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利用率下降与对策研究
——以苏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为研究中心

2019-02-11 13:44曹慧芳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苏州市利用率图书

曹慧芳

(苏州市职业大学 图书馆,江苏 苏州 215104)

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藏书的利用率能体现出图书馆的价值。笔者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研究中心,对2017年纸质图书利用率进行了调查。

1 利用率调查有喜有忧

苏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截至2017年底,有纸质图书158.7万册,中外数据库26个;2017年借还图书15.5万册。对于一所高职院校来说,图书馆藏书规模已经相当不错了,甚至超过了同城的苏州科技大学图书馆。但在图书利用率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优化空间。

1.1 馆藏文献利用率情况调查

通过调查和相关统计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借阅量按高低排序依次为:文学、工业技术、语言文字、艺术、经济、哲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数理化、文化科学教育体育。根据借阅量与藏书量的占比得到的利用率是:文学(9.02%)、交通运输(4.60%)、语言文字(4.54%)、艺术(4.43%)。利用率较低的学科类别有:自然科学总论(0.51%)、环境科学安全科学(0.56%)、综合性图书(0.96%)。另外,文化科学教育体育(1.14%)、经济(1.90%)和工业技术(2.94%)藏书相对较多但利用率都不太高。

苏州市职业大学是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全校设有12个学院(部),开设了涵盖理工、经管、艺术、教育与人文等科类共64个专业;截至2019年6月,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2973名,专任教师776名。根据2018年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文理学生比例相近。我们从以上的调查统计中不难看出,文学图书是利用率最高的图书,达到了9.02%,这说明三个问题:1)通过推广素质教育,大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很感兴趣,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苏州市职业大学的文学类藏书以中外文学名著居多,学生阅读这些优秀作品,对培养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非常有益。2)专业类科目图书的课外阅读还很不够,学校教学还是以课堂为主,自我学习、拓展学习的能力还不够强。3)自然科学的图书利用率同样不高,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样也需要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1.2 师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调查

通过2017年学校师生入馆率发现,到图书馆借阅的学生多来自文科院系,而到图书馆借阅的教师多来自理科院系。为此,图书馆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和研究,通过个别访问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和教师来到图书馆的目的不同,学生到图书馆主要是复习功课,文科生因为课堂教学要延伸阅读,因此到图书馆来找文学作品阅读,理科生一般也根据兴趣爱好看一些文学作品,但对于专业科目学习一般很少到图书馆来,需要查阅资料等一般是通过网络;而教师是为科研教学查找资料而来图书馆的,特别是理科院系的教师,因为科学技术研究进展很快,要了解最新科研趋势,到图书馆来查阅资料乃一大捷径。

1.3 分析数据发现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比较,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因为网络和电子数据库的影响,纸质图书的利用率呈现下降的趋势;文学图书的利用率一枝独秀,但专业科目图书的利用率并不高;根据学科设置的馆藏结构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文科学院的学生入馆率高,理科学院的学生入馆率低,而教师正好相反;自然科学的图书利用率不高。

2 对比国内高校图书馆利用率情况

2.1 各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呈现下降态势

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2010年到2015年的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15年与2010年相比,年到馆总人数下降约55.95%。2015年的纸质图书外借量几乎降至2010年总外借量的一半。2015年图书整体利用率也只有13.6%[1]。2016年,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也对馆藏利用率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除了文学类借阅量达到33.43%,经济类借阅量达到21.38%,排名第三的工业技术类借阅量仅有8.12%,最低的航天航空的借阅量仅有0.01%[2]。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近年来同样出现图书借阅量下降的问题。根据2007——2015年的借阅量统计调查数据,借阅总量在2010年达到了顶峰,2013年、2014年、2015年下降比较明显,分别为-33.13%、-40.87%、-28.88%[3]。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借阅量也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010年总借阅量为34.7万册,2015年总借阅量为22.8万册,5年借阅量共下降11.9万册[4]。借阅量下降基本成为了普遍现象。

2.2 图书借阅“重文轻理”现象同样较为普遍

文学类图书的借阅量往往比较大。西安财经学院文学图书借阅量排名第一[2];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2015和2016年统计借阅量,文学图书排第一[3];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2010——2014年,文学图书的借阅量始终排第一[4]。相比文学图书的高借阅量,自然科学图书的借阅量非常低迷,拿自然科学总论来说,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2014年的借阅量排名倒数第六[1];西安财经学院借阅量为0.15%,排名倒数第七[2];哈尔滨商业大学2014年借阅量仅为0.08%,排名倒数第四[4]。

