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女性陶瓷艺术与女性意识的表现

2019-02-16 16:42李白璐方一舟
山东陶瓷 2019年4期
关键词:陶艺家陶艺景德镇

李白璐,方一舟

(景德镇学院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 景德镇 333000)

1 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大环境

中国从一个地域性国家,转向全球性国家。这一转变将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变。我们已经从中国的社会转型逐渐进入到文化转型。在文化自觉观念引导下的中国意识的构建,成为当下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个动力基础。我们更多地寻求从文化上定义自己。当代艺术创作,男性更为关注社会、文化意识等大命题。像徐冰的《天书》,解构和重组汉字,从文化上重新建立对文字的思考和认识。曾梵志的作品虽然极具争议,但是他的画作极具时代性的符号特征,让人进入到一个特定的历史语境。而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指向性则更为具体,更细腻,更纯粹。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意识更倾向于寻求一种共鸣和被认可,在创作过程中,更加强调个人对生活的感悟。女性在当代社会身份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决定她们相较于男性所不同的思维方式。社会越来越多地关注女性艺术家,为她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女性艺术家的大型展览、获奖项目越来越多,机遇越来越多,挑战越来越多,而这种艺术生态也逐渐趋于常态。在自由的艺术领域,这点显得尤为突出。文化的自觉意识,是女性的进步。在进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之后,女性终于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艺术上。我们知道一切都在改变。

女性艺术家群体,针对男性,显得更为内敛,更为纯粹。但是一片繁荣的市场下,看上去却似乎总是女性艺术家的自弹自唱,一方面这个群体很强大,一方面却是她们在艺术届地位的微妙和尴尬。某种程度上,经济上的独立和自信与女性文化上、精神上的情绪并不相匹配。很多时候,女性艺术家不能客观评价自己,似乎在艺术的流派里总是低调前行。

中国的当代陶艺在当代艺术创作的这个大环境中,独树一帜,又水乳交融,铸炼着景德镇这个特别的陶瓷艺术城市。我们寻求的正是,什么样的女性艺术,能够证明女性价值的存在?(代表女性艺术的价值)各种女陶艺家协会成立,不定期以多种形式组织女性陶艺家展,例如2018年第二届全国女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多彩2018”全国女画家作品展等等。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官方消息:2019年,史上首次实现男女平等。这次双年展女性居多,50%参展艺术家为女性。评委会由四位女性和一位男性组成。2018年5月,“五月花”全国女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在湖南醴陵举行,汇集了全国18个省市的270余名女陶艺家的作品。体现了各地陶瓷艺术不同的风格特征,也反映出女陶艺家丰富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水平。当代著名女陶艺家张亚林称,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女陶艺家们拥有更多的机会及自由,目前她们在推动祖国陶瓷事业发展、繁荣陶瓷艺术创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或将成为活跃在陶瓷艺术领域的主力军。

2 当代女性陶艺创作女性意识的崛起

女性意识是女性自我觉醒的产物,是女性通过后天的学习萌发出的自我意识。首先,女性意识是一种性别的自然属性,包括了生理因素和性格因素。女性最显著的特征是母性情怀。其次是女性的社会属性,由她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等复杂因素构成。就像一个人的修养可以从她的谈吐、行为、社会实践看出。那么女性这种天然属性,我们就要从女性作品当中去感悟了。女性意识体现出来的是平等意识、创新意识、自我的自觉意识。当代很多女性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跨越性别,已经是很常见了。波点女王草间弥生的作品体现的完全是艺术家本人的个性,与性别无关。完全的现代性,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元素,极富传奇色彩的感染力。在她完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谱写着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一定程度的自由意识的回归,在一些特立独行的女艺术家的作品里体现出来已是常态。或传承、或发展、或区域性、或国际性,创新意识一直是每一个艺术家所追求的。

当代的女性陶瓷艺术家作为当代女性艺术家的一部分,在近些年的发展是显著的,涌现了一批批具有鲜明的艺术观念、独立的艺术创作思想的女性陶瓷艺术家。她们利用陶瓷独特的语言,从自身对生活的感悟,来表达展现自己的情感和审美体验。比较突出的有中国的女陶艺家陈琦,在其作品《鸟语花香》里,将女性形象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女性与大自然微妙的关系。还有日本的谷山三希子,专注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皿类的设计。她的作品细腻、敏感,时刻诠释着生活美好的一面。中国台湾女陶艺家叶文怡,设计了上百种陶瓷香具,大部分都呈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与当代审美的结合。这些女性陶艺作品无时无刻不在传达着女性陶艺家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热爱。

