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 化疗期间舒适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9-02-11 16:21茹,刘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舒适度白血病淋巴细胞

马 茹,刘 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

目前对于儿童白血病的治疗主要以化疗药物治疗为主,由于儿童患者的特殊性,不能完全明白治疗的重要性导致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在治疗产生不适感后抗拒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儿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生活质量。现对白血病患儿予以个体化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为白血病,并综合骨髓检查、细胞免疫分型、基因检查等结果制定化疗方案,除外合并有重要脏器组织患有原发病、合并有精神疾病者[2]。对患儿家长行病情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随机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患儿24例,女患儿20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7.24±2.84)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干预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21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7.56±3.06)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情况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依据《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规范》、《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制定治疗方案。对照组患儿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予个性化护理干预。

1.2.1 个性化护理,心理干预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与患儿家长加强沟通,把握患儿的心理状态及性格特征,针对性的予以心理干预,在病房中建立温馨、亲切的环境,在患儿入院后尽快消除患儿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情绪。鼓励患儿与同病房患儿进行沟通,消除其孤独情绪,通过语言及非语言方式对患儿予以情感支持,帮助患儿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康教育: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对患儿进行宣教,帮助患儿及家长正确认识疾病,阴道患儿配合治疗。饮食护理:请营养科对患儿会诊制定饮食方案,嘱患儿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指导患儿家长在饮食方案基础上自行制定和患儿胃口的饮食计划。并发症护理:密切关注患儿PICC及输液港等,及时进行换药、更换敷料等护理措施,及时对病房内环境进行消毒,指导患儿家长对患儿口鼻肛门进行护理。社会支持:与院外公益组织合作对患儿社会支持,鼓励患儿勇敢面对病情[3]。

1.2.2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使用自制舒适度量表对患儿心理、睡眠、饮食3个维度进行舒适度评估,自制依从性量表对患儿依从性进行评估。使用STATA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组患儿舒适度评分为(82.44±8.9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67.52±10.14),P<0.05;干预组8例患儿依从性较差,对照组17例患儿依从性较差,干预组患儿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儿童白血病不同于成人白血病,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儿童白血病是少有的可通过化疗药物治疗可达到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化疗过程中规律、足量、全程的应用化疗药物能过在一定疗程内缓解患儿病情,为患儿接受后续治疗提供条件[4]。但由于白血病治疗化疗持续时间较长,且多治疗方案多是由多种抗肿瘤药物联合制定的,在化疗期间患儿多数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通过对患儿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社会支持等手段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患儿治疗舒适度及治疗依从性。

猜你喜欢
舒适度白血病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性的相关分析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对淋巴细胞促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