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协同育人背景下的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9-02-16 11:00李晓伟
山东化工 2019年23期
关键词:工艺学精细化工化学品

曹 俊,李晓伟

(山东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精细化工工艺学》是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精细化工是指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化学工业,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是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是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1]。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以产学合作、创新创业、促进教改、协同育人为宗旨,通过汇聚企业资源,征集校企合作项目,由企业提供经费支持,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的直接联系大有助益。结合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通过《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将典型几种精细化工产品的化学结构特征、作用原理、合成原理等掌握并能够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从而为以后参与的生产打好基础[2]。同时,学习该课程后,学生还应该初步了解并掌握常见精细化学品(表面活性剂、助剂、粘合剂、食品添加剂等)的生产方法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思路,为以后参与企业生产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 大学生学习和教学的现状

目前本科的教学以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占据主导地位,课堂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几大类精细化工产品的特性、功能、应用和合成工艺[3-4]。精细化工产品品种繁多,数量庞大,生产涉及多个学科和行业,知识点非常多,授课内容较为繁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大部分局限于课上接收的知识。

其次,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不少精细化学品的新种类和新生产工艺开始出现,学生要想了解精细化工的发展方向、新的科技动态以及最新产品信息,仅仅依靠教材的讲解和学习来实现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系统全面的掌握精细化工工艺这门课程。

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均停留在学习到课本知识的层面,不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并对其进行拓展。这种授课方式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匮乏,缺乏对课本知识的深度探索及应用,使得学生在生产实习甚至工作时,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与实际。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法,理论可以最大化地指导并应用到实践中,从而能够使学生满足生产实际要求和职业综合能力需求,为学生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研发塑造必要的工程技术能力。

同时,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一般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查知识点有限,考察范围不够全面,考查方式仅仅集中在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但《精细化工工艺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知识涉及各种精细化学品,内容不够集中。传统的理论试题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考核结果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2 产学研协同育人背景下的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针对《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进行结合产学研协同育人教育背景的教学改革研究是充分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了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及创新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更好的应用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立足生产实际,结合企业生产,精选教材内容。

本课程包含的产品类别特别多,教学内容选择上应该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相关企业共同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取舍,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教师对每一堂课的内容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深入企业,对企业相关生产实际了解并有目的性的结合生产实际选取教材内容,把握重点和难点,并在讲述过程结合生产实例,讲述和举例的重点落脚到实际应用上。

(2)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延伸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程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围绕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开发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给学生学习所需参考资料,学生线上下载学习课程的课件,知识体系。通过线上讨论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上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和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网络教学过程的自主学习后进行翻转课堂。结合实际生产,将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实习联系起来。在实验方面,突出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建学生应用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3)考核方式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摒弃传统仅仅依靠试卷开始的考核方式,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考核。首先,通过理论知识的考核,考察学生对课本是知识点的掌握,结合课程论文的撰写,考察学生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也锻炼了他们写学术性论文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实习报告和生产时间的总结,考察他们对知识点应用型的掌握程度。将理论知识和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和结合,能够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和创业做好铺垫。

(4)工程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突出“应用”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精细化工工艺学作为是一门较强实践性的课程,课程实验与企业实践环节必不可少且尤为重要。首先通过精细化学品的实验应使学生了解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流程和应用技术。精细化学品实验的内容主要是一些产品的配方设计,实验成本不高,灵活性比较大,操作相对简单,在实验室即可小规模开展。但为了更好的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的支持下,可组织学生到项目合作的企业进行精细化工厂参观学习或者短时间操作实习。通过实地观察较大规模生产工艺和对生产装置的了解认知甚至亲自操作,学生们可以更真切的体验书本知识向企业生产的过渡和转化,这将更有利于他们今后尽快的融入工作中并更精确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和就业竞争力。

3 总结

学生在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项目基础上,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生产实践了解等过程,初步培养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能力,对做学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加深。此外,产学研结合教育过程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探索欲,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拓展能力。

猜你喜欢
工艺学精细化工化学品
泉州永春骏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脑工终结时代的来临:通用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
辽宁省精细化工科技成果转化困境探析与建议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多元化教学研究
关于材料工艺学教学实践与改革的相关探讨
在精细化工领域创造更大价值——东湖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专访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精细化工车间“三字诀” 让精益安全理念落地生根
藏族工艺学的历史渊源及其相关藏文伏藏文献概述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