2.3 图书借阅量随学年增长而递减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针对本科生进行了一次借阅行为调查。调查显示,同一届本科生,大一新生的图书借阅量最高,阅读兴趣也最强,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借阅量却在逐年下降[3]。在苏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的调查中,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

3 对策研究

纸质图书阅读率下降,这是数字化时代存在的一个共性矛盾。很多公共图书馆同样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但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学生的阅读量不能下降-学生阅读量的下降,将导致学生素养的降低。另外文献采购必须要有针对性,采购一些师生喜欢阅读或与科研相关的图书。

3.1 根据利用率,合理调优馆藏结构

增加数字文献的采购。近年来,苏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有目的地增加了数字文献资源,但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苏州职业大学图书馆数字文献的采购量只占文献总经费的23.3%,四分之一的比例都不到。随着人们信息资源获取途径的变化,图书馆也应该与时俱进,相应地增加数字图书资源。在这方面国内的高校图书馆都在进行数字化改造,通过PKI技术和数字证书技术接入,远程进入数字图书馆,阅读及查询资料都非常地便捷[5]。而纸质图书需要根据利用率调查重新定位,优化馆藏结构,利用率低的减少复本量,利用率高的增加图书复本配置。要根据学院各个学科专业的发展动态,加快理工类文献的更新速度,及时跟进最新科学技术成果。

3.2 改革图书采购方式

大幅度增加师生荐购量。由于采购者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图书采购者与图书需求者信息不对称,因而影响了图书的利用率。目前,很多公共图书馆都已经在试水“你选书,我买单”的新型图书采购方式,有的高校图书馆也在进行有益的尝试。苏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师生荐购图书比例逐年上升,但2017年度还是不到10%的比例,可以进一步增加师生荐购的比例,这样可以让更多师生喜欢的、需要的图书进入馆藏,这是提高藏书利用率行之有效的途径。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图书馆尝试了用户决策采购模式(PDA),由图书馆和书商共同协商制订符合本馆发展规划的预订文档,之后书商提供图书的MARC记录;读者通过OPAC查到书目记录后,可点击链接直接阅读电子版图书,也可以要求图书馆提供纸本图书,由图书馆统一付费购买。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00家图书馆采用PDA采购模式[7]。

3.3 与专业教师深度配合,改革教学方式

高校图书馆利用率下降反映了一个现象,目前高校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并不强。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必须从源头上改革教学方式,要从喂养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引领式教学,发挥学生专业科目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喂养式的教学模式基本可以顺利完成学业。但就学生本人今后的成长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今后将在继续教育和拓展教育中“充电”。图书馆是一个自我学习的最好的课堂。因此,图书馆与专业教师深度配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知识面和才干。

3.4 加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

阅读推广当下最需要的是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推广。2013年,清华大学图书馆通过2458份问卷对读者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报告显示,对图书而言,经常使用印刷版图书的占了70.9%,而经常使用电子版图书的仅占23.8%;而对期刊而言却正好相反,分别为11.1%和53.7%[8]。可见,数字图书资源的阅读推广空间很大,图书馆应该积极地进行引导和推广,通过文献检索和网络阅读指导,让师生们真正体会到利用数字图书资源的方便和快捷。

阅读推广要结合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一方面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文学爱好,提高人文素养;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讲座、读书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通过阅读提升科学素养,这也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阅读推广要增加互动性。高校图书馆要建立起形式多样的平台,增强读者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互助和交流,提升阅读兴趣,增值、叠加阅读效果。阅读推广要将泛读引向精读。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是“碎片化”阅读,但作为高校教育需要倡导精深阅读。图书馆可以通过打造阅读栏目、推荐精品书籍、设置阅读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精读的习惯。

3.5 做优图书馆阅读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该是信息的组织者、阅读的辅导员、知识的领航员。做好阅读服务是图书馆最本质的工作职责,是积极提升图书利用率最有效的途径。做好阅读服务,首先要方便读者检索,目前,很多图书馆都采用微信公众号、APP等网络平台进行检索和预约借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做好阅读推广需要做好图书推荐工作,作为图书馆员必须要非常熟悉图书馆资源,这样才能服务好读者。

建立多元化的共享空间。高校图书馆要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围绕以读者为中心,建立起一个集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研究共享空间、知识共享空间于一体的共享空间,更好为师生服务。建立图书馆联盟。积极打破壁垒与区域限制,与高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建立合作机制,成立联盟,增加师生们查找文献更多选择的余地,这样能有效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人性化的阅读环境,让读者在舒适惬意中进行阅读,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

4 结语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行为模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高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面对学生借阅率下降,图书馆利用率下降,图书馆从业者要积极面对,顺应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创新图书馆采购、管理等运作模式,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猜你喜欢
苏州市利用率图书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图书推荐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班里有个图书角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