师徒一行四人西天取经,途径火焰山后,又来到一个村庄。村子东边有一大片西瓜地,主人好客,给他们送来一个大西瓜。八戒见到西瓜顿时口水直流。孙悟空提出建议:平均分给每人四分之一。猪八戒听了很不高兴:“西瓜是老猪化来的,俺肚子最大,需要六分之一,最低也要吃五分之一。憨厚的沙僧给猪八戒切了六分之一,大家开心地吃着西瓜,凉爽解渴,心情惬意,可怜的八戒闷闷不乐,在一旁直拍脑袋:为什么自己的这份反而比他们少呢?”带着这样的问题,他们学习能不学的更加主动、更加思考、更加深刻吗[5]?

三、问题情境创设——有启发性

在学习时出现疑惑是主动学习的关键,这一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数学思想和思维的迁移,刺激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性的探索。

例如教学《重叠》这节课时,结合期中考试语文、数学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做了一个统计,引导学生求语文、数学都优秀的一共多少人?多数学生将语文优秀的人数、直接加上数学优秀的人数,这是学生的思维偏差,接着教师实地操作,语文优秀的学生出列,站在讲台一边。然后,让获数学优秀的学生出列,站在另一边,语文數学都优秀的学生不知道站在哪一边,选择站在语文优秀和数学优秀的学生中间,这时,让学生说一说获得语文优秀和数学优秀一共多少人?

学生自然很快发现在这个统计表中有重复出现的情况,用语文优秀人加数学优秀的人,那些重复出现的学生算了两次,因此,要求总人数,要把他们去掉。为什么会出错?究竟是什么原因?学生会说老师的统计表制作的不合理、不科学,重复的学生写两次,很容易欺骗学生的眼睛,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出更科学的图表,学生经历的刚才的失败,语文优秀、数学优秀的学生到讲台站位置的活动,思维开始活跃,设计出来多种图表,甚至有的学生设计出“韦恩图”

四、问题情境创设——了解学生认知

教学理论实践表明:学生是否得到新的信息与认知结构中已经存在的知识经验关系很大,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新知识的建立是以往的知识基础为前提。因此,需要有效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力争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巧妙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保持永久的学习热情,实现知识迁移,最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接触到新的知识时,巧妙借助旧知识直接迁移到新知识,例如:学习了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进位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迎刃而解了,一目了然。然而,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法一时不能派上用场,有时产生一种急于探究问题的症结却又无从下手的心理状态。例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法。出示“1/3+1/4”怎么计算?结合自己的计算经验(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做分子),不能解答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运算,这一问题情境使学生受阻,引起学生较大的认知困惑,这一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促使学生不得不从认知结构中觉醒。所以,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需要了解教材,更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创设问题情境力争有思考性、启发性、贴近现实生活,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有效有机组合,实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永燕.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有效创设初探[J].甘肃教育,2019(06):113.

[2]许径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122.

[3]苏秀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168.

[4]刘静.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85.

[5]徐欢.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71.

猜你喜欢
有效问题情境新课标创设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创建有效的问题情境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