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李志贤:以文化认同汇聚潮汕人力量

2019-02-16 02:19杨立轩叶彤黄敏立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善堂潮汕地区潮人

□ 文 / 杨立轩 叶彤 黄敏立

“新加坡的潮人善堂发展得非常好,在政府支持下成为了官方福利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祖籍广东澄海、出生于新加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志贤,多年来专注于研究新加坡的潮人善堂文化。

潮汕人乐施好善的美名远扬,在多元文化国家新加坡也不例外。自清朝起,一批又一批的潮汕人随红头船“下南洋”谋生,这些先辈在当地落地生根的同时,也让潮汕文化“走出去”,与当地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形成了独特的新加坡潮人文化。这其中,潮人善堂文化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并在当地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新加坡社团重视潮汕文化传承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社会,我们必须加强与其他方言群和种族的交流。如果对自己的根都不了解,那么交流又从何谈起?”在李志贤的办公室,密密麻麻的书籍占据了整整三面墙,其中有不少就是关于潮汕文化的书。

李志贤工作的地点,是位于新加坡肯特岗弯10号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不久前,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18年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这所世界级顶尖大学位居第十。

多年来,李志贤以这里为钻研起点,秉承文化寻根与国家认同的理念,处理着学术工作与社会生活中的家乡、侨团、居留国的互动关系,也见证了新加坡潮人文化的演变和传承。

“在新加坡,我们会通过学校、家庭甚至是社团,来推动潮汕传统习俗、宗教、语言等工作。”他说,虽然新加坡一度曾提倡华语统一化,即讲普通话,但也没有因此强迫不能讲方言。这些年来,新加坡的潮人社团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广潮语,提供平台让新加坡潮人尤其是年轻人接触方言,甚至在一些内部会议上,也是用潮语来沟通,这对于推动潮汕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新加坡和潮汕地区交往不断增多,活动范围更广,以前更多是海外潮人回家乡探亲,如今增加了不少商业、教育、文化、宗教等交流活动。近年来,李志贤也积极推动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与汕头大学、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的资源共享与学术、文化交流,支持由其参与指导的新加坡潮汕留学生联合会在新加坡与潮汕两地所开展的互助、联谊、推介活动,增进了潮汕地区与新加坡潮人社团之间学术、文化、教育的联系。

“这样的交流活动有利于传承潮汕文化。”李志贤认为,随着两地交流越来越多,新加坡年轻一代潮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对于他们认识、保留、传播传统文化将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潮人善堂融入新加坡福利体系

“善堂”一词,究其字义,指兴办慈善活动之所需。善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虽是潮人特有的,但善堂作为一种民间组织在历史上并非潮汕地区专属。据历史文献记载,潮人善堂与流传广泛的民间善会有密切的关系。从现存史料追溯,潮汕地区善堂之鼻祖,应该就是远在宋代时属潮郡潮阳邑和平里的乡民为感念释大峰的善举而建的报德堂。

而新加坡最早的潮人善堂则是在1916年农历四月成立,袭用中国潮安县浮洋镇大吴乡的修德善堂养心社为堂名,发挥大峰祖师积善救人的精神。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潮人善堂在新加坡稳健发展、开枝散叶,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步伐而蜕变、转型,建立了巩固的社会基础,成为新加坡重要的民间信仰与慈善团体。

在李志贤的研究中,新加坡潮人善堂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李志贤说,新加坡和潮汕地区的善堂文化有着共同的基础。同时,两地善堂所提倡的“善”也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实践活动去行善。

“不同的是,相比潮汕地区的善堂,新加坡善堂覆盖面可能更广,跨越的族群更大。”李志贤说,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善堂文化,对善堂非常认可。在政府支持下,善堂如今已成为新加坡政府福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社区的医疗服务、救济服务甚至是社区医院,政府都是委托善堂来执行。

“这也意味着,新加坡善堂的受惠者不仅是华人,也有新加坡人、马来人、印度人等等,所以覆盖的范围更广。”李志贤认为,这种不同,归根到底并不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更多的是落实救济的思维方式不同。

海外潮人具有强烈文化认同和血缘认同

历史上,一批又一批先辈乘坐红头船远渡重洋,过番谋生,并在海外艰苦奋斗落地生根。而今,随着中国快速发展,经济社会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商贸和文化交流“回到”中国,海内外华人的联系比以往更为紧密。以潮人为例,两地潮人族群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一声“胶己人”往往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那么,新加坡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新加坡潮人接受着优质的教育、艺术、时尚等文化熏陶,如何推动他们到中国参与“和美侨乡”建设?

对此,李志贤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在中国,汕头是著名侨乡,依侨而立、依侨而兴。但事实上,对于像他这些在新加坡出生且从小接受新加坡教育的潮人而言,“侨”的概念已不存在。他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就是新加坡华人、新加坡潮人,祖籍在中国。所谓的侨乡,并非自己的侨乡,而是自己的家乡。

新加坡的街头商铺

虽然身份认同不一样,但李志贤坦言,这并不妨碍两地的交流,毕竟在许多海外潮人心中,依然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和血缘认同。李志贤以自己作为例子,他每年要到汕头很多次,有时进行学术交流,有时回到家乡看看,而他的父亲目前还有产业在汕头澄海,也在家乡捐资建学校。

“这些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凝聚两地潮人都是很好的条件和环境。”李志贤认为,以前中国有些地方会打出“侨牌”,以“侨”来吸引海外华人回去。但事实上,在今天,像他这一代人,“侨”已经吸引不了他们回去,因为自己不是“侨”,没有共鸣。但如果从血缘、文化、商务、教育等方面来说,中国近年来发展非常快,反而能吸引他们回去。而年轻一代有这个机会接触甚至参与中国目前的发展,或许能更引起他们的兴趣,继而助力家乡建设。

“当然,当地需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建设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海外潮人回国投资,尽力解决海外潮人生活后顾之忧。”李志贤如是说。

·来源:《南方日报》

猜你喜欢
善堂潮汕地区潮人
潮汕移民与泰国华侨报德善堂的早期运营
小“潮人”上门打卡,编辑部上演“T台秀”啦!
潮汕地区『营老爷』:与神同乐的全民狂欢
西游潮人的对话
潮汕地区太极拳发展现状探析
王培之与广仁善堂
潮汕家庭教育中的榜样教育
潮人
各界潮人推荐
有潮人的地方,就有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