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6例护理体会

2019-02-16 15:03叶菁菁周翌婷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单孔肺叶胸腔镜

叶菁菁,周翌婷

(1.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安徽铜陵 244000;2.铜陵市立医院胸外科)

近年来,微创治疗理念已被外科广泛接受并成为21世纪外科发展的重要趋势,而腔镜技术是实现微创外科的重要途径[1]。2006年,McKenna等报道,单孔胸腔镜技术是胸外科最新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胸腔镜手术能够减少患者创伤、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质量[2]。目前,胸腔镜手术常用的手术入路有双孔法、三孔法,而单孔胸腔镜是一项新的手术技术,但操作难度较大、对手术医师的要求较高。学院附属临床医院(铜陵市立医院)于2016年开展了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并配合以良好的护理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16年8月-2017年12月铜陵市立医院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16例,所选病例为临床确诊肺结节、自发性气胸、肺大泡、肺癌需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患者术前无其它慢性疾病,血压、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患者肺功能正常,吸烟者戒烟2周以上;满足单孔胸腔镜手术相关操作标准[3]。16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33~66岁,平均51.14±3.15岁;肺结节4例,自发性气胸5例,肺大泡4例,肺癌3例。

1.2 手术方法 16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患者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作3cm切口,置入胸腔镜探查,切除病变肺叶。术毕温生理盐水冲洗胸腔,吸痰、鼓肺无漏气,查无活动性出血后在胸腔镜切口置24#引流管一根,外接引流瓶,术中出血量均在50ml左右。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胸外科常规护理:包括交叉配血、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测定、清淡饮食,监测血压血糖,术前一日手术区备皮,清洁皮肤。术前晚8点予以肥皂水灌肠1次,术前6小时禁食,2小时禁水。

2.1.2 呼吸道准备:教会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腹式呼吸有利于手术操作也便于术后肺复张[4],教会患者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的方法,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钟,以不疲劳为宜。

2.1.3 呼吸功能锻炼:肺功能较差者,予以肺功能锻炼器每日数次行肺功能锻炼,每次10分钟,以不疲劳为宜。痰液较多者,予以氨溴索30mg+生理盐水3ml雾化吸入,每日3次;每日3次翻身叩背,以促进排痰。

2.1.4 口腔护理:术前一天给予复方氯己定漱口液,4次/d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几率。

2.1.5 心理护理:因单孔胸腔镜是近年来新开展的技术,虽然患者同意接受手术,但是对该项技术了解不够,表现出担心及紧张。因此,专门制定了针对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前宣教手册,护士向患者详细宣讲单孔胸腔镜治疗相关步骤、适应症、优点、手术开展情况及注意事项,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并消除负面情绪。

2.2 术中配合

2.2.1 术前巡回护理:巡回护士按照患者手术情况单复核有无过敏、手术史,精神状态等,核对符合手术要求后,在健侧上下肢建立静脉通道,把患者送入手术室。

2.2.2 器械护士配合:器械护士先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数量,并记录在手术物品清单上;然后,配合麻醉师铺手术巾,协助医生固定导线和调整摄像头的角度,并常规检查急救物品。

2.2.3 手术配合:手术开始前要再次清点物品,连接电气手术刀、内窥胸腔镜,并配合麻醉师作气管插管和术前导尿。

2.3 术后护理

2.3.1 基础护理:患者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将床抬高15~30°,6小时后给予45°半卧位,并协助患者坐起咳嗽[5]。氧气吸入3L/min,心电监护48小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如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96%,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遵医嘱予以抗炎、止血、化痰补液等对症处理,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管内引流液的量、色、性状。术后禁食6小时,6小时后给予患者少量流饮食,改半卧位;术后第2天改普通饮食。

2.3.2 呼吸道护理:从患者完全清醒开始,指导患者运用术前学习的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进行锻炼。每日3次盐酸溴已新2ml+生理盐水3ml雾化吸入,指导患者运用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同时予以翻身叩背,结合机械辅助排痰,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切口疼痛不愿排痰者,将枕头至于患者胸口向下按压,协助患者排痰。对于排痰困难者,给予刺激胸骨上窝排痰或者经口、鼻吸痰[6]。

2.3.3 术后早期活动:因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患者疼痛感较轻,术后6小时即可协助患者床上四肢运动;术后24小时,协助患者床边活动-室内活动-室外活动。

2.3.4 术后康复锻炼:术后第2天开始,协助患者每日2次上肢运动[7],包括上肢外展、内收、上举、全范围肩关节运动等功能锻炼。

2.3.5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患者于术后留置胸管1周左右,依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拔管时间。术后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保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捏导管,并做到三防,防扭曲、防受压、防堵塞。引流瓶的高度低于床面。每班护理均统计引流量,及时记录。严格无菌操作,伤口处每日0.5%碘伏棉球消毒,更换敷料。注意在患者下床活动时胸腔管外接引流瓶内的引流量不可>300ml,以免因重力原因致胸腔引流管滑脱,造成非计划性拔管意外。

2.3.6 导尿管护理:患者术中置入的导尿管一般于翌日晨拔出,手术当日应保持尿管通畅,每日护理会阴部2次。尿管拔除后,观察患者自主排尿情况,如有异常采用诱导排尿法辅助患者排尿。

2.3.7 术后并发症护理:⑴出血:若出血引流量大于100ml/h,且颜色鲜红,或者连续3h大于150ml/h时,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处理。⑵皮下气肿:单孔胸腔镜的切口稍大,需观察切口处有无渗液或漏气。⑶肺部感染:若出现体温持续增高,痰液咳不出,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予以对症处理。

3 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计划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少,均在50ml左右。术后患者均述可耐受疼痛,均未使用杜冷丁等强镇痛剂。经过早期运动和康复锻炼,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侧患肢活动受限、肩关节运动受限等情况。患者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短,术后平均出血量少、术后无并发症(出血、皮下气肿、肺部感染等)发生,患者恢复比较满意。

4 护理体会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器械的改进,微创理念渐入人心,单孔胸腔镜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中得到了迅猛发展[8]。相较于常规胸腔镜手术,单孔胸腔镜手术术中用时短、拔管和出院时间提前,且术后疼痛感明显降低,因此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较好。单孔胸腔镜是一项新的手术技术,多数患者及家属会担心手术风险和费用,因此良好的术前沟通和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通过术前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和呼吸功能锻炼,术后患者可做到有效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术后肺复张良好。术后患者可早期进行上肢功能锻炼,术侧上肢及肩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良好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通过科学有效和有针对性的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全面护理,本研究中1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中出血较少,术后疼痛感较轻,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恢复较满意。

猜你喜欢
单孔肺叶胸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128层螺旋CT显示肺叶间裂的最佳重建方法及其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