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198台医用CT机影像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分析

2019-02-15 06:53李广喜王胜利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分辨力受检者合格率

李广喜 王胜利

医用CT机,即医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用CT机在临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CT已经成为对患者应用电离辐射检查的重要方法[1]。X射线CT应用频率不断增加,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所承受的剂量较大,使得医疗照射个体与群体剂量也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如何保障CT机安全运行,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提高CT机的影像质量极为重要[2]。本文对菏泽市198台医用CT机进行了质量控制检测,现将其检测结果简要总结如下:

1 设备与方法

1.1 检测设备

本次质量检测所使用的主要设备为美国Victoreen公司生产的AAPM模体,包括76-410型性能检测模体、76-414型头部剂量模体和76-415型体部检测模体;飞利浦公司生产的XH2000/22型暗盒,X射线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装置,Barracuda型检测装置等[3]。

1.2 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

医用CT机影像质量控制的检测方法和评价严格按照国家《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影像质量保证检测规范》[4]实施,其主要检测指标包括剂量指数(CTDI)、CT值、空间分辨力、定位光精度、均匀度、CT值的线性、层厚、低对比度分辨力。检测过程中,任何一项参数检测不合格,均可判断为医用CT机质量控制检测不合格[5]。

1.3 检测条件

设置检测时的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设置为140 mA,扫描时间为1 s,在层厚设置方面,除重建层厚偏差外,其他检测项目的层厚均设置为10 mm或8 mm,剂量值均在50 mGy以下[6]。

2 结果

通过对菏泽市产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对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98台医用CT机所做的质量控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三级83台,合格68台,二级115台,合格87台,其检测合格率为78.2%,三级医院CT机全部指标合格率为81.9%,二级医院为75.7%。各指标检测结果见表1,其中剂量指数合格率为85.2%,均匀性合格率为86.1%,与其他检测指标比较,这两项指标的检测合格率相对偏低。

通过对CT机质量控制检测的机械性能、剂量指数及图像性能参数等进行分析可知:(1)机械性能,定位精度和定位光精度是评价CT机械性能重要指标,定位光不准确可导致扫描位置偏差,影响扫描部位准确性,其准确性会直接影响扫描部位结果可靠性。结果显示198台医用CT机中大部分CT机的机械性能指标均达到标准,所以在日常稳定性检测中,医疗单位工程师或医护人员应及早发现该类问题并合理调试。(2)剂量指数,应用CT机给患者进行检查的同时,受检者也会接受不同程度的辐射照射。在CT机被调试到保障最佳影像质量时,应通过合理调试尽可能减少受检者的辐射照射。在医用CT机验收检测、稳定性检测和状态检测中,辐射剂量指数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检测指标,剂量指数反映了扫描区域内的平均吸收剂量值。辐射剂量<50 mGy是高对比分辨力和低对比度分辨力检测的重要前提。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剂量指数标准,CT多层头部扫描平均剂量(MSAD)的参考水平为50 mGy,在数值上MSAD与CTDI相等。本次所检测的198台CT设备中,85.2%的医用CT机剂量指均达到相关要求,CTDI平均值为37.9 mGy。(3)图像性能参数,CT检查影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具有较大关系,与图像性能有关的指标包括均匀性、空间分辨力、层厚偏差、低对比分辨力以及CT值等,图像性能检测时剂量均在50 mGy以下,均匀性合格率为86.1%,其合格率相对较低。

表1 198台医用CT机的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分析

3 讨论

通过对菏泽市198台医用CT机的影像质量控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可知,检测的总体合格率较高,总检测合格率为78.2%,极大地提高了CT机的应用效率。医疗设备如果在“带病”状态下工作,会严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7]。本次检测过程中,也有部分医用CT机存在“带病”工作的情况,通过对其进行分析,进行了如下分析总结。三级医院CT机全部指标合格率为83.1%,二级医院为76.7%,三级医院的指标合格率显著较高,可能与三级医院在设备引进、更新和维护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更多有关,如大部分三级医院都具有高素质的医学工程队,在设备维护和管理等方面也更为完善[8]。另外,三级医院工程师通常都具备上岗资质证书,定期会组织专业培训和技术培训,而且随着医用CT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老化导致的性能指标不稳定性也更频繁[9]。所以,为提高医用CT机影像质量,减少故障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应注意加强对CT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保养,强化质量监督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从而保障受检者身体健康和安全[10]。

本研究中,通过对198台医用CT机依据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对其定位光精度、剂量指数、均匀性、噪音、CT值、高对比分辨力、层厚偏差、低对比分辨力及床定位精度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台医用CT机的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为87.9%,剂量指数合格率为85.2%,均匀性合格率为86.1%、CT值合格率为92.6%,定位光精度合格率为95.4%,低对比分辨力合格率为88.9%,床定位精度合格率为98.1%。有研究报道,部分医院使用CT机是二手的,在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性能指标不合格,所以在购置这类CT时,医院应注意严格把控CT机质量,重点对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CT机进行验收检验[11]。为保障CT机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应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CT机进行检测,为保障影像相对于初始状态的变化符合控制标准,应定期对医用CT机进行稳定性检测[12]。医疗单位应制定与放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方案,保障CT机诊断和检查效果。

为保障CT机影像质量,卫生服务机构还应注意加强宣传,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检测设备认识,增强医务人员对CT机影像质量控制的重视度,并加强CT机质量监督和考核力度[13]。除医务人员外,受检者也应更多地了解CT检查工作,加强受检者对CT机运行情况的监督[14]。在对CT 机进行质量控制检测时,工作人员可对医学工程师讲解CT机的相关运行情况[15]。最好,应注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基层医疗建设不断得到完善,加强医用CT机的质量控制检测工作。通过定期对医用CT机进行质量控制检测,有效减少CT机故障发生,保障CT机正常运行,在保障CT机影像质量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受照剂量,促进医疗质量提高[16]。

总而言之,对医用CT机实施影像质量控制检测,有助于建立与我国国民体质相适应的放射诊断剂量指导,定期组织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能力比对,普及放射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辐射安全检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医用CT机诊断对患者造成的辐射,提高医用CT机的疾病诊断效率,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猜你喜欢
分辨力受检者合格率
超二代像增强器分辨力随输入照度变化研究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不同数学函数算法对SPECT空间分辨性能检测影响分析
提高铝电解电容器合格率的多元化工艺技术
数字超声探伤仪的分辨率与分辨力
压力变送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CMC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