3 景德镇的女性陶艺家群体

提到陶瓷艺术,就必须要说到景德镇的女性艺术家群体。在这片土地上谈论女性艺术往往让人有些底气不足,相对于整个开放的艺术创作环境,这里还是相对保守的。景德镇传统的师徒传承的发展模式和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加上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这个小城市的发展滞后,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仍然固守着重要的地位,制约了女性陶瓷艺术的发展。相较于艺术界,景德镇的女陶艺家们不算张扬,在传承和现代的艺术边缘游走。景德镇近代最为出名的珠山八友里面是没有女性的。在2006年前,景德镇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只有徐亚凤一位女性。到2010年,23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才增加到3名女性。民间女陶瓷艺术工作者,由于师徒传承的关系,她们通常被笼罩在男性师父的光环之下。例如当代女陶艺家赵坤,早期口口相传的口碑里,一直摆脱不了周国桢的弟子这个名号,尽管后期她出了很多让人称赞的作品。还有当代陶瓷艺术家周慧,她的瓷画艺术风格已经与自己的父亲、当代陶瓷艺术大师张松茂的传统绘画风格完全脱离,但是在景德镇的陶瓷艺术领域的地位,仍然无法得到独立的认可。当然我们也要承认,当代的女性陶艺家要进入独立创作的语境,除了需要天赋秉异和掌握炉火纯青的工艺技术,强大的内心也是必须的。在现在的社会,出色的外交能力和政治头脑,也是不容忽视的。这点与当代男性陶艺家无异,只是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艰辛。另外当代的陶瓷艺术界乱象较多,在前两年,一个奖项经常为了面面俱到人数众多。记得有一届的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评比大赛,光金奖就有六十多人,银奖有一百多人,且不说其中合作的作品项目。要想在陶艺界脱颖而出,似有登天之难。

景德镇当代的女性艺术家或为学院派、或为师徒传承,用各种陶瓷语言,把她们对艺术的领悟具化成丰富的艺术符号。景德镇的当代女性陶瓷艺术大致分为传统陶瓷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传承与衍变和国际化视野下的纯当代陶艺。其中刘乐君算是前者的中青年代表艺术家之一了。刘乐君的画,用清新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有一条评论:她就像是从她画里走出来的人,画如其人,人如其心。静静欣赏她的瓷画,可以端庄,可以出彩,洋溢着女性对爱的情怀。她的艺术都来自生活层面,因自然而美,有着一种极致的沉静,深度的凝练和理性。泛漾在她飘逸的线条间的却是一种喜悦和奔放的女性情绪。她的瓷画里面的石竹花,那昂首自信的生命姿态,让人印象深刻。体现了当代陶瓷绘画艺术中少有的一种向上的品质。不禁让人在想,究竟是艺术改变了人的气质,还是人的气质改变了艺术的轨迹。传统的古彩工艺,在她的笔下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图像和艺术感知。同类女性艺术家有郭琪美的当代玻璃工艺与陶艺的结合,也是比较突出的展现了创作语言的独特性。这个陶艺家群体,她们的作品地域性特征较强,其本土化不仅反映在作品的东方韵味上,常常也反映了本土陶瓷工艺技法、手段上的单一性。例如古彩工艺的色彩和技法的局限性,某种程度上会限制创作者艺术才能的发挥,也使她们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被人用传统符号所定义。但客观来说,这种评价是片面的。判断一个人的作品的审美体验是否具有现代性,可以是观念,也可能只是一个细节。大部分的女性陶艺家属于这一类型,特别是生存于高校、陶瓷研究机构以外的女性职业陶艺家。她们的陶艺生活轨迹源于传统,在当代艺术创作的环境浸润下摸索和成长。

我们去评价一件作品,无非是以下几种,一种给故事,一种给精神,一种是给意境。国际化视野下的当代陶艺,值得我们去了解的有张婧婧。她的作品都洋溢着浓郁的女性气息,似乎完全是用一种女性字体书写而成,其中一系列作品的陶艺审美体验都潜化脱颖而出的女性特质。飞扬的线性,阴柔的韵律,自信的气韵,在她的作品《弧系列》当中显露无疑,蕴含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弧系列》创作源于水的曲线,线型在空间穿错,构建出空间的多层次性,体现了情感的飞花流离,婉约而内敛。此时此刻,脑子里只有那一句“女人是水做的”,女人柔软而清澈。而在张婧婧的陶艺里,清澈干净的骨子里,透着柔韧和刚毅。当代艺术最注重的就是观念,观念牵引着思维方向,百转千回。她强大而独立的内心世界与这种意境默契融合,让人久久回味。

景德镇无论是传承式发展,还是以国际性话语来推动,当代的女性陶瓷艺术家都在强调女性自身的价值、身份和地位,展现着女性的特质与独特的体验。

4 结语

无论人的生活多么平凡琐碎,多么高贵典雅,人的情感是丰富细腻而无穷变化的。在这么大的女性主题下,我们总是能从女性艺术作品当中深入挖掘女性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性感细腻的审美体现。她们总是能抓住细节,通过一个个细腻委婉、充满个性色彩的方式,把情绪外化出来。从而让我们能够去尊重和仰视她们。我们已经看到了女性艺术的冉冉升起,当代的女陶艺家更为自信地追求自我的艺术价值。尽管女性艺术与我们想象的女性艺术家地位还有些距离,但当我们深入到女性艺术的女性意识里面,或许她们的当代艺术价值正悄悄地泛出点点星光,正成为陶艺美学另一个角度角逐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陶艺家陶艺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NO.2)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十一)
当代陶艺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