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少儿互动媒体艺术初探

2019-02-12 03:12魏东王傲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8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编程媒介

魏东,王傲

(1.中国传媒大学 广告学院,北京 100024;2.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2)

一、少儿互动媒体艺术的时代背景

我们身处在一个被数据、媒体包围的时代,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在教育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提供了外部环境。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界提供了教育手段和思路上的准备条件,特别是在儿童教育领域,以少儿编程为契机的新的教育革新浪潮席卷世界各地。少儿互动媒体艺术就是以少儿编程作为主要创作手段,以艺术作为创作核心,强调互动性和多媒介综合运用,以开放的姿态提升孩子们的创造能力、艺术审美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艺术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认识自我,感知自我的重要手段。通过艺术,孩子们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自由世界,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一直以来,少儿艺术教育的方式多为绘画、拼贴、手工等,这种直接触及到工具、材料的方式可以立刻看到创作结果,至今在少儿艺术教育理念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现代艺术的发展,观念在艺术创作中越来越重要,艺术家在表达观念的时候,媒体的界限被打破,各种新媒体也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这种变化为少儿互动媒体艺术教学提供了直观参照。孩子天生具有艺术表现才能,艺术的开放性特征为孩子们发挥创造力提供了无限可能,尽管以画笔作为创作工具的传统的儿童艺术教育不会失去其价值,但新媒体、新技术以及新的艺术观念的加入为少儿艺术教育开拓了一片新天地。然而在少儿艺术教育领域中,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却没有与之适合的内容相呼应。鉴于此,我们在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进行了一系列少儿互动媒体艺术课程探索,在理论上和课程实践上逐渐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课程体系,本文依据三年来在少儿互动媒体艺术上的教学实践,力图对少儿互动媒体艺术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梳理,探索其形成特点及意义。

二、少儿互动媒体艺术的特点

(一)少儿互动媒体艺术需要遵循孩子们不同年龄阶段的艺术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

不同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艺术表达方式和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在过去少儿艺术教育中,针对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所对应的艺术特征,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作出深入探讨。同样,在少儿互动媒体艺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关于培养孩子编程思维上,不同年龄阶段具有怎样的特点,什么样的编程学习方式是孩子们可以接受的诸多问题也正在不断总结并实践着。在少儿互动媒体艺术课程中,我们选择了MIT媒体实验室开发的Scratch作为编程工具,Scratch面向7至15岁的青少年,随着版本的不断升级,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为互动媒体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另外,以Scratch研究为基础开发的Scratch Jr编程软件,关注幼儿编程思维方式,把编程思维教育延伸到更小的年龄阶段,让孩子们轻松掌握,不再把编程这种严谨的思维方式当成一种与艺术相对立的东西,成为可以相互紧密结合,激发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工具手段,为创作互动媒体艺术提供了可行性。

(二)少儿互动媒体艺术是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少儿时期是孩子审美意识和创造活动的初探期,艺术可以有效地提升创造力和培养审美意识,在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激发孩子的智慧、情感、思维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人类艺术创作历史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艺术与科技从来都是紧密协作,只不过不同历史时期对于艺术和科技的理解会有所不同。然而,那种认为艺术与科技存在巨大鸿沟的想法仍然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存在,他们把艺术的激情和科学的严谨作为对立面加以考量,其原因既有对艺术的固执理解,也有对难以掌握的技术的一种恐惧。在少儿互动媒体艺术探索过程中,科学与艺术紧密结合,理性严谨的科学之美与充满激情的艺术之美相互碰撞,开拓出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随着编程素养在少儿基础教育中的普及,编程所带来的运算视觉审美成为一种新的视觉景观,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手绘结果的视觉审美。另外,少儿互动媒体艺术结合多种媒介,其中包括电子媒介和传统的纸质、金属等不同材料,也为孩子们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现手段,拓展了孩子们的创造思维。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少儿互动媒体艺术的内在逻辑,对少儿互动媒体艺术指明了起点和归宿。

