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调机制构建研究

2019-02-10 10:55余璐徐燕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协同机制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余璐 徐燕秋

摘 要 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整体协同,形成同频共振的育人效应,是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教学的必然选择。基于协同学理论出发,本文提出了合理优化教师、学生、教政治学方法、教学方式等要素,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机制,形成“一线+二本+三度+四性+五面”的协同育人体系的“大思政”格局,增加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1“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机制构建的理论依据

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的,其最基本概念就是协同或协同作用,主要研究系统如何通过协同作用有效安排自己系统内部的结构,使之能够有序进行和开展,如今已经演化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通过协同学的协调综合运转,发挥各子系统的协同效应,使整个系统能够高效运转。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人、组织、环境等各子系统内部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反之,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矛盾、冲突不断,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部混乱无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最大功效,陷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育人工作是一个系统、庞大、复杂的工程,其内部各个组织环节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不能割裂、机械地进行分解和分工。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其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不仅受到社会风气、主流媒体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形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对大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整个德育系统组织内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重要的作用。

2“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机制构建的现实依据

“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中共教育部党组2017年12月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指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这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更加全面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我国许多高校已在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2014年以来,上海市已经率先提出“课程思政”新理念,上海已在15所本科高校开设50余门试点课程,通过专业课有效“嫁接”思政教育,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正逐步蔚然成风。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在上海高校涌现。上海高校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即通识课)及专业课三类课程功能定位,从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团队乃至互联网手段载体运用等途径推进改革,不仅强化显性思政,将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而且细化隐性思政,深入发掘通识课、专业课的育人资源,以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生动的案例和对于国情的贴切把握,赢得大学生热捧,实现全课程育人。

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机制的路径构建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育人与多学科的课程隐性育人完全能够做到有机融合、协同共进,因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调建设需要寻找合适的的路径进行重点突破。本文创造性的创建了提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目标方向:即“一线+二本+三度+四性+五面”,并对“五面”进行深入探究,即教学方向协同、教学主体协同、教学内容协同、教学过程协同、教学管理协同(如图1)。

(1)一线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019年3月18日习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必须坚持的一条主线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和感染学生,用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引领社会思潮,使大学生们不断增强肩负的使命感,树立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意识。

(2)二本:以生為本和以师为本。以生为本就是要充分把握思政课程的内在规律,发挥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特点,以思政课程为起点,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师为本,首先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主体队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要整合校内外各学科专业教师、骨干教师、辅导员等专兼职人员,构建老中青分工协作的人才队伍立交桥,实现主体队伍与协同队伍的双向支撑。

(3)三度:强调理论深度、实践广度、协同创新度。首先是理论深度。思政教师一定要坚持读原著、读报告、学原文、悟原理,用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升自己的理性思维,提高思政课的穿透力。其次是实践广度。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使学生能自觉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即“外化于行”。最后是协同创新度。思政课程不是单一的一门学科,需要发掘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的综合教育资源和共同育人功能,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领航、示范和辐射作用,辅之以其他学科的教学协同、科研协同,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对话平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频共振。

(4)四性: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的系统性、契合性、重点性、科学性。系统性在于,通过对教学内容与评价标准、教材开发、教师培训等诸多方面周详考虑,形成一个理论认知、感情认知、实践认知的统一整体。契合性在于,无论是思政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还是其他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二者具有内在的契合性。重点性在于,要根据课程特点,在坚持加强思政理论课的核心育人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课程思政要更加凸显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要将课程思政这种新型的课程观和教育理念,贯彻到各类各门课程之中。科学性在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做到同频共振,必须科学规划,循序渐进,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学情特点、身心发展特征、课程进度及延展性等因素,将二者科学规划。

(5)五面:全面协同教学方向、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首先,明确教学方向,坚持顶层设计。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贵在顶层设计和把握发展方向,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秉承目标多元化、多学科共同育人的概念,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进行全局把控,对各专业学科进行系统配置和优化组合,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提供系统、合理的理性建构,实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其次,彰显教师教学主体的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師队伍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教师是实施改革的主体,是课程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主动、及时担当、敢为有为,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要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第三,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思政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突出时事热点,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思政教学内容,围绕从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讨论,再通过课堂讨论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强化对重难点的理解。第四,建立完善的动态教学过程。思政课与社会联系紧密,政策性强,内容变化快,更需要建立完善的动态教学过程,注重教学反馈和及时改进,需要通过师生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达到对大学生思想进行教育的功效。第五,创新协同育人的教学管理模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还必须深化思政理论课教学管理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式教学,探索辩论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推进“关长大讲堂”、“思政微电影”等特色实践教学项目开展。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构建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学生和教师为本位,全面协同教学方向、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以实现思政课教学理论深度、实践广度、协同创新度的提升,以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的系统性、契合性、重点性、科学性的“四性合一”。另外,高职院校各个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还需实行工作联动,明确各自职责,协同合作,做好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保障,这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才能落到实处。

基金项目: 2018年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构建研究(项目号:18JSSZZD010)。

参考文献

[1] 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吕宁.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路探析[J].大学教育,2018(01):122-124.

[3] 燕连福,温海霞.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育人的问题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7(04):13-19.

[4] 何衡.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境及突破[J].教育科学论坛,2018(01):27-30.

猜你喜欢
协同机制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