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理论与核心内涵浅析

2019-02-16 15:03赵印涛贾丽荣吴金洋张树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医治内经素问

赵印涛,贾丽荣,吴金洋,张树峰

(1.承德医学院中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和优势,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预防与治疗学的重要理论,经过历代医家充实、提高而渐成体系。治未病思想从萌芽、形成、积累到成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是历代医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总结与升华。本文旨在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总结,以期使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在医疗实践中得到更好地应用及推广。

1 未病

1.1 未病的含义 未病一词首见于《内经》,都是以治未病的形式出现,指无病或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发展成可见的病态。日本汉方医学认为,未病的概念包括“有自觉症状而检查无异常”和“无自觉症状而检查有异常”两个方面,即未明确诊断的非健康状态和病变前期[1]。

1.2 未病的理论内涵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学者对未病内涵的认知已超出原有范畴,认为未病的外延很广,应有更广泛的含义。中医治未病所说的未病涉及“无病”、“病欲发而有先兆”、“既病而尚未殃及之地”和“病已愈,有可能出现的遗复”四种状态,后三者与亚健康的外延基本吻合,具体内容如下:

1.2.1 无病:即健康平衡稳态。阴阳平衡协调是人体健康的标志,健康人时刻处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威胁之下,若因养生保健知识缺乏可随时受到致病因素的侵袭与干扰[2]。《内经》中对无病状态的相关论述颇多,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论:“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者,不病也”。

1.2.2 病欲发而有先兆:即疾病的前驱状态,是未病范畴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此时存于机体内的病理信息已有所显现,但尚未出现任何临界表现的病态,潜藏于体内的病邪一旦遇到诱因或适宜条件就会发病[2]。如扁鹊望桓侯、仲景望仲宣之诊,就是诊一般医生未能察觉到的潜在症状。

1.2.3 既病而尚未殃及之地:指病发而未传的状态,此时机体已出现明显的病理状态,但病情尚未进一步蔓延发展,即在疾病变化转归上既没有出现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传,也没有出现变证。对于将被累及的脏腑经络来讲,尚属未病。如《素问·疟论》所述:“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

1.2.4 病已愈,有可能出现的遗复:如外感热病后期,此时邪气未完全消退,正气尚未完全恢复,余热蕴藏体内,若此时勉强进食或嗜食肥甘厚味则会助长热邪而致热病复发。如《素问·热论》云:“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2 治未病

2.1 治的含义 治未病之“治”多解释为预防和治疗。就《内经》所论,“治”之含义涉及多个方面:一是指调养、治疗。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五脏”,又云“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此圣人之治身也。”二是指管理、整理等。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素问·刺禁论》又云:“肾治于里。”三是指正常、安定。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灵枢·五乱》:“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四是指条达、调顺。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天气结,地气明,阳气随,阴治化,燥行其政。”

2.2 治未病的含义 治未病一词在《内经》中凡三见。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刺热篇》:“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逆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此外,其它中医经典文献含有治未病含义的论述亦较多。如《备急千金要方·诊候》:“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论》:“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结合以上“治”的含义,以及未病的四种状态,治未病可定义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适宜技术与方法对人从健康到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以预防保健为主的调养、调治及管理等医养结合的干预过程[3]。

2.3 治未病的核心内涵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中医预防保健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在疾病的预防和诊治上具有重要意义。治病和治未病均针对机体内环境、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失调状态进行调节,但治病注重解决当前的疾病状态,针对的是已经明确的病证,而治未病则注重解决疾病的萌芽与趋势[4]。与未病的四种状态相对应,治未病的内容和方法也分为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是中医治未病的四个阶段。

2.3.1 未病先防:强调人在无病时,要注重养生之道,保持健康的机体状态。所谓养生之道,《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而不能“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强调养精调神,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这样才能使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健康长寿。《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张仲景论述了养慎的重要性,指出摄生养慎对预防疾病有积极意义,此为健康未病态的治未病,也是上工治未病的最高境界[5]。

2.3.2 欲病救萌: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经脉时时刻刻都在维护着这个复杂大系统的平衡[6]。《丹溪心法·能合脉色可以万全》曰:“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指出机体内部出现异常变化时,一般会有外在的反应和征兆。根据这些微小的异常征兆,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防患于未然。《针灸大成》明确指出:“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后用生葱、薄荷、桃、柳叶四味煎汤淋洗,灸令驱逐风气于疮口内出也”,此即《内经》“司揣”理论在医疗实践中具体的应用和体现。

2.3.3 既病传变:疾病确诊后应及早治疗,防止发生传变。张仲景依据脏腑病证的传变规律,以治肝实脾为例阐明了已病后对未病脏腑在治疗上的预防干预措施。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又云:“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他警示人们若一时不慎感受外邪,必须及时治疗,防微杜渐,以防病邪深入体内。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医生对疾病的认知也是一个渐进过程,对已成之病,要善于抓住疾病的典型症状,若已分析出欲传之势,则应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以免贻误病情[6]。

2.3.4 瘥后防复:瘥后防复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其核心落实到一个“防”字上。疾病初愈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人体正气尚未完全恢复,邪气尚未完全散尽,还需要继续调理一段时间以善其后,此时应避免饮食失宜、服药不当、情志刺激、劳累等因素,以免疾病复发。张仲景对新愈的调摄非常重视,认为病复有劳复、食复、复感之分,伤寒初愈时若不注意调摄极易病复。如《伤寒论》第393条云:“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第398条云:“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7]瘥后防复是张仲景对临床实践的总结,更是对《内经》治未病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3 结语

中医治未病是一个古老而又前沿的理念与方法,包括极其丰富的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等内容。中医治未病从医学的本源出发,将天、地、人融为一体,既符合了人的自然属性,又适应了人的社会属性[6],其包含的“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学术理念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体现了中医防病治病的大健康观。中医治未病对人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自主干预、医助干预以及社会干预,其医养相结合的综合预防和治疗措施,体现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对中医学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其理论必将在医疗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

猜你喜欢
医治内经素问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高原预适应平台的建立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矮小症防治中的运用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