(三)互动性是少儿互动媒体艺术的外在表现和创作原动力

首先,互动性能够激发起孩子们对创作艺术作品的热情。对于好动的孩子们来说,作品创作的互动过程会极大提升孩子们的参与度,让他们在互动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反复切换思维方式,形成一种新的、有趣的创作过程。将传统的创作方式与新媒体互动艺术的创作方式相比较可以看出,原来的艺术创作方式代表了一种单向的思维、判断模式,而新媒体艺术则代表一种不断反馈、螺旋状发展的过程。这种创作过程的差异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孩子们在艺术审美与严谨的逻辑思维中获得成就感。

其次,互动性加深了人在欣赏艺术过程中的体验深度,将作品与观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传统的绘画的欣赏方式是一种沉浸式的单向过程,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产生由艺术作品引发出来的思绪、情感体验。观众在欣赏互动媒体艺术作品时不再是单向的情感、信息传递,而是一种思想、行为甚至是声音等充分参与其中的互动过程,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作品的互动性体验无疑会让他们对艺术有更深刻的、开放性的理解。

最后,互动性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在少儿阶段更具有革新性和探索性。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多种综合媒介的使用和对艺术观念的强调已经改变了人们过去对艺术的认知。艺术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创作方式,将审美和动手、技术融为一体,特别是在少儿阶段,这种以艺术为核心,以电子媒介和其他像纸质媒介这样的综合材料为手段的创造能力会对孩子们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这不仅仅是对传统少儿艺术教育观念的革新,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艺术教育探索。

三、少儿互动媒体艺术理论构建意义

少儿互动媒体艺术在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已经进行3年多的教学实践,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根据对参加本项目孩子们的综合考察,其意义概括如下:

(一)提升孩子们的综合创造力

创造力是孩子们的原生能力。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天分和欲望。如何在孩子内心中激发出创造的激情,艺术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今天,我们对创造性的定义也随着时代的要求而发生变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为孩子创造力的提升开拓了新的视野,更加开放性的创作方式培养了孩子们更加多样的创造能力。艺术审美、动手能力、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与艺术发散式的思维方式相结合,既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也为未来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提升个人在小组中的协同能力

少儿互动媒体艺术创作过程中,很多复杂的作品项目需要团队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特长,贡献个人想法,在协商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作品创作。在现代社会里,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已经成为项目完成的有效模式,与培养孩子协同能力与现代社会结构中的分工协作相呼应。

(三)创造新的艺术审美

新媒体、新技术、新材料、新的组合方式为艺术带来新的视觉景观。少儿编程充分利用计算机运算特点,创造出一个不同于手绘形式的另外一个新的视觉样式,发展出新的运算视觉美学,让孩子们在陶醉于这种新的运算视觉审美的同时,掌握编程技巧,培养编程素养。另外,新的电子硬件和综合媒介的结合,成为视觉艺术表现的新样式,这种类似当代艺术中装置艺术或新媒体艺术的新形态,为新的艺术审美提供更加多元的参照,赋予互动媒体艺术新的审美视角。

(四)编程能力的提升

计算机编程能力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孩子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计算机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改变世界的手段,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如何提升孩子们的编程能力以及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尝试,特别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开发的面向青少年等的scratch编程工具,更为全世界的孩子们掌握编程技巧、形成编程思维提供了有效手段。少儿互动媒体艺术即以scratch少儿编程为核心,充分挖掘编程带来的艺术审美可能性,并结合新的电子配件和设备进行艺术创作。让编程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而不是一种目的。

(五)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数字时代背景下,媒介更加丰富,对媒介的看法也不断发生变化,无论是新媒介还是传统媒介,在创造意识的引领下,特别是科技发展以及在青少年教育中的普及,对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出新的可能性和挑战。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以玩的心态不断接近自己心目中的目标结果,在阶段性的失败挫折中不断发起挑战。在使用电子媒介和其他综合媒介的时候,对电子配件的实际操作以及对不同材料的体验和创造性发挥成为完成作品的重要一环。

四、总结

以艺术为核心的少儿互动媒体艺术还处于探索阶段,对新媒体,新技术在艺术审美上的可能性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对于传统的综合媒介与电子媒介相结合在少儿互动媒体艺术创作理念框架下还有什么样的可能性也会有多种探索,对此,我们将会充满信心,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编程媒介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