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发现灰背伯劳

2019-02-15 05:09李兆楠李强马宝祥
四川动物 2019年1期
关键词:伯劳绿化带鸟类

李兆楠, 李强, 马宝祥

(1. 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北京100011; 2. 北京动物学会,北京100076;3. 自然之友野鸟会,北京100029; 4. 唐山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河北唐山063000)

2018年5月27日下午,在河北省乐亭县金沙滩假日酒店(118°53′35″E,39°07′33″N)的东侧绿化带内,拍摄到1只伯劳(图1)。该鸟与常见的红尾伯劳Laniuscristatus相比,但体型明显更大,头顶至背部深灰色,两胁及尾上覆羽橘黄色,亦无明显白色眉纹,经鉴定为灰背伯劳L.tephronotus。此前曾有国外观鸟爱好者在此附近记录到灰背伯劳(https: //www.hbw.com/ibc/945731),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2017)以及相关文献,并未收录灰背伯劳在河北省的记录。

图1 灰背伯劳Lanius tephronotus (马宝祥 摄)

灰背伯劳属雀形目Passeriformes伯劳科Laniidae,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的西部及南部地区,越冬至东南亚。栖息于自平原至海拔4 000 m的山地疏林地区,开阔地及农田耕地(约翰·马敬能等,2000;赵正阶,2001)。国内在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西藏、青海、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南、广西及香港曾有过分布记录(郑作新,1955,1976,1979;郑光美,2005,2011,2017),近年记录于湖北(章波等,2013)、山西(李世广等,2014)。检索中国观鸟记录中心(http://www.birdreport.cn/)数据,发现2017年内辽宁省曾多次记录到不同发育阶段的多只灰背伯劳个体,也应为确切记录。

此次在河北省发现的灰背伯劳,与近年相邻省份陆续发现的灰背伯劳记录表明,其分布呈现向东部扩散的趋势;此次发现虽在人工绿化带,但作为连接附近绿色植被覆盖区域的纽带,给鸟类提供了一个通道;该鸟警惕性高,精神状态良好,羽毛未见磨损痕迹,符合野生鸟类行为特点,2018年5月31日,再次前往拍摄地未发现此鸟,其为逃逸鸟的可能性很小。综上,此次在河北乐亭发现的灰背伯劳证实了此前的记录,判断其居留型应为迷鸟。此记录亦是该物种在国内已知分布的最东界。本次发现对研究灰背伯劳的地理分布与自然扩散趋势提供了基础资料。

猜你喜欢
伯劳绿化带鸟类
善于学习的鸟类
最美城市“绿化带”
考研培训机构的“保过”诱惑
伯劳的领地
我与棕背伯劳的故事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种子
鸟类
勤劳勇敢的伯劳
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