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中“共享心理”疏导对策和思想教育研究

2019-02-11 13:06葛明星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6期
关键词:疏导

葛明星

摘 要: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同时伴随网络舆情集群行为的产生,各社会、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有效预防和疏导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行为,需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共享心理,并由此探索适合的方式应对各类“共享心理”带来的群体性事件,同时在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强化思想教育措施,优化效果。

关键词:“共享心理”;疏导;群体事件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带来了学生数量的增加,在校园中也出现了各类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事件的发生时有发生,在大学生的激情和热情在共享心理的导引下酿成了严重后果,因此,需要正确妥善处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做好疏导工作,认真分析“共享心理”的特征,从不同角度提出正确预防和妥善处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方式。

一、“共享心理”与群体性事件生发的诱因

随着00后进入高校,他们的自我意识、批判精神较之于80后更加明显,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对同伴(同龄)评价有较强的认同感,注重在群体中的被评价,“共享心理”就成了他们情感的主要承载点,容易酝酿各类情绪,带来群体性事件的隐患点。

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从原有的知识信息交流发展到对不同知识体系、不同技术乃至不同生活方式的交流,加上青年文化群体对“共享心理”情有独钟,在高校的从众大环境下学生不懂得辨析思考,“共享心理”就成为他们各类诉求的宣泄口,容易引发各类群体性事件[1]。

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共享心理”的疏导对策

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抓好“共享心理”这一诱因,做好相应的疏导措施,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思想教育。主要做好四个对策:强化学生规矩意识的教育、重视学生活动的引领功能、引导学生未来规划定位。

(一)强化学生规矩意识的教育

大学生进入高校以后,离开了原来的高校单调的生活格局,在观念上有松懈,需要强化他们的规矩意识。90后乃至00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民主观念比较强,同时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感强,较少全面考虑问题,对规矩概念和意志统一的认同观较弱。加上中学期间重视智育,轻视规矩意识的养成教育,因此强化学生规矩意识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塑形。

大学生群体即便中学阶段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由于年龄共性,非常容易集群化,盲目的从众。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之间的信息共享非常便利,对于各类信息的辨析能力不强,容易在“共享心理”作用下,传播各类不实信息,信息渠道的不对等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就有必要从源头“共享心理”角度上强化学生的规矩意识教育[2]。

1.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网络行为

强化责任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有危机意识,要知晓信息传播的法律责任,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让学生制度规范中知晓无序和胡乱网络行为的责任,加强他们的网络道德约束力,提高学生网络道德观,从网络制度约束这个源头避免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也让学生知晓“共享”不只是信息共享,可能也会带来负面的“共享”,从心理上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2.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规矩意识,就是要让学生知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还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多个会议上都强调“规矩意识”,对于现代高等教育来说,更是要把规矩意识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要建立各类思想教育的网络平台,及时在学生群体中传播正能量的科学理论,营造科学、健康的用网环境,并努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二)重视学生活动的引领功能

网络改变了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对于新一代大学生群体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交往的一个重要手段。处理群体性事件就是要重视从源头预防和疏导,活动引领是一个很实用的疏导手段。学校可以借助网络开展各类线上交流活动,同时结合线上的学生谈论、留言等组织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文体活动,对于学生关注的各类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可以通过辩论、志愿活动等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并洞察各类问题的缘由[3]。

学校还应该针对大学生年轻的忒点,开展各类网络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参加,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辨识网络信息的能力。如开展网络信息辨析比赛,网络意见箱建设等各类与学生关注点高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的潜能,以学生活动引领学生思想政治建设。

(三)引领学生未来规划定位

90后和00后一代多数为独生子女,自小受到的呵护多,许多问题缺乏自我思考,依赖性从众性强,追其根源在于对自己的人生未来缺乏明确的定位。高校学生工作应该抓住未来发展定位这一个主线从思想源头引领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尤其是这一代学生对于各类“共享”情有独钟,无论是信息、产品、学习等都有鸟巢趋向,因此抓住“共享心理”的青年群体文化特性,在学生群体中开展人生规划教育,利用网络资源,用科学、有序的目标建设引领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三、借力“共享心理”强化思想教育

1.“共享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优势

强调思想教育,不单单是理论的宣讲教育,更强调的是思想意识的引领和正确理解。通过对学生群体“共享心理”的特点,有效开展思想教育有独特优势:

(1)隐秘性教育

对于学生群体中的一些不正确思想和行为,有时进行思想教育引导时需要注意关注隐私化教育,尤其是一些不适宜公众场合进行教育的情况。可以借助新媒体手段,建立以“交流”、“分享”为主题的教育群,通过单线、少数人构建的群体分享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对于学生群体中发生的一些事件可以借助“共享心理”的传播负面性进行隐秘性教育。

(2)從众性教育

由于“共享心理”的从众性心理对群体事件的激发性,所以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抓住从众性特点进行教育,能够有效的开展思想教育。大学生群体由于生活模式的共性足,容易产生从众性连锁反应,盲目从众,即使在群体性事件初期会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观点,但在从众性心理影响下,他们会积极分析、汲取他人观点。可以抓取正面典型,利用从众性特点开展思想教育[4]。

猜你喜欢
疏导
中学生心理问题疏导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如何疏导中职生的逆反心理
音乐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音乐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