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2019-02-15 06:53黄亚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戒酒酒精性延续性

黄亚如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因长期大量摄入酒精引起,疾病初期主要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之后表现为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功能衰竭,近年来我国慢性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戒酒是防治慢性酒精性肝病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在治疗中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1-2],但由于患者多存在酒精依赖,戒酒有可能引起患者焦虑情绪的出现或加重,从而降低对治疗的依从性。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虽能得到医护人员全面及时的治疗、护理,使病情缓解,但在出院后,因缺乏自律及监督,加之缺乏康复知识,往往戒酒失败,导致疾病反复或加重[3-4]。为取得更理想的护理效果,本研究探讨了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出院后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80例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均符合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病例纳入标准: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关于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标准;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注,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及目的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代谢异常、病毒感染、毒物或者药物等其他因素导致的肝损伤及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癌等,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治疗期间复饮酒者,对本研究所用药品过敏者,不能遵医嘱服药者,精神疾病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能完成治疗者。延续护理组中男37例,女3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为(43.64±6.63)岁;饮酒时间1~16年,平均饮酒(8.37±5.24)年;已婚36例,未婚4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及大专21例,本科及以上6例。常规护理组中男35例,女5例;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为(44.06±7.22)岁;饮酒时间1~15年,平均饮酒(8.59±6.15)年;已婚35例,未婚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及大专20例,本科及以上8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戒酒和防治戒断综合征、营养支持、保肝、对抗肝纤维化、防治肝衰竭等治疗,并给予住院期间的常规护理,包括完善检查、讲解用药、指导饮食、心理疏导等。出院后常规护理组不再进行干预,延续护理组则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1)延续饮食指导。纠正错误的饮食观念,以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宜,适当补充锌、铁、维生素k、叶酸等。发送电子版的《酒精性肝病饮食手册》;(2)延续心理施护。定期通过微信给予患者心理疏导,讲解焦虑等负性情绪对机体的负面影响,多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3)延续戒酒计划。在微信上讲解酗酒的危害,帮助患者制定戒酒计划,强调戒酒对治疗本病的重要意义。电话随访时让家属对患者戒酒进行监督,密切地关注患者戒酒计划的实施情况。(4)延续用药指导。定期了解患者服药情况,提醒勿漏服、勿随意变换剂量、勿自行停药。(5)延续作息指导。指导其进行适当的休息和运动,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制订个体化的锻炼计划。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

1.3 效果评估

1.3.1 戒酒率 记录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的完全戒酒人数,进行戒酒率的统计。

1.3.2 治疗依从性 通过随访结果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估。依从性好是指患者出院后严格遵照医嘱,继续进行规范化的治疗;依从性一般是指遵医嘱性尚可,但有治疗不规范的情况出现;依从性差是指常常不遵医嘱行事,治疗无法坚持。

1.3.3 心理状况 以焦虑自评量表(SAS)为工具,评估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焦虑心理状态。该量表分值越低说明心理状态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两样本率的比较采取χ2检验,单向有序分类资料采取Ridit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延续护理组的戒酒率、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延续护理组SA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以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2。

3 讨论

酒精性肝病多因为长期嗜酒导致酒精摄入过量导致的一种肝损伤系列疾病,随着社会发展,酗酒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由于酒精导致的肝损伤病例也在逐年上升;目前,酒精已经成为继病毒性肝炎之后第二大导致肝损伤的因素[6-7]。长期酒精性肝病可能引发患者出现急慢性肝衰竭、肝硬化及肝癌等系列肝病,影响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威胁患者生命;给患者及患者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还可能延缓病情发展,甚至对早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有逆转的可能[8-9]。以往研究表明,多数酒精性肝病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在积极的药物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配套护理,方能从生理和心理上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10-11]。

表1 两组戒酒率、治疗依从性对比(n/%)

表2 两组SAS量表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SAS量表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出院前 出院6个月 t值 P值延续护理组 40 53.84±11.76 31.62±8.10 9.841 4 0.000 2常规护理组 40 53.25±10.49 41.43±8.52 5.531 7 0.026 9 t值 - 0.236 8 5.277 7 - -P值 - 0.813 4 0.000 5 - -

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解决住院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绝大部分健康问题,但在出院后情况有所不同,由于没有了良好的医护环境,缺乏有效监督,患者病情面临着很大的复发、加重可能,可见其在出院后有接受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延续性护理属于整体护理中的一个部分,是住院护理向社区、家庭的延伸,将护理延伸到患者出院后,使患者在回归家庭后仍可得到护理;按时按量遵医嘱进行治疗;是促进患者康复的一种重要手段。文献资料[5,12]表明,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及时监测和评估患者出院后的身心状况,有助于及时调整、优化护理方案,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再住院率。

在本研究中,对延续护理组患者来说,笔者从其饮食、心理、作息、用药、戒酒等多个方面综合采取干预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恢复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延续护理组SAS量表评分比同时期常规护理组的更低,且明显低于出院前(P<0.01),提示了延续护理能够显著纠正患者的焦虑心理状况;同时延续护理组的戒酒率、治疗依从性都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实现戒酒计划,提高依从性,保障治疗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猜你喜欢
戒酒酒精性延续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意外戒酒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Good Angel(2)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