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疹洗剂外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皮疹41例

2019-02-15 06:53黎丽蔡颖李秀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洗剂疱疹口病

黎丽 蔡颖 李秀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3岁小儿发病率最高,大部分患儿症状较轻可自行痊愈,少数病例表现为临床重症特点,可激发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肺出血等,甚至导致死亡[1-2]。西医临床治疗手足口病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尚无特效措施,中医药在手足口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良好效果,近年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重症手足口病优势明显[3-4]。中药外洗法将中药汤剂直接作用于身体特定部位,通过表里同治途径促进手足口病患儿局部皮疹康复[5]。本研究依据手足口病皮疹湿热毒盛证的病症特点,在指南治疗基础上采用清疹洗剂外洗干预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诊的41例患儿,分析其对中医证候、皮疹愈合的效果,并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8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1~5岁,平均(2.76±0.33)岁;病程3~6 d,平均(4.44±0.49)d。治疗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1~5.5岁,平均(2.82±0.34)岁;病程3~7 d,平均(4.50±0.51)d。两组患儿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纳入手足口病患儿均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诊断标准

1.2.1 手足口病重症诊断 根据《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手足口病(修订)》[6]标准拟定。(1)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2)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l 6、EV71,或手足口病肠道病毒中和抗体4倍以上升高。(3)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l6、EV71,或其他手足口病肠道病毒。

1.2.2 湿热毒盛证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手足口病(修订)》[6]标准。口腔出现疱疹,并迅速破溃形成溃疡,溃疡灼热疼痛,流涎,拒食;手足出现疱疹,可波及臀部、臂腿部,疱疹分布稠密或成簇出现,疹色紫黯,根盘红晕显著,疱液混浊,疱疹痛痒;可伴持续高热、烦躁、口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也有的皮疹稀少,体温不高,精神不振;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

1.3 纳入标准

(1)具备手足口病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湿热毒盛证。(2)合并足底、手掌皮疹、口腔溃疡和疱疹等症状。(3)1岁≤年龄≤5岁。(4)病程≤7 d。(5)首次发病患儿。(6)患儿监护人同意,且签署知情协议书。

1.4 排除标准

(1)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并发严重细菌感染、遗传性糖尿病患儿。(3)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功能性疾病。(4)依从性差患儿。(5)入院时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

1.5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根据《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手足口病(修订)》[6]采取常规干预措施。(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皮肤、口腔等部位护理。(2)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呼吸功能障碍患儿行气管插管;严重高血糖患儿应用胰岛素;维持血压稳定;给予甘露醇稳定颅内高压;抗生素防治继发肺部细菌感染;对具体情况给予降温、镇静、止惊治疗。对照组:采用炉甘石(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31022790,规格:100 ml)外涂皮疹,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清疹洗剂外洗治疗,方药组成: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参,黄柏,地肤子;加水常规煎煮30 min,去渣,煎成药汁2 000 mL左右,加入热水洗浴,水温约40℃,外洗每次20~25 min,2次/d,操作时护士用毛巾蘸取药液,重点洗产生皮疹、疱疹的手、足、臀部等局部。疗程:两组均为7 d。

1.6 观察指标

(1)两组湿热郁蒸证症状评分,以《小儿手足口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7]中泄泻常见症状分级量化表为参考标准,评价患儿发热、疱疹、口臭口渴、精神不振、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烦躁,分别于治疗前后按症状分级评分为无(0分)、轻(1分)、中(2分)及重(4分)。(2)两组皮疹结痂和愈合时间 记录两组患儿结痂、愈合时间;结痴标准为皮疹表面干燥、有痴面,皮疹周围皮肤呈暗红色;愈合标准为皮疹痴面脱落、皮肤暗红色消退、呈正常肤色。

1.7 疗效评定标准

参见《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于治疗后评定。临床治愈:手、足、口等局部皮疹完全消退,体温恢复正常,湿热毒盛证症状减分率≥95%。显效:手、足和躯干皮疹消退,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湿热毒盛证症状减分率≥70%,但<95%。有效:皮疹大部分消退,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湿热毒盛证症状减分率≥30%,但<70%。无效:皮疹、体温均未见好转,湿热毒盛证症状减分率不足30%。湿热毒盛证症状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湿热毒盛证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湿热毒盛证症状评分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治疗后湿热毒盛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见表2。

2.3 两组皮疹结痂和愈合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儿的皮疹结痂和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3。

3 讨论

手足口病属中医学“湿温”等疾病范畴,小儿脏腑薄,藩篱疏,肌肤嫩,神气怯,易外感时邪疫毒、内伤湿热蕴结[9]。《诸病源候论·疫疠病诸候·疫疠疱疮候》记载:“热毒盛,则生疱疮,疮周布遍身,状如火疮,色赤头白者毒轻,色黑紫暗者毒重,亦名登豆疮。”尤其是夏秋之际,天气炎热、潮湿,人体上受温热之气、下湿上蒸,湿热内蕴,同时外受时邪疫毒,热毒夹湿自口鼻而入,侵袭肺、脾二经,首先犯肺,肺主皮毛,出现发热、咳嗽、流涕、腹泻以及皮肤及咽峡部疱疹等症状;内困中焦,致脾运不健,与正气相搏于气分,正气抗邪外出,毒随气泄,郁于肌肤而为疹,湿又聚而成疱[10-11]。因此,故临床应以清热透疹、解毒化湿为主要治则。

表1 两组湿热毒盛证症状评分比较( ±s)

表1 两组湿热毒盛证症状评分比较( ±s)

疱疹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 41 3.04±0.33 1.22±0.14 14.332 0.000 3.11±0.35 1.18±0.13 15.261 0.000治疗组 41 3.08±0.34 0.56±0.06 21.769 0.000 3.09±0.33 0.58±0.07 21.440 0.000 t值 - 0.015 9.521 - - 0.010 9.034 - -P值 - 1.000 0.000 - - 1.000 0.000 - -组别 例数 发热

表 1 续表

表 1 续表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表3 两组皮疹结痂和愈合时间比较( ±s,d)

表3 两组皮疹结痂和愈合时间比较( ±s,d)

组别 例数 皮疹结痂 皮疹愈合对照组 41 5.11±0.57 10.51±1.22治疗组 41 3.01±0.33 6.92±0.75 t值 - 20.388 14.246 P值 - 0.000 0.000

本研究采取的清疹洗剂方药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为主药;野菊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紫花地丁为治疔毒要药,亦通用于痈疮肿毒;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地肤子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寓意“利小便以祛湿”;全方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湿消疹之功。将所用中药采取外洗方式直接作用于患处,缩短了药物代谢途径,既可提高药效也减少了药性对患儿稚嫩脏器产生的不良反应[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湿热毒盛证症状(发热、疱疹、口臭口渴、精神不振、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烦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了加用清疹洗剂外洗可促进小儿手足口病皮疹湿热毒盛证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82.93%,说明了加用清疹洗剂外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皮疹可提高临床疗效;治疗组患儿的皮疹结痂和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说明了加用清疹洗剂外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促进皮疹愈合。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清疹洗剂外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皮疹湿热毒盛证,可提高疗效,促进皮疹愈合,值得临床借鉴。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纳入的病例数较少,且缺乏远期随访。

猜你喜欢
洗剂疱疹口病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中药外洗剂加自拟敷脐散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夏季警惕汗疱疹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说说“上火”那些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乔利·布朗与干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