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检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2019-02-15 06:53孙丽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尿液准确性红细胞

孙丽丽

临床上很多疾病的诊断都会做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成为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尿液检查过程中,因为不可避免的机械原因,或是可以避免的人为原因,会导致尿液检查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这不利于医生临床上做出准确的诊断。因此应该意识到尿液检查的准确性对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能够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我院为了提高尿液检验的准确性,特在尿液检验中使用了区别于常规检验方法的镜检,并将其与常规检验方法进行了对比,经临床观察对比发现,镜检的准确性更高,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尿液检查结果的偏差,从而提高医生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体的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检验科做尿液检验的60例肾脏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法和镜检法对患者的尿液进行检验,利用常规方法检查的结果归为常规组,镜检的结果归为镜检组。60例研究对象年龄在21~70岁,平均年龄(45.23±14.58)岁;男34例,女26例。研究对象无精神方面疾病,语言表达能力正常。研究对象在研究前均已知情并同意参与调查。

表1 两组患者红细胞和白细胞检验结果的比较[n(%)]

1.2 方法

针对60例患者的尿液分别进行常规法检验和镜检法检验。

常规法检验:收集患者的新鲜尿液抽取10 mL作为尿液标本,详细注明患者的信息,作为本次实验的样品。放置好尿液分析仪,将试纸条放入检测标本中。根据尿液分析的操作进行规范化的检测及处理,检测完毕后打印尿检报告。

镜检法具体操作:(1)需要告诉患者自己准备10 mL的新鲜尿液,在患者取尿液的时候,医护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干燥的容器,比如尿检杯等。患者取好尿液后需要将其放到指定的地点,相关检验工作人员应该第一时间将尿液标本处理好,并同时做好标记;(2)将患者准备好的新鲜尿液混合均匀,然后将其存入尿液离心管;(3)对于放入尿液离心管中的混合尿液中的上面部分的清液进行分离剔除处理,只需要保留大概0.3 mL的尿液以及沉淀物,然后再次将其处理为均匀状态;(4)对于已经分离好的尿液取出其中的十分之一放在载玻片之上,借助显微镜做详细观察;(5)应用吸管吸出分离管中沉淀物的部分悬浊液,放于涂片之上,然后运用高倍显微镜检查,要将分析观察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在尿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已经取好的尿液必须在60 min中内完成检验,避免因为时间较长产生相应的变化,进而降低检验的准确性。检验人员做完检验后需要对检验结果做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如果研究对象为男性,其红细胞个数超过0~4/μL这个范围,则视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如果研究对象是女性,其红细胞个数超过0~9/μL这个范围,则视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如果研究对象为男性,其白细胞个数超过0~5/μL这个范围,则视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如果研究对象是女性,其红细胞个数超过0~12/μL这个范围,则视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分析中,采用软件SPSS 20.0对检验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红细胞检测中,镜检法检查出24例阳性,36例阴性,常规法检测出9例阳性,51例阴性;镜检方法检查阳性率40.00%,阴性率为60.00%;常规法检测的阳性率为15.00%,阴性率为85.00%。二种检测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红细胞检测中,镜检法检查出16例阳性,44例阴性,常规方法检查出15例阳性,45例阴性。两种检测法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肾脏类疾病逐渐成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在患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1-4]。通过红细胞、白细胞等各项指标来反映人体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尿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尤为必要的,因此检验人员也一直致力于尿液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研究[5-8]。我院为了研究镜检在尿液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特对前来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常规尿液检查方法和镜检法有一定程度上的对应关系,但是常规尿液检查方法容易发生一些漏诊或误诊。

在尿液检验中应用镜检可以弥补常规检验法的缺陷,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诊断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检验结果直接关乎到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通过提高检验准确性来提高诊断准确性是极为必要的。检验结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检验标本的采取过程是否标准、检验仪器是否准确、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否合格等,有些影响因素是可以进行人为控制的,例如采集检验样本的过程,这就涉及到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9-12]。因此为了检验人员在采集、检查样本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流程操作,避免人为原因降低检验结果准确性。医院也应该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为了达到相应的效果,应该定期做出考核,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另外一方面,医院应该及时的引进先进的检验技术以及设备,组织检验人员进行学习,让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猜你喜欢
尿液准确性红细胞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尿液是健康的“放大镜”
跟踪导练(三)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