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3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2019-02-15 06:53周艳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屈光视力筛查

周艳芬

在人视觉功能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学龄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有异常因素出现在视觉功能形成过程中,则儿童会出现斜视、屈光参差、屈光不正等多种功能异常情况,损伤儿童的视力[1-2]。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主要是为了便于对视力异常儿童开展更详细的检查,对眼病进行确诊,保证儿童能够在早期接受治疗,实现预后改善,减少对发育的影响[3-4]。为了尽早发现学龄前儿童视力方面的异常,有必要定期进行视力筛查,本研究以本地区2016年1—12月接受视力筛查的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视力筛查结果。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6年1—12月接受视力筛查的江都区40所幼儿园3~6岁在园儿童共12 203例为研究对象,包括男6 340例,女5 863例,其中3岁组儿童2 560例,4岁组儿童3 063例,5岁组儿童3 180例,6岁组儿童3 400例。

1.2 筛查方法

使用美国伟伦公司的Suresight自动筛查验光仪快速检查双眼屈光状态,检查时将受检儿童安置在半暗房间中,确保瞳孔处于非睫状肌麻痹状态,进行屈光检查,设定为儿童模式,进行超过6次的连续读数,最终结果以平均值计算。筛查人员为经培训合格的儿童保健医师。

1.3 筛查结果判定

S代表球镜屈光度,C代表柱镜屈光度,3~6岁儿童屈光筛查正常标准:+0.75 D≤S<+2.00 D,C<1.00 D;可疑标准:+2.00 D≤S<+3.00 D,或-0.50D≤S<+0.75 D,1.00 D≤C<1.50 D;异常标准:S≥+3.00 D,或者S<-0.50 D,C≥1.50 D。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软件对本研究获取的全部结果实施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力筛查结果

本组12 203例学龄前儿童筛查前均征得家长知情同意。视力筛查检出正常儿童8 189例,占比67.11%;可疑儿童2 964例,占比24.29%;异常儿童1 050例,占比8.60%,异常类型包括远视、散光、近视和屈光参差。

2.2 不同性别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率

接受视力筛查的儿童中有男6 340例,女5 863例,1 050例视力筛查异常的儿童中有男550例,占全部男童比重8.68%,女500例,占全部女童比重8.53%,视力筛查异常率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

2.3 不同年龄组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率

本研究检出视力异常的1 050例儿童中年龄越大,视力筛查异常率越高,3岁异常率明显低于4岁、5岁、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岁与6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对于视功能的评估,进行视力检查能够获得最为直观的结果,但是针对3~4岁的儿童在视觉损伤评估中以视力检查结果为指标存在一定争议[5]。有学者认为视力筛查用于4~5岁儿童中能够获得良好效果,检出率最高,能够保证儿童尽早接受有效治疗,而如果受检儿童年龄不足4岁,则会存在比较高的假阳性结果,同时超过6岁的儿童接受视力筛查可能发现中度或重度弱视,明显影响儿童预后[6-7]。研究把学龄前儿童检查视力当作筛查指标,对比医院复查的结果,最后显示假阳性率较高,阳性预测的一致性仅为32%,而阴性预测的一致性达到92%[8]。因为儿童认知水平不高,加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对于检查的配合度较低,出现误诊的可能性较高[9]。所以,应用视力检查作为学龄前儿童早期视力筛查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屈光筛查法需要儿童主观配合要求较低,3岁以下儿童基本上也可以做到合作检测,方法经济简捷可行,能争取更早发现儿童早期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提早干预,为防治屈光不良性弱视争取更充足的时间[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12 203例学龄前儿童接受视力筛查显示视力异常的比重为8.60%,其中主要是屈光异常,另外包括斜视以及其他类型,可知,屈光异常导致的视觉受损比重最高。本研究1 050例视力异常者中男童所占比重和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学龄前儿童中视力异常的发生情况和性别没有明显相关性。类似研究显示[12],海口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为16.58%,其中男童异常率为16.57%,女童异常率为16.60%,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之存在一致性,但该研究结果均略高于本研究,考虑是由于纳入对象差异、判断标准差异、检查操作者差异造成。另外本研究筛查显示视力异常的1 050例儿童中3岁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率为5.98%,4岁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率为8.52%,5岁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率为9.43%,6岁儿童视力筛查异常率为9.88%,3岁异常率明显低于4岁、5岁、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岁与6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视力异常率也会相应升高,分析是由于年龄越大的儿童用眼越多,存在不良用眼习惯的时间越长,所以对视力影响越明显。

因此,需要通过保健门诊、幼儿园、各类媒体等多种途径开展多形式的眼保健宣传教育,让家长掌握眼保健知识,筛查正常儿童仍需定期做眼睛检查,注意儿童用眼卫生,观察有无视觉发育的异常表现,做到早发现。对筛查可疑儿童定期随访监测,告知家长孩子的屈光筛查结果处于正常与异常临界,存在影响视力发育的隐患,需要复查。对筛查异常儿童及时到指定眼科门诊复诊,进一步明确诊断,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综上所述,对学龄前儿童开展视力筛查能够早期发现视力异常,及时发现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及早矫治或及时转诊,以预防儿童可控制性眼病的发生发展,最大程度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表1 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筛查异常情况分析

猜你喜欢
屈光视力筛查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视力测试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