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新材料产业发展探讨-以惠州市为例

2019-02-16 22:24李爱军
山东化工 2019年15期
关键词:惠州市化学品高端

李爱军

(惠州市节能监察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1)

2016年4月22《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指南》正式发布。《指南》强调,石化行业“十三五”要加强自主创新,攻克一批“补短板”技术,集中在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开发一批“高性能化、专用化”技术,包括通用树脂高性能化产品技术、高端通用合成橡胶及高端通用合成纤维专用牌号及合成新技术、特种纤维高端产品及工程化关键技术等。2019年4月广东省政府提出加快培育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1],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从产业集聚、产业链、循环经济、人才及标准、园区(配套及管理)五个维度对标世界最先进水平和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目标,有序推进绿色石化产业补短板工程,依托石化基地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多渠道引进境外先进技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延伸深加工产业链,打造各具特色的精细化工集聚区,逐步形成粤东、粤西两翼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向珠三角产业链下游精深加工企业供给,珠三角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向粤东、粤西两翼先进制造业企业供给的循环体系,打造 “一带、两翼、六基地、多园区协同发展”特色产业布局。结合近期大湾区建设背景,珠三角惠州市也明确提出了,到2028年要打造石化新材料产业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绿色石化、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省、市的共识,因此建设好石化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意义重大。本文以惠州市为例,介绍了石化新材料产业建设思路。

1 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石化新材料产业除了享有政策红利,现实中要加快发展面临较多的挑战。惠州市周边,目前划定的石化集聚区共有5个, 5个基地均涉及化工原料、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的发展方向,其中4个石化集聚区具备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的能力。总体上石化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分雷同,相互之间易产生激烈的市场竞争。

除了发展面临的直接挑战,资源环境、发展和技术方面的议题也是回避不了。一是资源、环境的约束性指标影响;如何解决用能指标、环保指标是发展的瓶颈之一;二是区域内集中的石化新材料产业链延伸不充分;龙头企业仅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基地的石化产品仍然以大宗原材料为主,产业延伸得还不够,精细化程度不高,高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完善;三是惠州市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品种单一,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四是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先进技术研发创新能力落后,制约了集聚区未来的发展。

2 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

石化产业是惠州市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现有炼油能力2200万t/a,乙烯220万t/a,芳烃100万t/a,总投资超过1700亿元, 86家企业项目落地。为加快推进“一基地、双平台”建设,确定了依托现有石化产业基地,在已有炼化一体化项目基础上,通过对现有工艺流程改进,适当扩大烯烃、芳烃产能,重点发展烯烃、芳烃及其衍生品。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适当扩大原油加工能力,多产化工原料,少产油品,逐步降低油品产能占比,为不断延伸拓展产品链和支撑关联产业发展提供充足原料。以原料多元化路线扩大烯烃芳烃规模,并进一步向下游延伸拓展产品链。大力发展附加值高、市场缺口大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学品,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实现炼油3200万t/a、乙烯610万t/a,芳烃310万t/a的规模。

新材料方向,重点推进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产业,立足珠三角,辐射华南和西南地区,选择汽车、家电、电子、机械装备、轻纺等相关产业集群升级,以是石化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为前提,差异化发展,最大程度规避产品同质化。主要发展方向包括:高性能合成材料,如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和高性能合成橡胶等;高端化学品,如涂料、专用化学品、生物基化学品等。

惠州市提出了以“三园区、三组团”为主要框架,布局发展石化、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同时考虑利用周边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布局关联产业,作为总体布局的重要补充。其中三园区侧重石化及其新材料产业,主要指大亚湾石化工业园区、东部新材料产业区和惠东县白花新材料产业园。以大宗有机化工原料为基础,兼顾发展复杂化学反应的新材料产业;东部心材料产业区主要发展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石化新材料产业区布局高性能合成材料、工程塑料和生物基材料等。计划到2028年实现石化及其新材料产值约5900亿元,较2018年增长257.6%。

3 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差异化发展的定位

惠州市在发展石化新材料产业时,划定了四大类(石化、新能源等)12小类(医药、生产性服务业等)的重点发展方向,涉及范围过大过宽,部分发展方向和周边区域石化产业发展类似。为避免同质化趋势,建议结合石化区现状,重点选取石化新材料产业2~3个发展方向,强化产业链的补链效益,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中国的石化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经济新常态下消费不足对大宗通用产品形成了冲击,而高端工程塑料等高端石化产品仍大量依靠进口。中国制造业升级战略为石化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2]。碳2、碳3、碳4、碳5等烯烃品种齐全,应该充分发挥共聚牌号生产优势,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管材料、车用料、医用料、高性能膜料等合成树脂产品,改变生产集中于通用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局面,实现提质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建议各周边区域石化产业基地应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发展的联席会议机制,共商差异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促进区域有序化共同发展。

3.2 划定发展红线,明确招商图谱

基于现有基地情况,惠州市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尚处于工业重型化加速发展阶段,尚未关注各资源、生态红线。引入的行业企业、产业链相关公司的资源消耗型属性,投入产出比低的特征情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建议后续顶层设计考虑土地产出、能源、环境和安全等多方面要素,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目录、负面清单等政策要求,设定量化的红线指标,从补齐短板、做精做深产业链下游行业角度,画出具体的招商图谱,明确重点引进行业,避免一味为了追求地区GDP导致的企业无序引入。

3.3 政府配套,市场为主

应进一步明确企业主体地位,按照产业发展政府引导,企业具体实施和配合的思路,让市场要素在产业发展中发挥核心配置作用。石化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发展方面有优势,市场的驱动作用对炼油化工产业结构和发展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会促进炼油化工的提质增效[3]。因此应该多听听企业心声,政府做好服务,出台能够促进石化新材料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适用政策,减少企业顾虑,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惠州市化学品高端
高端油品怎么卖
一道三元分式最小值问题的求解与推广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惠州市海洋减灾能力评估研究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惠州市区黄标车全部淘汰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