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9-02-09 15:25赖金满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胃肠外科切口

唐 凤*,赖金满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随着生活条件及饮食方式的改变,胃肠病患者越来越多,医院收治病人中胃肠外科的患者越来越多,胃肠外科术后感染因素及并发症患者也在逐渐上升,致使对胃肠外科术后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胃肠外科的治疗需要采取预防术后感染的办法、模式与措施,将感染风险消除,达到救治患者的目的。通过科学的胃肠外科手术方案,促进术后迅速康复,避免发生感染及手术失败的情况,同时通过护理人员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本文将从胃肠病、胃肠外科切口术后感染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针对胃肠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应对措施,让胃肠外科治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以更好的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为医院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详实、可靠的技术资料。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具有较好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1 胃肠外科感染的因素分析

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占比最大,胃肠结构复杂、手术时间长、伤口外露以及手术难度大等要素有关。胃肠外科防止感染是手术康复的重要举措,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效率及治愈率,同时也提高了医生及医院的声誉,下面就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1.1 患者体质因素

数据显示,患者中的年龄较大者、住院时间较长、全麻醉患者、体弱者、多发病症及体重比较重的患者容易感染,这些患者总体上来讲免疫力低下、身体弱且心理素质差,身体整体体质比较差,容易受到空气中细菌的感染。

1.2 手术切口方式因素

由于胃肠独特的结构和功能,胃肠潮湿且有大量食物残渣,非常适宜细菌的快速生长与繁殖,导致胃肠外科包含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细菌,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不会对人体造成感染,但对胃肠外科术后患者可能产生致命的感染,患者术后机能、免疫力的改变,特别是切口位置处于细菌较多处,特别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可能引起致命的并发症。

1.3 护理不当因素

术后护理人员护理不当也可能引起感染,不少护理人员面临压力大、待遇低、患者刁难等情况,导致部分心理素质差的护理人员面对患者时,态度不够诚恳,特别是部分较为难缠的患者,护理人员出现怨气冲天、情绪失控、心不在焉等影响工作的情绪,出现没有按照护理规章、方法护理导致感染。

1.4 环境污染因素

医院的环境整体上来说病毒说量、种类较多,假如没有卫生人员进行及时消毒,将会使医院空气中的病毒数量成倍的增加,病毒污染严重,提高了病毒感染、交叉感染的机率。

2 术后感染的护理对策

胃肠外科临床经验证明,需要对感染因素采取应对护理措施,消除护理过程中的感染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提高患者感染防范意识

通过护理,促进患者家属对感染风险有了系统认识,也增加了患者自身防范措施的能力及经验,针对性的提高体质较弱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带来的事故,提升护理的质量。

2.2 完善手术方案

制定较为完善的手术方案,严格执行手术制度与法规,医疗器械严格消毒,杜绝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的感染因素与风险,尽量降低手术对患者机体的伤害。

2.3 强化卫生体制

加强医院卫生管理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及检查制度,手术过程必须执行无菌流程,消除感染的风险;病房定期消毒、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降低病毒传播的途径。

2.4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学会全方位了解患者心理、身体状况,针对性的护理。医院对护理人员从护理技能、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舒心的护理服务,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概率。

3 结 论

随着生活条件及饮食方式的改变,得胃肠病的人数逐渐增多,医院病人相关进行外科手术的人数也在提升,同时胃肠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人数在逐渐增加,如何排查出胃肠外科术后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胃肠病、肠胃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了针对胃肠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应对措施,让胃肠外科治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以更好的促进胃肠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及满意度,同时也为医院相关工作人员详实、可靠的参考资料。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及医学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胃肠外科切口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