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石斑鱼的资源保护与利用

2019-02-12 22:29陈文豪
兽医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石斑鱼皖南山区

吴 敏 陈文豪

(1.石台县国有林场,安徽石台 245100;2.石台县林业局,安徽石台 245100)

皖南石斑鱼的学名为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1s),隶属于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光唇鱼属(Acrossocheilus),体形侧扁,略呈纺锤形。体长一般不超过20cm;头中等大小,背部隆起,吻钝,口下位,呈马蹄形,且成体吻部具有粒状角质突起。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及台湾等地[1],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鱼类。自然条件下生活于山涧溪流和江河中上游等水清急流环境,常栖息于粗糙碎石底质中,喜好铲食底质上的苔藓及藻类,因此其下颌具有发达的角质层[2]。光唇鱼常见于安徽皖南山区溪流中,因其体侧6条明显的黑色横斑而被当地居民称为“石斑鱼”。

1 资源现状

石斑鱼作为皖南山区溪流鱼类中最重要的鱼类资源之一,广泛分布于皖南山区的青弋江、秋浦河、阊江和新安江等四大水系中。石斑鱼目前的野生资源现状堪忧,因受到水体污染、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栖息地破坏以及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其资源数量逐渐减少、分布范围日趋紧缩、个体规格也呈现小型化[5,6]。

2 保护价值

2.1 食用价值

石斑鱼的肉味鲜美,粗脂肪含量较低,具有良好的适口性;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尤其是与鱼肉味相关的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7]。石斑鱼是安徽皖南地区的名贵、特色和优势的水产品种,同石耳、石鸡一同被称为“黄山三石”,名誉中外。石斑鱼卵有轻微毒性,误食会导致人体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中毒症状;其他动物食用甚至会引起死亡。因此需要高温加热处理,使其毒素破坏方可食用。

2.2 经济价值

目前,石斑鱼的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导致石斑鱼的市场价格一路攀升,地方售价已达70~100元/kg,而出售至上海和杭州等地的售价甚至高达180~250元/kg。

2.3 观赏价值

石斑鱼的幼鱼体色鲜艳,适于室内养殖观赏,是国内具有开发前景的原生观赏鱼品种之一。据调查,在江浙一带,由人工繁殖的石斑鱼幼鱼,在市场上以1元/条出售,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石斑鱼作为观赏鱼类受到市场欢迎,就浙江省而言,每年出口量达2~3万尾,收益可观。

2.4 生态价值

石斑鱼主要摄食固着藻类,其下颌前缘角质化较为锋利,适于刮食,因而具有清洁水质、清除污染的生态功效,被誉为急流水体的“清道夫”或“环保鱼”。

3 存在问题

3.1 保护意识薄弱

皖南地区部分群众法律意识不强,对于捕鱼这种违法行为没有相应的认知,且环保意识薄弱,普遍认为鱼类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尽管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高密度的宣传和管理措施,但由于人力和物力相对匮乏,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难以杜绝违法滥捕行为。

3.2 资源严重枯竭

石斑鱼市场价格的上涨及其经济利润的刺激,促进了当地居民对野生资源的过度非法捕捞,这将进一步加剧石斑鱼野生资源量的下降,而野生资源的减少则又可能会进一步导致石斑鱼市场价格的上涨。因此石斑鱼野生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得石斑鱼的资源与市场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3.3 生态环境破坏

皖南山区已成为以黄山、九华山为中心的国际型旅游风景区,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高;再之密集居民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垃圾大量流入河流中,严重影响了水质。另外,人为活动(如水利工程建设、农田施肥施药等)也严重破坏了溪流生态环境。

4 保护措施

4.1 栖息地保护

良好的水生生态环境是鱼类生存的基本保障,所以控制对河流的干扰是首要任务,如禁止挖石挖沙、禁止不合理的水坝建设、禁止乱排污水乱扔垃圾等。其次,避免石斑鱼栖息地生境受到人为影响,保护石斑鱼物种资源,建立相关资源保护区尤为重要。以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保护区河内禁止捕鱼,石斑鱼资源量保持相当高,且个体能达六龄以上。

4.2 加强宣传教育

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酷渔滥捕的危害还认识不够。因此,针对当地居民开展环境保护和水生生物相关知识的公众教育宣传迫在眉睫。当地政府及渔业管理部门加强对群众自发形成的乡规民约要积极扶持和引导,使之在鱼类资源保护中发挥作用。提高山区居民的积极性,努力使其自觉自愿自发参与鱼类资源保护活动。对群众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可以采用张贴告示、散发传单、悬挂横幅和展板等宣传策略,从而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4.3 加强管理执法

组织群众共同参加管理,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形成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或省级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严禁“毒、炸、电”等对鱼类资源产生严重破坏的行为,严禁倾倒垃圾、随意排放污染物等破坏鱼类生境等行为。

制定管理条例和奖惩制度,加强对皖南山区河流的管理和监督,在石斑鱼繁殖季节设立禁渔期,亦可对资源严重枯竭的河流进行全面禁渔等措施,以恢复石斑鱼资源,逐渐做到永续利用。切实加强对皖南山区河流水质监测、渔业生产行为的管理。

4.4 人工增殖放流

对资源已严重枯竭的河流,进行增殖放流是保存石斑鱼种质资源、保持当地石斑鱼资源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渔业管理部分要及时对水生生物现状进行实时监测和现场调查,增殖放流以及实施禁渔期、划分禁渔区等都需纳入渔政管理的工作日程中。其次,还需大力宣传《渔业法》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并应加强对支流林地和河床的保护,给鱼类留下宝贵的栖息地。

猜你喜欢
石斑鱼皖南山区
疫情+年底结账,石斑鱼价格应声下跌,春节前或涨一波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迫切关注!因流通受阻,9成石斑鱼养殖户正愁卖鱼难,诉求和担心日增
《皖南印象》
《山区修梯田》
海南石斑鱼明年或减产40%!鱼苗存活率低,成鱼卖不起价,石斑鱼怎么了?
石斑鱼池塘生态育苗技术
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