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全域公交一体化助力乡村振兴

2019-02-14 05:56徐天宝通讯员许祥波吴相军
山东国资 2019年21期
关键词:日照市日照客运

□ 本刊记者 徐天宝/通讯员 许祥波 吴相军

全域“3元一票制”,城乡公交一体化,打造智慧公交体系,实现高铁、公路以及市内交通之间的便捷联运与无缝换乘……

10月12日,记者在日照公交能源集团指挥中心采访,除了这些让人赞叹的“关键词”外,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全市正在运行的所有公交车次、站点一目了然,更是让记者感叹。

为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日照公交能源集团积极改革创新,勇于攻坚克难,探索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日照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地区级城市全域城乡客运班线的公交化改造,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走在前列”。

精准施策,实现全域城乡公交一体化

据统计,日照市下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2区2县以及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有55个乡镇、街道,1944个村居,2016年末户籍总人口299.72万。全市陆域面积5310平方公里。随着日照市经济社会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乡公交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线路布局不合理、场站建设滞后、城乡公交运营体制分割、群众安全出行难以保障等,城乡公交一体化迫在眉睫。

2017年初,日照市委、市政府将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作为年度重要民生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时现状是,在日照市行政区域范围内,除日照城区、岚山城区、莒县城区、五莲城区实行闭合的城市公交之外,市区与区县之间、区县与区县之间、区县与镇村之间以及到各旅游景点、园区、重要物资集散地的联系,全部由公路客运承担,市内共有客运班线84条,农村客运班车294辆,分属7家不同的股份制企业经营。

由于私家车的普及,城乡客运市场日渐萎缩,客运企业及业户经济效益下滑。所面临的一体化改造难点在于:线路属国家,由客运企业在行业主管部门许可下经营;客运企业多是由传统的国有、集体客运企业股份制改造而成,或是近年来新成立的私营企业;车辆以客运企业名义购置,实际上是业户个人出资;车主大多不是客运企业职工,但双方签订的是承包协议;驾驶员很多不是车主,二者之间是雇佣关系。

如何妥善解决这种复杂局面?日照市委、市政府为此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和领导机构,并由日照市国资委所属国企日照公交能源集团组建了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公司,作为运营主体来具体推进实施。日照公交能源集团作为责任主体,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创新制定出符合日照现状、稳妥可行的车辆回购方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7年12月1日,接到政府回购命令后,日照公交能源集团举全集团之力,一夜之间完成了全市290台客车的验收交接工作。次日晨曦,所有回购车辆全部准点开班,所有线路正常运营,没有发生任何不稳定事件。实践证明了回购方案的可行性及客观合理性,同时满足了原企业、业户、驾驶员等多方需求,达到改革与稳定双重目标。这一涉及多企业、多群体利益的重大事件圆满完成,成为日照公交发展历程中新的里程碑。

惠民票价,提升出行意愿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实施公交一体化之前,日照市区至岚山、莒县、五莲县的客运票价分别是13元、19元、16元,就算是至市区周边乡镇的票价也在5元以上。城乡公交一体化票价制定的惯例是按运营里程来确定,一般实行阶梯票价,离城区越远的地方,票价相应地要高一点。而现实情况是,越偏远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人们出行越不方便,理应受到政策方面的倾斜和照顾。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日照市政府决定实行全域“3元一票制”,只要是在日照行政区域内的站点上车,无论离日照城区多远,票价都是3元,从而彻底让乡村动了起来,人们走了出来,社会热闹了起来。

日照西站城乡公交一体化枢纽(摄影/吴相军)

统计显示,2018年春运第一日,客流量就较往年增长了27%,之后一路攀升至66.82%,春运期间共运送旅客131万人次,全年运送旅客1225万人次。除了双向的走亲访友外,城市的人到乡村体验田园生活、采买农副产品,乡村的人到城市消费旅游、购物置业,正在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老百姓切切实实享受到了改革和发展的红利,享受到了均等化的公共交通服务,促进了人财资源双向流动。

