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娩和喂养方式对乳头皲裂发生的影响研究

2019-02-11 16:21袁丹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奶头哺乳乳头

袁丹丹

(亳州市人民医院,安徽 亳州 236800)

乳头皲裂是指在哺乳期乳头发生的浅表性溃疡,在病变初期,婴儿吸吮乳头时,产妇感觉乳头特别疼痛,乳头处出现淡黄色液体渗出,随后结痂,如继续进行哺乳,乳头还会出现溃疡和裂口,并继续增大甚至出现渗血,感染后可引起乳腺炎[1]。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可有效的预防乳头皲裂的发生,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年9月 -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产妇870例,其中剖宫产组426例,自然分娩组444例,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为28.5岁,孕37周-41周+3天,产后出院时间为(72±12)h,剖宫产组426例,均因知情选择行剖宫产术,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9岁,孕周39-40周+3天,术后出院时间(96±8)h,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出院时间等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院对每位住院待产或急诊的产妇在孕期、产时、产后进行常规的母乳喂养、乳房护理知识宣教,对每位新生儿进行早接触、早吸吮30min,对产妇及家属进行示范喂奶技术,讲解正确的喂奶姿势,观察产后第一天和出院时两组乳头皲裂发生情况。

1.3 观察项目及结果判断标准

产妇无需帮助能自然哺喂可视为产妇自行喂奶;哺喂姿势正确熟练,证明产妇已经掌握哺喂技;肉眼能见到奶头皮肤裂开或出血,产妇自觉奶头疼痛,拒绝哺喂,可诊断为奶头皲裂。

比较出院时两组乳头皲裂发生的情况:自然分娩:446例,乳头皲裂(50次),发生率(11.2%);剖宫产:426例,乳头皲裂(138次),发生率(32.3%),P值<0.05。

2 讨 论

2.1 剖宫产术后产妇需去枕平卧6h

由于麻醉反应可以引起呕吐不适,且术后由于输液管、导尿管的限制,使产妇活动不便,哺乳姿势受限,泌乳减少,哺乳困难[2],据观察,产妇第1天几乎无法自行喂奶,都有家属代替,在医护人员的宣教下,家属在使用奶瓶之前给宝宝吸吮母亲乳头,由于产妇体位不方便,含接姿势不正确,剖宫产的产妇乳头皲裂达到32.3%,自然分娩仅为11.2%,由于奶头皲裂引起局部疼痛,产妇不愿意母乳喂养,继续增加奶瓶的哺喂次数;据报道,剖宫产镇痛术可以促使催乳素的分泌[3],所以,剖宫产的产妇,护士要给予更多的帮助,一对一的指导哺喂姿势、耐心开导产妇和家属,尽量避免发生乳头皲裂。

2.2 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后既不输液

又不因导管而限制体位,身体活动自如,她经历了整个分娩过程,心理上很有成就感,对母乳喂养充满自信。采用美式榄球抱法,产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在身体一侧取小棉被或软枕垫到适宜高度。同侧手抱新生儿于腋下,婴儿下肢朝产妇身后,臀部放于垫高处,新生儿面向母亲,胸部紧贴母亲胸部,鼻尖向着母亲乳头,母亲同侧手前臂承托新生儿的背部及头颈部.母亲对侧手以“C”字形托住乳房,婴儿张大嘴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吸吮。喂哺时产妇感觉轻松、舒适。减少了乳头皲裂的发生,所以444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发生乳头皲裂50例,相比之下,426例剖宫产术的产妇中出院时发生奶头皲裂138例。

自然分娩的产妇正常哺喂技能、母乳喂养方面显著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乳头皲裂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结 论

在住院期间自然分娩美式榄球抱法可以有效避免乳头皲裂的发生,有利于实施母乳喂养,剖宫产术会增加乳头皲裂的发生,影响母乳喂养的效果。据报道,自然分娩的婴儿4个月、10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也明显高于剖宫产的婴儿[4],综上所述,自然分娩的产妇采用美式榄球抱法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乳房皲裂现象的发生,减轻产妇母乳喂养的痛苦,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在临床上有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奶头哺乳乳头
会哺乳的树
挑选优良仔猪要看这儿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乳汁的颜色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奶头河的传说
第1胎没有使用的奶头会降低第2胎的泌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