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铺好“四好”农村路 奏响乡村振兴曲

2019-02-10 06:37吕煊徐益丰
人民交通 2019年22期
关键词:四好绿道枇杷

吕煊 徐益丰

10月28日上午9时,浙江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公交首末站举行建成启用仪式。这是金东区继塘雅、曹宅、澧浦等枢纽站后又一个由乡镇全额出资的公交首末站,标志着金华城乡公交又进一步优化了公交线网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是金华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推动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的发展,先后作出多次重要指示批示,为农村公路发展提供了可以遵循和行动的指南。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作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批示的五周年,浙江金华的交通人以此为契机,推动“四好”农村路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进入新时期以来,金华市金东区着眼长远,把“四好”农村路与农旅、人文、特色经济等相结合,累计建成超100公里高品质绿道,深度串联起了山、水、城、乡景,为“和美金东”的美丽乡村找到了一把发展的金钥匙。

金华金东:绿道串起美丽乡村新版图

沿着金东绿道而行,时而穿行在绿林荫中,流连于湖光山色;时而遇见古街小镇,巧遇生态田园。

打开金东辖区版图,绿道似乎为金东的乡村“戴”上了一条条绿色项链。

新时期,特别是“十二五”以来,金华市金东区高起点编制绿道规划,构建起了“二江二山三连二环”的绿道网络体系。历时7年,累计建成绿道超100公里,道渐渐串点成线、连线成网,红利初显。

绿道带来了什么改变?村里的百姓不吐不快。

初夏时节,在金东区横腊村村口,一群骑行爱好者正驻足拍照,“金东人真有福气!”一骑行爱好者不由地心生羡慕。一排排白墙黑瓦的民居沿着绿道两侧绵延林立,鹅卵石花坛上鲜花簇拥,老者在树下悠然乘凉……

“以前村子很衰败的,没人来的。”在村口的老人口中得知,横腊村也曾“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黄土泥瓦房,村路难走、温饱难足。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金东农村地区面貌翻天覆地,农村公路“旧貌换新颜”。

从机耕路、水泥路、沥青路,再到绿道,“路”就是金东农村发展的一张历程表。

横腊村的绿道修到了村口,村民们打心底里觉得村子重生了,农房变样、村容村貌变美、人气变旺了。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自2003年始,浙江省实施“康庄工程”以来,金东区农村公路基本完成水泥、沥青路硬化通村;2008年前后,村路联网工程大规模实施,全区通村公路渐渐深化联通、加密;2012年以后,随着金东全区新农村建设的需求,金东区委区政府和交通部门以山水资源为依托、以历史文化为纽带、以慢行交通為载体、以休闲健身和生态旅游为根本,致力于将绿道打造成居民体验湖光山色、追溯城市记忆、践行低碳生活、享受幸福金东的好去处的新型“四好农村路”。

历经多年建设,如同横腊村一样,绿道不仅便捷宽敞了金东农村“出去”“进来”的路,一个个“美丽新农村”如雨后春笋,林立重生。

在金东已规划的45条绿道之中,既有积道山、八仙溪、釜章村、西溪房车露营地、后余翅膀湖等展现金东独特自然风貌的景观节点;又有坡阳古街、蒲塘村、琐园国际研学村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更有源东施光南、施复亮故居这样的人文景观,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美丽乡村大格局。

据统计,金东绿道工程实施七年来,直接或间接带动辖区200个以上村庄,实现新农村建设,促进通村公交100%完成,间接带动全区60%以上行政村增收20%以上。仅2018年,金东农村地区农家乐多达2000家以上,旅游收入达到5500万元,带动游客37万人,吸引农村地区投资8.7亿元,实现农村地区百姓人均增收4869元。

金华武义:创新农村公路“路务民主监督”监管模式

十几年前,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诞生了新中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这就是经典的“后陈经验”。而今,武义县交通运输局在道路基层治理层面深化创新“后陈经验”,成立公路路务民主监督小组,只要是涉及农村公路相关的工作,监督小组都可以监督。监督小组的成员,来自各个乡镇街道,每天出门必经之路自己可以参与监督,监督员们干劲十足。

“你这个施工告示牌放在这里影响通行,要放到施工点前方才有提醒作用,施工也更安全。”一大早,周柳月赶到武义县熟溪街道塘里村,塘里村村口正在进行危桥改造,既是村书记也是路长的唐宗萍对周柳月是又敬又怕。“她还提出了几条对四好农村路和美丽乡村建设都有促进的建议,正好趁这次改造可以一起施工,我们自己都没想到。”

