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五大热点问题

2019-02-12 09:07律星光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会同小镇部门

律星光

2018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举行12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出席发布会,介绍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特色小镇、企业降杠杆、诚信体系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问题,并回答了与会记者提问。

资源枯竭城市:由“一业独大”转向“多元支撑”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是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2009和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分三批界定了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涉及煤炭、油气、金属、非金属等不同资源类型地区,并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预算内投资给予大力支持,初步建立了资源型地区转型政策体系。十年来,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资源型地区加快解决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69个资源枯竭城市已累计获得中央财政预算转移支付资金近1600亿元。针对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的发展困难,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对改善矿区生产条件和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十年来,资源枯竭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由转型前远低于全国平均到转型后高于全国平均1.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7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历史遗留的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基本解决,城乡低保实现全覆盖且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转型前因失业、贫困等问题积累的社会矛盾得到了逐步缓解。十年来,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治理率平均提高了20个百分点,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有效控制。有关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程度不断降低,主导资源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十年前下降了一半,产业结构由“一业独大”转向“多元支撑”,初步探索出各具特色的转型模式。

特色小镇:健全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特色小镇的负面报道见诸报刊网站,比如,特色小镇失去“特色”,特色小镇“穿衣戴帽”造假等。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有以下几个角度。

一是要正确认识。特色小镇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的新抓手,是践行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近两年,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积极借鉴浙江经验,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激励,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对于激发新经济发展活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要正视问题。随着特色小镇建设的全面推进,一些地方走样变形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有的地方滥用概念、名不副实,什么项目都往“特色小镇”里装;有的产业不够、房地产来凑,房地产化不良倾向抬头等,这些都违背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负面舆论。

三是要及时纠偏。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力举措。去年印发《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2018年8月印发《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提出了若干规范管理措施,要求各地区严格对标对表、认真查摆问题、切实加以整改。这两份文件印发后,全国特色小镇建设已经逐步回归理性,纠偏工作取得一定实效。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切实强化对特色小镇的统筹指导、统一行动,抓紧健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

一方面,统一规范地方创建工作。特色小镇主体是在地方,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引导各地区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坚持遵循规律、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在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中,一次性剔除行政建制镇,推进特色小镇内涵正本清源,防止已公布的40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自我宣传为国家级特色小镇的行为。在市县创建名单中,引导市县政府整改或淘汰滥用概念的不实小镇,以及特色不鲜明、质量不高的问题小镇。规范取缔企业随意把不符合小镇标准的项目冠名为小镇的行为。

5000亿

人民银行向5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5000亿元资金定向用于支持市场化债转股

另一方面,统一优化部门创建工作。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涉及多个部门,要坚持统一步调、协同发力。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按照特色小镇工作整体安排,统一整合优化创建政策,研究制定特色小镇原则性内涵标准,既要强化规范纠偏,又要强化典型引路,鼓励各地区大胆探索,创造更多更好的可复制经验,确保特色小镇沿着正确轨道前行。

企业降杠杆:三大举措推动企业降杠杆取得新进展

自2016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牵头开展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际联席会议相关组成部门,按照黨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针对高负债优质企业、低效无效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等不同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推动企业降杠杆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等措施优选企业优选资产,助推具有发展前景的高负债优质企业,降杠杆、减负债、促改革、推转型。2018年年初,国家发改委会同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过程中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根据市场发展需求,2018年1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又联合人民银行等5部门印发《关于鼓励相关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通知》,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保险机构、信托机构等具有股权投资资格的市场机构依法依规参与债转股工作。2018年7月,人民银行向5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5000亿元资金定向用于支持市场化债转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8年11月底,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项目总金额达到18928亿元,资金到位5050亿元。2018年以来,市场化债转股签约总金额2437亿元,到位金额1572亿元。

二是通过依法破产等方式推动低效无效企业退出市场。相关市场主体在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筛选出“好苹果”的同时,也可把“僵尸企业”等“烂苹果”挑出来。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积极通过依法破产等方式出清这些“僵尸企业”,尽快祛除坏杠杆,盘活存量资金资源,优化资金配置效率。2018年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工作的通知》,对处置原则、处置范围、处置方式、处置流程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三是切实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针对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相对较高的问题,按照中央统一部署,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要求国有企业通过优化治理结构、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降杠桿,实现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2020年末较2017年末下降2个百分点的目标要求。目前,国有企业降杠杆工作已取得一些积极进展,根据财政部统计,2018年10月末,全部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8%,较2017年底下降0.9个百分点;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67.7%,较2017年底下降0.4个百分点。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要求,继续推进相关工作取得新成效。

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

诚信体系建设是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一直在持续推动有关重点领域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近期,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37个部门、会同财政部等2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知识产权领域和政府采购领域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备忘录,是按照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既定安排推动的,按照“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节奏推进,对于促进知识产权和政府采购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整顿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环境将发挥积极作用。

关于高铁霸座、袭击公交司机等行为,严重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对包括有关行为在内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提高违法失信成本,加快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

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的特点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着力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难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和8个改革试验区域按照“每年向全国范围复制推广一批改革举措”的要求,积极推动先行先试任务实施,抓好成果总结和复制推广工作。

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的特点,获得抵押贷款很难,需要根据它们的特点,给予多方面金融手段支持。比如说,开展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置科技创新专板,在上市融资中开辟绿色通道等。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技创新板并实行注册制,这就是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有关部门多方面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取得了一批改革成果。国务院决定推广的两批改革举措中,有8项与此相关。

比如,上海、安徽在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置科技创新专板。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要,设立审核委员会,建立科技型企业创新指数体系,根据企业创新能力(而非传统的资金规模、利润等指标)审核是否上市。该创新板具有低门槛、低成本、形式灵活等特点,能帮助科技型企业吸引境内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等资本,可为其提供挂牌展示、托管交易、投融资服务、培训辅导等服务。仅半年时间,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就挂牌了企业137家,安徽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累计挂牌企业746家。

再如,四川省德阳市建立以协商估值、坏账分担为核心的中小企业商标质押贷款模式。加强银企协商,通过建立“价值认定小组”和“价值认定内控程序”,全面推行质权商标协商估值,降低企业贷款成本。对确认开展商标质权贷款的合作银行和保险机构,政府按放贷金额给予一定比例的工作经费补助。同时,建立坏账分担机制,合作银行因商标权质权贷款产生的坏账,企业、保险公司、银行、政府进行分担。目前,德阳市已有7家企业通过商标专用权质押,成功获得银行3.75亿元的贷款授信。多家银行正积极主动了解、学习这些做法,力争开展商标专用权质押借款业务。同时,压缩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周期,登记时长从5个工作日降至1个工作日,显著提高了质押贷款效率。

猜你喜欢
会同小镇部门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艺术节播下的种子正发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历史之外遇见会同
寄情山水 超然物外
还原儿时的味道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