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2019-02-15 06:53吴艺燕林燕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血脂心血管

吴艺燕 林燕琼

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致病原因为冠状动脉硬化导致的血液供应失常。冠心病是一种老年人群高发、致死疾病,临床发作率较高。冠心病发作呈现突发性特点,发作后病情进展较快,若无法及时治疗,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情况,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1]。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群体越加庞大,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硬化与血脂水平有密切关联。他汀类药物对血脂水平调节效果较好,能够改善心血管疾病,减轻患者的不适,延缓冠状动脉硬化进程,具有抗氧化、抗血栓的效果,对患者的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4]。本文主要分析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到我院诊治的166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文研究对象范畴,病例选取时间:2015年3月—2017年3月,设立研究组、常规组,入院号为单数的患者归入研究组,双数的患者归入常规组,每组有83例。研究组包含男性43例,女性40例;年龄46~80岁,平均(63.29±5.84)岁;伴糖尿病20例,伴高血压63例。常规组包含男性42例,女性41例;年龄47~80岁,平均(63.40±5.72)岁;伴糖尿病22例,伴高血压61例。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临床可见心绞痛特征,心电图提示ST段下移、T波变平、倒置等缺血性改变,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近期未服用干扰研究的药物,精神正常,未出现其他严重心脏疾病,无药物禁忌或精神疾病,患者依从性较好。

1.2 方法

两组均施以常规冠心病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上增加他汀类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常规治疗包括:抗血栓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5 mg×100片,国药准字H35020299),一日2次,一次200 mg;降低心肌氧耗量,确保心律正常;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5 mg×20片/盒,国药准字H32025391),一日2次,一次50~100 mg;缓解心绞痛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辰欣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0 mg×12 s×4板,国药准字H20066014),一日2次,一次10~20 mg;舒张血管,提升心脏功能用卡托普利(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5 mg×100片,国药准字H44021595),初始剂量为12.5 mg,后续根据患者病情调节;心绞痛发生时用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5 mg×100片,国药准字H11021022),一次用量为0.25~0.50 mg,严重者用药5分钟后,可继续使用0.25 mg。他汀类:为调节血脂,本研究使用瑞舒伐他汀(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 mg×7片/盒,国药准字H35020299),用药量为首次服用5 mg,每日1次,后续根据患者病情调节用量,但1日最高用量不得超过20 mg。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治疗期间辅以相同的生活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前与结束时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进行测量、统计、对比[5]。

疗效评估标准:若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各项症状明显减轻,使用硝酸甘油降低75%或以上,可视为治疗显效;若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所减少,各项症状有所减轻,使用硝酸甘油降低幅度在50%~75%之间,可视为治疗有效;若患者心绞痛发作无改善,各项症状无改进甚至加重,使用硝酸甘油的量无降低或增多,可视为治疗无效[6]。

血脂水平检测:抽取患者静脉血10 ml,抽血时间为清晨,叮嘱患者空腹抽血,离心机(湖南省凯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H19A型离心机)对血样进行离心,设置参数为:3 000转每分钟,持续15分钟,离心后将血清样本放置于-20℃环境内储存。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粤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529号,XR210)测量血样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脂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行χ2、t检验。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分析后发现,研究组仅出现1例无效,而常规组出现11例,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80%、86.75%,显而易见,研究组优于常规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中,细致统计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表明,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研究组为3.61%,常规组为12.05%,研究组显著低于常规组,表现更为优秀,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

将治疗前后的TG、TC、LDL-C、HDL-C水平记录并对比,数据显示,治疗前,研究组与常规组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种方案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出现良性转变,其中,研究组治疗方案对各项指标调节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83,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83,n(%)]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n=83,±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n=83,±s)

组别 TC(mmol/L) TC(mmol/L) LDL-C(mmol/L) HDL-C (mmol/L)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常规组t值P值研究组常规组t值P值1.73±0.42 1.72±0.50 0.55> 0.05 1.20±0.13 1.67±0.16 2.44< 0.05 6.59±0.51 6.74±0.48 0.43> 0.05 5.04±0.28 6.15±0.30 2.39< 0.05 3.52±0.89 3.49±0.78 0.50> 0.05 2.41±0.68 3.28±0.66 2.51< 0.05 1.27±0.28 1.25±0.31 0.42> 0.05 1.89±0.44 2.30±0.68 2.06< 0.05

3 讨论

血管内壁若出现胆固醇、脂肪的大量沉积,将导致血管组织出现钙化、纤维化,血管发生硬化病变,若病变发生在冠状动脉,导致心脏缺血,引发冠心病。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将逐步窄化,血管弹性流失,血液流动不畅,心脏供血严重不足,长此以往,患者心脏无法正常工作、运转,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7]。

对冠心病的治疗,通常以多种心血管治疗药物作为方案,将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生成、舒展血管,降低动脉阻塞为主要目标,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防止出现心肌梗死,进而达到缓解患者病情进展的效果[8]。常用的心血管药物为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硝酸甘油、卡托普利等。手术治疗也是冠心病治疗的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手术费用较高,普通患者难以负担,因此,药物治疗仍为患者首选。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上具有较优应用效果,自应用以来,心血管疾病的整体治疗效果有所提升,人类在心血管疾病对抗史中,又步上一个台阶[9]。洛伐他汀是一种半人工型他汀药物,可应用于高血脂、心肌梗死、血管疾病、中风等疾病的治疗,对冠心病同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过程中,能够通过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使TG、TC、LDL-C降低,HDL-C升高,双管齐下改善冠状动脉硬化,阻碍血小板聚集,降低患者突发冠心病事件概率,降低冠心病死亡率[10-13]。同时,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氧化脂蛋白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能够使胶原蛋白酶的活性下降,进一步改善血管的内皮细胞功能,有助于稳定血管平滑肌,防止其细胞增殖,并降低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抗血小板凝聚,保障斑块稳定,甚至出现斑块逆转。同时,他汀类药物能够清除氧自由基,达到抗氧化效果。他汀类药物对心室重建有防预效果,能够对心肌肥大产生抑制甚至逆转效果,且有利于心肌重构。

本文以瑞舒伐他汀作为变量,分析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在接受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较低,患者TG、TC、LDL-C、HDL-C各项血脂水平得到优化调节。本文数据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效果达到为98.80%,而常规组的治疗效果为86.75%,对比之下,研究组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1%,而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5%,高于研究组,证明研究组治疗方案更为安全;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TG、TC、LDL-C下降幅度大于常规组,HDL-C提升幅度比常规组更为明显,证明研究组治疗方案对血脂水平具有更显著的调节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血脂心血管
更正声明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