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02-11 16:2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偏瘫康复

吴 霞

(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据社会调查显示,近些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升高,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到医院进行脑卒中的救治,随着病情的恶化会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的产生,比如脑卒中偏瘫、痴呆、吞咽障碍等。其中脑卒中偏瘫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会给家庭造成更多的负担,为了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情况,我们将康复护理运用与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各项功能的快速恢复,降低其他并发症的产生。

1 脑卒中偏瘫患者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脑卒中偏瘫患者资料

从2017年3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80例偏瘫患者分成两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对照组偏瘫患者的年龄为52-76岁,平均年龄在(67.4±4.8)岁,男患者26例,女患者14例;观察组偏瘫患者的年龄为58-77岁,平均年龄在(69.2±4.3)岁,男患22例,女患者18例。两组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其他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注意休息的体位,严密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每日定时为患者提供输液或其他药物治疗,对偏瘫患者家属提供针对性的饮食指导,提醒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个人卫生。

为观察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模式,具体的护理步骤包括:(1)心理疏导:由于脑卒中偏瘫患者长期卧床休养,很容易产生烦躁、焦虑乃至抑郁的不良心理,对治疗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多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需求,排解患者内心的压力。(2)康复训练:为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各项身体功能的快速恢复,在主治医生的允许下,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康复训练,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循序渐进,首先引导患者进行被动训练,然后渐渐过渡到主动训练,比如说:坐姿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1.3 护理效果观察

分别对两组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工作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躯体功能、认知水平。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检查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

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6.7±3.6)分、躯体功能评分为(84.9±2.9)分、认知水平为(82.6±4.3)分;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护理满意度为95%(38/40)。

对照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4.9±3.1)分、躯体功能评分为(70.5±2.4)分、认知水平为(73.4±4.6)分;并发症发生率为22.5%(9/40);护理满意度为65%(26/40)。

3 讨 论

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运动神经中的高位中枢调控损伤,无法调节患者大脑皮层中的运动反射,进而出现的肢体行为紊乱情况。为了促进偏瘫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我们将康复护理融入到常规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锻炼,来促进患者身体协调性的恢复,以免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功能衰退变形等不良症状。不仅如此,康复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他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应用。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偏瘫康复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QCC活动在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