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2019-02-12 11:56王芳
学周刊 2019年8期

摘 要: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这就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而现代的中学生由于从小就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条件下,养成了坐享其成的习惯,因此,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培养成为当今教育者面临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8-007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8.058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基石。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好学生预习、自学、听课、课后复习等学习习惯。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除了做好教学中的各环节工作外,还认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平时,大多数学生能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和教辅资料独立、自觉地完成注音识字、词语解释,部分学生能自觉独立完成难度较大的划分文章结构、归纳段意、中心思想,以及分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等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所以说语文自学习惯的养成很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课前预习,规定明确、具体的自学内容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环节。课前让学生自学,做好预习是非常必要的。

在讲新课之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自学内容分作两类,即必须完成的和争取完成的内容。必须完成的就是95%以上的学生都能达到的,如每一课的字音、字义、词义、句意,有时也包括简单的划分文章结构,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和分析写作手法等。争取完成的内容,是针对一部分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通过努力争取达到的目标,比如一些内容上的分析: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有人物描写的方法、人物评价等等。而对于这两类自学内容都要认真检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鼓励学生在自学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使学生养成自觉质疑和思考的习惯,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二、留给学生必要的自学时间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的课堂参与创造更多的机会。“精”就是讲出重点,讲出规律,讲出方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悟出一些东西。例如在讲《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时,我紧紧抓住“景随情移,情随事迁”的特点,景——突出“烈”和“暴”,事——突出祥子拉车时的艰辛,情——突出作者对祥子的同情。这样,顺着由景到人再到情的思路,在不到两课时的时间内,便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根据自学完成的内容,不仅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初步懂得了由景到人而含情的写法。接着,让学生按这篇文章的写法,写“冷”,结果,大部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写完了。经课上听读、交流,基本符合要求,有的写得相当出色。这样,通过不断地练习,时间一长,学生从学习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了成就感,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课外,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形成了自学的能力。想要留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机会,可以开展更多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办主题板报、选名言警句、办学习园地等,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独立完成。

三、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为学生创造自学的条件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达尔文也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教师除了让学生主动学习外,还应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

(一)多动手,勤用圈点批注法

平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圈出一些经典的字、词、句,或在欣赏的文段旁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对文章的理解,边动脑边读书。例如,在教学《孤独之旅》时,我让学生找出表现杜小康心理变化的词语、句子,还有描写他的动作、语言的句子,批注上自己的阅读感受。经过批注,学生更能体会出杜晓康在孤独中坚强成长的心路历程,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还可以用自读、质疑、讨论、自结、自測的学习顺序。此外,也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比如给学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机会,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习惯。

(二)明确学习目标,多动脑,勤质疑

即使是经过了课前预习的阶段,还有许多地方的理解未深入,所以每一篇课文都要拟出明确、具体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避免学生自学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例如,教学《孤独之旅》时,让学生体会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放鸭生活使他成长的心理目标,采用个别读、齐读的方式来读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主人公的经历中认识到孤独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精神也得到了洗礼和提升。

除此之外,还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比如从题目中质疑,抓住关键词质疑,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

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再加上学生自身的配合,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效地解放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谢小青.铺设通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之桥[J].新课程(小学),2010(7).

[2]崔文贤.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2(4).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王芳(1978.12— ),女,汉族,河北南宫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