年初,武义县交通运输局开始推行路长制,武义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卢吕德就想着如何创新,同样是基层治理的村务监督给了他灵感,不久后就有了“公路路务民主监督”监管模式。思路确定了以后,武义全县19个乡镇各选出了一位监督员,这些监督员大部分是村主任或者村书记,也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些监督员以自己所在乡镇为核心,同时参与以周围几个乡镇组成的片区监督。“这样一来,监督员走在路上随时可以监督,为把自己乡镇建设的更好也愿意监督,熟人多线索多方便监督。”武义县公路管理段副段长张军辉说。

周柳月是公路路务民主监督小组成员之一,同时也是熟溪街道端村村书记。塘里村的危桥改造工程能这么快开始施工,也得益于她的监督。去年,她到塘里村附近一个村办事经过这座危桥,马上把这个情况上报熟溪街道农村公路管理站,随后这座危桥被列入了武义县2019年危桥改造工程。“我基本一周来一次,要是有突发情况村民会给我打电话,我也会赶过来。”周柳月皮肤黝黑,说话做事十分干练,今年以来她监督的五项复杂道路问题全部得到落实或整改。

“监督员不仅要监督路长权力有没有合理使用,更要监督职责有没有履行到位,几个月下来,确实有成效。”张军辉说,截至8月底,年初成立的农村公路路务民主监督小组,反馈并协助农村公路解决各类大小事项89件,还有在做好监督的同时,武义县交通运输局也建立了监督员履职退出机制,做好监督员自身建设,“到现在已经有两位监督员因为自身作风问题,被我们解除聘任。”张军辉说,公路路务民主监督小组成员聘期为2年,聘任期满后,他们将根据监督员的表现评估是否继续聘任。

农村公路,一头连着青山绿水,一头连着农民的“腰包”,让“四好”农村路持续释放红利,“山沟沟”就有希望变成“金沟沟”。近年来,在武义公路部门的牵头下,武义农村公路多点开花,全县19个乡镇、街道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提升改造120多公里,将“四好农村路”修到了田间地头、民宿村口、景区闸口。

与此对应,武义全县19个乡镇(街道)和258个行政村实现公交全覆盖、城乡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5A级、农村客车安全监督全覆盖;建设改造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60个,创新发展城乡货运公交、农村物流班车、小件运等农村物流模式,为偏远山区人民解决网购难、送货难、服务难等问题,最大程度上为村民提供生活便利。

金华兰溪:“四好”农村路让“一镇一品”乘上经济快车

仅2019年,兰溪市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中,投入近3亿元,成为力度最大、速度最快的一年,“串联产业带、联通旅游带、扩展生态带”为主线的农村公路高水平攻坚战,成为改善交通惠民服务水平的另一个主战场。

在今年兰溪枇杷大批成熟上市那些天,兰溪市女埠街道“果香家庭农场”老板周庆权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全是订购枇杷的熟客。忙碌的间隙,周庆权透露,自己种了十几年的枇杷,现有枇杷林30多亩,年均收入稳定在二三十万元。

周庆权的“果香家庭农场”坐落在白露山的半山腰上。顺着山坡向远处张望,漫山遍野的枇杷林便是所在地虹霓山村的支柱产业。这里全村800多户“家家种枇杷,户户是果农”。2018年,该村3000多亩的枇杷林,市场交易额超过5000万元,是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

今年,枇杷交易旺季虹霓山交通拥堵情况得到改善。原来,兰溪市交通公路部门投资近150万元,赶在2019年枇杷上市前,新建了虹霓山村—白露山脚下这段长约1.1公里的村道,让6.5米宽的沥青公路代替了泥泞的“机耕路”。这样,不仅枇杷“下山上市”不再受颠簸,且虹霓山的枇杷市场可以更好地辐射周边村,促进了枇杷的外销。

今年的虹霓山村口枇杷市场,人声鼎沸、车来车往,顺着村路,新建的村内停车场也有了模样,似早早的在为生态农家乐的开发做着准备,而漫山金澄澄的枇杷不断销往外面,正鼓起着村民们的腰包。

顺接着虹霓山村崭新的村路向外走,便是名声在外的美丽公路——“排芝线”(兰江街道排岭村——黄店镇芝堰村),这条因连续五年举办乡村马拉松赛事而闻名的公路,今年年初也刚刚完成“大手术”:全线近20多公里的路面进行了重新铺设,坑洞、破损、积水等行车问题,一并得到了解决。

