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痛风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分析

2019-02-12 14:14吴卫东
兽医导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痛风病严格控制病鸭

吴卫东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畜牧兽医站,江苏如皋 226511)

鸭痛风病是家禽饲养中的常见疾病,在鸭的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企业(户)为缩短鸭的养殖时间,提升养殖效益,会长期给鸭喂食高蛋白饲料,但过高的蛋白质会影响鸭体内正常的代谢,造成鸭痛风病的发病,影响鸭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给鸭养殖企业(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鸭痛风病的诊断及治疗,应当本着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原则,以科学的手段进行防治,通过科学饲养维持鸭的正常生长代谢,提高养殖水平,减少鸭痛风病的发病几率。

1 鸭痛风病的病原

1.1 营养比例失调造成的鸭痛风病

鸭痛风病一般是由于进食过多蛋白质造成鸭体内尿酸过多,引发排泄障碍,造成血液中尿酸含量上升,代谢不良,尿酸产生的尿酸盐沉积于鸭的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周围、腹腔及各个器官表面和组织当中而造成的一种代谢疾病,很多鸭养殖场为了缩短鸭的出栏时间,在饲料中添加了大量蛋白质,导致饲料中的钙磷比例失调,且维生素A、D的含量不足,鸭长期进食营养比例失调的饲料,就会增加痛风病的发病几率[1]。鸭痛风病根据尿酸盐沉积部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内脏型痛风病和关节型痛风病两种,在鸭体内可能单独发病也可能同时发病。

1.2 肾功能障碍引起的鸭痛风病

肾功能障碍也是引发鸭痛风病的常见原因,如果鸭在患病时某些药物使用不当,造成鸭药物中毒或用药过量,如给鸭饲喂过量的磺胺类药物、慢性铅中毒等症状,都会造成药物中的毒物在体内难以排出,引起鸭肾功能障碍,使得尿酸在体内无法排泄而造成通风病。近年来,有新闻报道一些养殖户由于过量使用人用感冒药(如感冒通、安乃近等)导致鸭突发急性内脏通风而大量死亡的情况,就是由于药物中毒而引发的病症。

1.3 饲养环境造成的鸭痛风病

饲养环境影响也会诱发鸭痛风病,如果鸭舍长期处于潮湿、拥挤、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时下,且鸭得不到充分的运动和光照,进食发霉和受到污染的水,都会增加患病可能;另外,雏鸭在长途运输中如饮水不足,也会增加鸭痛风病的发病几率。

2 鸭痛风病的临床表现

鸭痛风病的发病无季节性特征,一般呈现群发性的特征,且多为慢性病,急性鸭痛风病造成死亡的病理相对较少。病鸭在患病后表现为全身营养障碍,出现进食困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逐渐消瘦的病症,病鸭羽毛蓬乱,缺乏光泽,贫血、鸭管苍白;呈现周期性的体温增高,心跳加快的情况;病鸭患病后其肛门处会排出白色粘稠状的稀粪,检测可见其中尿酸盐的含量超标;母鸭在感染鸭痛风病后会造成产蛋困难,产量下降甚至停产[2];还有鸭在患病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痉挛等神经性的症状,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器官衰竭而引发死亡。在鸭痛风病的发病病例中,内脏型痛风病占绝大多数,关节型痛风病发病较少,其主要特征是病鸭的脚趾和四肢关节部位出现肿胀的情况,病鸭运动行走能力下降,站立困难。

3 鸭痛风病的剖检诊断

在对病鸭进行病理剖检时,可见病鸭的肾脏部位明显肿大,颜色变浅且肾脏表面可见尿酸盐沉积而形成的白色白点。病情严重的病鸭其内脏及肠系膜的表面也出现了尿酸盐沉淀的附着物,严重情况下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在对关节型痛风病进行病理剖检时,可见病鸭关节表面和关节周围组织出现白色尿酸盐沉积,病鸭的关节表面还可能出现糜烂情况,对这些沉淀物进行显微镜观察,可见针状尿酸盐结晶。

4 鸭痛风病的防治措施

4.1 科学饲养,严格控制蛋白用量

鸭痛风病发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进食过量蛋白质,因此要科学防治鸭痛风病,应严格控制鸭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科学搭配饲料,定时定量喂养;在育雏期一般每隔3-4h喂养一次,随着鸭的生长,逐渐延长喂养间隔,增加每次喂养的用料量;严格控制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适当添加维生素A/D;一旦发生鸭痛风病的病状,应立即停喂高蛋白饲料,增加青绿饲料,并在鸭的日常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碳酸氢钠或食用碱,以帮助体内尿酸盐的排出,缓解痛风病症;同时,还可以采取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5片的大黄苏打片的方法,按照每日2-3次的频率进行喂养,接连使用4-5天,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4.2 科学用药,合理使用添加剂

肾功能损伤也是鸭痛风病的发病原因之一,针对这一病因,饲养户应严格控制鸭的日常用药,减少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及人用药物,同时严格控制用药比例;当确诊鸭痛风病后,应立即停用抗菌类药物,搭配全价日粮进行饲养,并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严格控制饲料中钙磷的添加比例,从而通过科学用药和搭配饲料添加剂增强鸭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减少发病几率。

4.3 改善饲养环境、增加运动量

很多鸭痛风病都是由于养殖条件较差,鸭缺乏运动和光照而造成的体内营养过剩,针对此情况养殖户应着手改善鸭的养殖环境,保障鸭舍内的通风、光照、卫生,并保障鸭的运动环境,增加运动量,可通过搭建户外大棚的方式进行户外散养,帮助雏鸭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几率。

5 结语

鸭痛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及代谢类疾病,饲养人员应结合饲养经验与科学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时诊断病情,并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减少鸭痛风病的发病几率;同时在日常饲养工作中,进行科学喂养和科学用药,提高鸭舍整体环境,增加运动量,从而有效减少鸭痛风病的发病几率,提高鸭类养殖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痛风病严格控制病鸭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中医药治疗痛风临床文献质量评价
严控资产负债率防范系统性风险
豆腐
——痛风
中医药治疗痛风病的研究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清水混凝土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清水混凝土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严格履行审核流程 不断提高公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