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式教学模式在《药事管理与法规》教学中的应用

2019-02-16 11:00马小彦
山东化工 2019年23期
关键词:药事药品案例

李 燕,马小彦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属于药学人员从事实际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支撑了药学人员从事药品研发、生产、经营、流通和处方调配等工作的规范从业能力培养,同时也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药事管理在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医科大学等学校是作为招生专业,可见其对于药学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翻转教学是以信息网络为平台,将传统教学顺序颠倒[1]。在翻转课堂中,教学流程由传统课堂的“预习-课堂讲解-练习”翻转为“学生课前收集案例-案例学习-课堂讨论-老师点评和总结”。学生在课下通过教师共享的案例视频或案例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回到课堂结合教学主题,教师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并结合最新的政策动态和法规、最新案例资料、数据、图片等材料将知识点进行整合。

1 教学方法的改进

1.1 课前融入案例视频学习

药事管理与法规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但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文字叙述多、政策法规性强、用语抽象、语言严谨、学生较难理解等,加之在校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日常药事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体验,因此,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影响教学效果。

翻转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外提前学习新知识、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吸收和掌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在翻转课堂上,教师在课前提供案例视频或者学生收集案例视频材料,内容包括从权威的媒体如中央电视台等多个法制类节目下载的视频短片,从专业报纸杂志如《中国医药报》、《中国药事》和《医药经济报》等以及当地的药监部门网站,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单位获得的丰富案例、数据与视频等。学生通过视频案例对知识点的学习,将问题带入课堂,师生通过问题讨论、答疑解惑等交流和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课堂和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责任更多是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与指导者。

1.2 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

翻转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革,主要表现在教师讲授课程时间减少,留给学生较多的时间进行学习互动和自我思考。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较低,尤其是对于药事管理与法规这门法律条文多、内容较为枯燥的课程,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而在翻转课堂上,常规的课堂讲解时间由答疑解惑、学生制作PPT上台讲解、学习小组交流和讨论等活动代替,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其中一位同学以PPT的形式,阐述整个事件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及对事件的分析和理解,可允许同组一名学生进行补充发言;阐述完毕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提问,由该组学生进行回答,对于共同存在的疑问可进行广泛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对于讲解较全,任务完成认真的小组给予肯定,增加学生自信心和内在动力;对于在讨论过程中的不足及错误之处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反思,同时对一些经过讨论仍未明确的问题,作为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进行自学。

1.3 将活动融入课程内容

对于部分章节所涉及的案例较少,比如药品注册管理这章,内容包含药物上市前研究、药品的申报与审批、药品注册管理等,学生在课前对药品注册管理的教学材料进行学习,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成果交流,如举行报告会、药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师生共同参与点评,评价的内容涉及问题的选择、答辩表现、申辩能力、应变能力、用语是否严谨等方面。比如:“毒胶囊事件”视频材料,提出“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使用此种胶囊壳的药品是否属于假药” 、“《药品管理法》对假药和劣药的定义有何不同”、“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的人员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这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出现这些问题是谁的责任”及“如何完善管理制度,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等等。

翻转课堂上学生学习知识不再被动,老师也不再是单纯地讲授知识,交流互动可以活跃学习氛围,使枯燥沉闷变得积极热烈,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2]。

1.4 针对工作岗位进行教学

制药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工作岗位是生产操作员、医药销售员、医院药剂科等。调查招聘市场对各职位的招聘要求,以及各大招聘网站职位要求,再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归纳分析岗位的类型及对本门课程应掌握的能力要求,比如:研发助理需要具备新药、仿制药等注册资料整理、专利的申请等;生产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生产管理的知识;医药购销员、药店店店长需要具备开办零售药店的申请及药品销售管理等。将本门课程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工作所需具备的药事管理与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要求对接[3]。另一方面,让学生走访医疗机构、社会药房、制药企业、药监管理部门等单位,进行短暂实践,总结实际工作的方法和经验,社会实践能力既能到锻炼,又可作为学生学习的素材。

1.5 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与教学

在校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日常药事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体验,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只能通过教材进行学习,学习内容较为枯燥,学生也不容易掌握。因此部分章节内容,可以请药事管理部门和制药企业工作人员为我院学生讲解。如: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监督管理这章节内容可以请药监管理部门人员为学生授课,药品生产管理这章节内容可以请制药企业负责相关药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授课。通过授课老师采用的实际案例不仅让学生学到理论知识,而且授课老师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工作重点也将为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得以升华。

2 翻转式教学的意义

2.1 翻转课堂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药事管理与法规采用翻转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掌握从事药品研制、生产、营销、管理等工作所必须的药事管理与法规的基本知识,综合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知识与药事法规的规定,指导药学实践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翻转教学的课前阶段,教师将有关下次上课内容的案例或视频共享教学网络平台,学生在课前进行知识点的预习。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将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进行答疑解惑、总结知识点,发挥启发和指导的作用。课下,鼓励学生遇到疑难知识点时,主动对课程内容进行查询,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药品监管问题不断暴露,也正处在法律法规不断修订与完善的阶段,更新较快,药事管理与法规的教材更新速度与药品政策法规更新的速度很难一致。因此学生仅仅掌握书本中的知识也无法满足从事当前药事管理相关工作的需要,进入工作岗位学生还需要重新学习和补充相关知识。翻转课堂能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而这种能力将使他们获益终生。

2.2 翻转课堂能够锻炼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目前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普及与应用,对于部分章节内容的视频需要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对案例材料进行收集、筛选,这将锻炼他们的信息应用能力。在实际的学习情境中,对于疑难知识点和社会调研所需材料,学生将自行搜索,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筛选、分析、应用和评估的技能,由此可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4]。

2.3 翻转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传统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记忆,缺少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也缺乏工作环境的模拟,没有参与团队合作。而未来的工作中,需要主动进行相关法律法的查询,需要与工作伙伴沟通、交流与合作,需要对行业政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能够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问题隐患进行分析和处理。但课堂上没有对这些能力进行培养,仅体现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翻转课堂上,课堂讲解时间由答疑解惑、学习小组分工协作陈述和讨论、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代替,能够促使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5]。

2.4 翻转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学生对社会药房、制药企业、药监管理部门等单位进行调研,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扩展思维,满足了药学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需求。

3 结语

根据以往对教学中存在难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案例引入、问题导入、小组讨论等进行教学方式。发现通过让学生观看案例视频自我学习后课堂讨论,反映很好,因此可以用于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关案例可以充实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内容,能更好地为药学课程的学习做铺垫。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以其新颖性、多样性吸引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内在动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引入企业人员进行教学、社会调研,可使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翻转课堂,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所从事的工作将起到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药事药品案例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