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秘诀就是一点一滴的好习惯

2019-02-14 05:56邱超凡
高考金刊·理科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飞轮错题试卷

邱超凡

“飞轮效应”是指为了让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逐渐转动得越来越快。

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一样,人在培养一种新的习惯时,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如果想让习惯的飞轮转起来不花太大力气,那么前期就要有足够的付出与坚持,或许刚开始时很累,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会逐渐养成稳定、良好的习惯,学习也会事半功倍。

养成习惯的前提是降低操作难度

建立错题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大量刷题的效率其实很低,会的题已经掌握,不会的题没有长进,只是一再重复。实际上,破解这个困境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错题集。

错题集这个东西,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个很难被坚持的习惯,因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整理、誊写。我的做法是,如果错题来自常用的习题册,可以直接采用索引的方式,如果来自零散、不易查找的试卷,可以用拍照或者剪贴的方法,怎么方便怎么来。一件事做起来负担越少,就越容易形成习惯。

另一方面,错题和错题之间也是存在区别的。比如说有一些是因为题目超纲了,也有一些是自己粗心错的,这些和没有掌握知识点导致的错误有本质的区别,整理时应当做好标签。错题集是复习的重要资料,有时间的话,还可以根据错题集自己出一些容易出错、扣分的题目,扩展自己学习的网络。

学习是一件多人协作的事情

养成习惯是个人的事情,但学习不是。学习的本质是将知识“录入”大脑中,多人协作可以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因此,我们要学会积极和老师同学沟通。和老师、同学的交流,对学习而言就好像两步检查,可以用来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学会了某个知识点。

当你和老师沟通的时候,老师能帮助你发现知识的误区和盲区;而给其他同学讲題或听别人讲题,则是梳理知识最好的方式。根据费曼学习法,把知识再次传授给别人才能更好地巩固。如果你能够像小老师一样从容化解他人的疑问,说明你的知识已经掌握得很好了。

应试不是漫无目的地学习,想达到高效率,我们的学习应该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举例来说,老师上课时的讲解思路,其实是来源于对若干学生应试经历的总结。跟上老师的思路,就仿佛在跟着他进行实地探访,和自己闷头看地图的效率是截然不同的。只顾自己闭门造车,也很容易出现抓不住重点的情况,导致在某些非重点部分耗费精力,得不偿失。

如何保证自己上课不走神呢?我的小秘诀就是——老师讲课的时候,在脑中猜想他下一句会说什么。这个小方法可以让自己一直跟上老师的节奏,如果你的猜测真的从老师口中讲出来,也会给你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学会在时间上“偷懒”

另外,还要学会在时间上“偷懒”。越到后期越会发现,人的时间和精力其实相当有限。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么多门学科,每门都有很多知识点。想对每个知识点都达到精通的程度,几乎不太现实。而且不同章节、模块的重要性也不同,体现在试卷上就是分数占比的差异。如果一视同仁地对待,其实就是抓不住重点的表现。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着手进行学习或复习之前,不妨先花点时间把握重点。而老师就是这个过程的最佳指导者。如果感觉自己对学科的重点把握不透,不妨先好好问问老师。在期未复习或总复习阶段,还可以对之前做过的试卷、习题进行统计总结,看看哪些部分考查的概率比较大、哪些题目的分数比较高,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学习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培养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让这条路上的障碍更小一点。不是人人都得成为“学神”“学霸”,只要苦练内功,找对方法,你也可以走上属于自己的山峰,眺望更远的风景。

猜你喜欢
飞轮错题试卷
陀飞轮表中动感艺术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灰铸铁飞轮疲劳失效分析
磁悬浮飞轮储能研究发展现状及应用
磁悬浮飞轮储能研究发展现状及应用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一次函数”易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