全域公共交通一体化让利于民、普惠于民,得到了全市上下的一致好评。承担接收任务的公交能源集团,在日照市国资委委托第三方组织的社会满意度测评中连续两年得分高达98%以上,全市人民的向心力、凝聚力显著增强,加快发展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开始迸发出来,乡村、城镇和城市开始融合为一体,经济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平台越建越大、越走越宽,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绿色便捷,城乡公交一体化成效初显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目前日照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公司运营车辆299辆,线路89条,线路总里程3450.4公里,年运送旅客1226余万人次,年运营里程2272余万公里。公交线网已覆盖东港区范围内建制村;莒县县城车站及中楼、招贤、果庄、夏庄、桑园、天宝等镇村;岚山区政府、岚山汽车站及碑廓、巨峰、高兴、大坡等镇村;五莲车站及王世疃、街头、户部、魏家等镇村。其中,在市区与岚山区、莒县、五莲县主城区之间,已实现各两条城乡公交主干线,使日照城乡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初步建成了两纵两横的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满足了市区与区县之间的人员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需求,方便了各区县人民群众的出行。据统计,自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以来,城乡居民出行一年节省约1.2亿元。

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完成后,日照公交能源集团进一步探索建设绿色便捷公交系统。集团采购并投放了200辆新能源公交车,2019年继续投放50辆,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迅速挂牌及投放使用,使整体运力提升一倍以上。解决了传统客运模式下高峰期运力不足、低谷时运力闲置的问题,并将替换下来的车辆根据技术状况充实到运输紧张的线路上,从而一举解决了运力投放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矛盾。通过新能源公交车的投放使用,淘汰了大部分老旧柴油客车,促进了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了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目的。

同时,在遵循“维持原样运营”的基础上,逐步开通新线路、重点调整优化串联乡村和风景区的旅游线路,使群众出行更便捷。先后开通了到日照机场、五莲山滑雪场等5条城乡公交线路。其中,C202线与临沂市公交在浮来山实现对接,这既是对日照和临沂两市《合作框架》的具体落实,也为融合两市经济、文化、旅游,发挥好日照市特色和优势,走好具有日照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作出交通先行贡献;C106线串联了新市区、日照西综合客运站及日照机场,有力助推高铁时代旅游经济发展。2019年优化调整6条线路,更加方便了城乡居民的出行,尤其是C129线延伸至花仙子景区,解决了市民出行、旅游“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创新经营模式上,日照公交能源集团在主干线路开通“大站快车”,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目前,已在市区至岚山区政府、浮来山、五莲汽车站三条通往区县的主干线路上试运行了大站快车模式,单程节约出行时耗20多分钟,提高了乘客出行效率,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智慧公交,打造“惠民服务乐万家”品牌

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完成后,日照公交能源集团着力打造智慧公交体系,提升公交信息化服务水平。一是所有城乡公交车辆都安装一体机,接入集团智能调度平台,通过平台系统对车辆进行智能调度,有效提升了车辆运营管理效率。二是依托智能调度平台,城乡公交车辆全部实现了语音报站和“新出行”手机APP查询功能,使群众随时掌握车辆运行动态,有效解决了老百姓“盲乘”问题。三是所有城乡公交车辆全部实现了支持自助投币、刷卡、手机APP扫码乘车、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拓展了智慧公交的服务内容和方式,使群众出行更便捷,社会反响强烈,城乡居民的平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城乡公交一体化,惠民服务乐万家”品牌形象逐渐深入人心。

按照《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明确要求,要“探索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完善城乡公共服务统筹推进机制”。记者在日照公交能源集团采访时深切感受到,日照市在全国地区级率先建立起全域公交一体化运营和服务网络,在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迈出了重大步伐,有力助推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转型升级,让城乡血脉紧紧相连,给城市和农村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

猜你喜欢
日照市日照客运
山东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 2022年秘书长联席会议在日照市举行
省科协新能源新材料学会集群与日照市科协对接会召开
心之向往,便是日照
沧海桑田话日照
有一种生活叫日照
村居
百花齐放的“定制客运”,能否拯救道路客运市场?
在日照(节选)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台湾客运业:高铁躲过破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