“四季有花,季季有果”,不仅在兰溪人心中,排芝线就是一条飘着枇杷、杨梅、桃子、樱桃等水果香味的瓜果路,且在兰溪“一镇一品”的产业布局中,这里也是“顺势而为”。

从虹霓村路,到排芝线,公路穿起的是一个鲜活的乡村产业致富带,而其只是众多个之一。

“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中,结合当地实际需要,是我们建设谋划的一个重要考量。”兰溪市公路部门负责人介绍,2019年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中已经投入近3亿元,是力度最大、速度最快的一年。他们公路部门正谋划以“串联产业带、联通旅游带、扩展生态带”为主线,把高水平建设农村公路的力度和态势,作用于乡村振兴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转化美丽资源、服务美丽经济的高度,按照全省美丽公路“五个一万”的建设标准,围绕浙中生态廊道“十个一”的目标,以国省道公路为主干线,农村公路为纽带,打造了兰芝风情线、游诸风情线、兰贺风情线、兰北风情线等一批美丽公路。通过“公路+特色经济”“公路+山水资源”“公路+人文景观”“公路+休闲体育”“公路+乡村民宿”等,串联起山海林田湖、城镇乡村景,力争把市域每一条道路都打造成美丽乡村的风情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线、农民增收的致富线、旅游观光的风景线。这是兰溪交通人正在思考和践行的目标,希望在今后的2年内,他们的期望可以全部实现。

金华义乌:“八企十线”新模式,创出乡村振兴新风貌

义乌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契机,持续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推进“四好农村路”转型升级。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合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向美丽精品路迈进,由国企共同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八企十线”模式,谋划美丽精品线的串联,促进“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辐射带动产业效应,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义乌市共有8家市属国有企业,以投资开发、股份合作等形式,建设了画里南江、红糖飘香等10条乡村公路精品线,累计投入并撬动社会资本超30亿元,惠及全市“四好农村路”近300公里。不但扭转了农村公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窘境,形成了国有资本引领社会资本共建的新局面,更为义乌“和美乡村”振兴发展疏通了“财路”。

记者了解到,随着2017年义乌市水务集团投资开发的“德胜古韵”乡村公路精品线的建设完成,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国际文化创客村”早已声名远播。

楼沙霜,作为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代表,把一家云贵川手工印染店开在了李祖村,她说:“喜欢这里的古雅环境,也更看中这里的交通便捷,发展前景。”

李祖村支部委员方志坚介绍,结合“老村改造”“旅游开发”,村里已有16家文化创客入驻,且大部分都是非遗文化项目,村里已创建成为“义乌市五个精品村”之一。

目前,义乌市后宅街道已规划了“一廊、四区、五线、七节点”的廊道发展布局:以“德胜古韵”精品廊道为“一廊”,打造体验农业区、观光农业区、旅游配套区、现代农业种植区“四区”,建成美丽乡村景观线、诗画骑行线、寻根之路线等“五线”及重点建设村的“七节点”。“一个乡村产业发展带雏形初现。”

“义乌探索‘八企十线模式,突出顶层设计,以农村公路为依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强力推动交通生态文明建設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效破除农村公路+产业发展资金来源单一、短缺不足,引来了‘资金活水。”义乌市公路管理局负责人介绍。

同时,“八企十线”模式依托10条乡村精品线的加速提档,激励了村民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产业的发展信心,使更多的民间力量投身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也带来了丰厚收益。而随着“农村公路+产业”模式的全域开花,义乌农村面貌相随发生深刻变化。

截至目前,义乌全市建成一星级村210个,一星级样板村38个,三星村35个,五星试点村5个,创建省级美丽示范乡镇3个,省级精品村10个,省美丽宜居示范村15个,省3A级景区村庄5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5个,获评“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

下一步,义乌将通过“四好农村路”串联美丽精品线,通过外联(联通周边县区农村道路)、内联(联网本市农村道路,打造全域旅游)、古道联(整理、挖掘、修缮,串联古迹古韵),建设市域一体,与周边县市文化旅游、乡村振兴通达的国贸试验区大花园。

金华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姜能告诉记者:这五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四好”农村路等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下,浙江金华“四好”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取得历史性的成就,旧貌换新颜。过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是“出门水泥路,抬脚有客车”,一条条“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真正成为金华市民的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为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带去了人气、财气,为我党在基层和乡村树立起了榜样,极大的凝聚了民心。

猜你喜欢
四好绿道枇杷
枇杷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枇杷
夏月枇杷黄
求正扶正匡正正向正行正果
创建“四好”领导班子 推进一流乙烯企业建设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三明市建设城市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