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性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

2019-02-16 22:24仝海娟赵金和范方方左卫元
山东化工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创新性阶段人才

仝海娟,赵金和,范方方,左卫元

(百色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人类的进步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国家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科学技术制高点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才是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核心以及关键之处[1]。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基地,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的任务尤其艰巨。高等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大力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我国在这场人才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3]。尽管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每个高校所处的客观条件的不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显然不能依赖唯一的某个准则,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的基本准则依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遵循的核心要素。每个高校均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紧扣创新人才培养的要素,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地方性高校一般为新建性质的高校,存在底子薄和教学资源相对稀少以及师资力量较弱等普遍问题,相比985或211等老牌大学在人才培养积淀和人才培养基础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4-5]。因此,如何走出适合自身的特色的人才培养道路一直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1 地方性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尽管每个高校的历史沿革、发展特色、地理环境不尽相同,然而,一些共同性特征如缺乏足够的创新思维,学生只知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物质条件的富足,使得现在的学生成长环境十分优越,造成吃苦耐劳能力较为低下;社会大环境已经心浮气躁了不少,大家办事都追求短平快,而对一些需要投入大量心血去专研却见效相对较慢的物事缺乏更多的耐心等等却大同小异[6-7]。针对人才培养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高校工作者也顺应了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做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诸如课程改革,将科研揉进课堂教学,建立新的激励措施,推进教学比赛等一系列新举措已经付诸实施,以达到人才培养新目标[8-9]。此外,对于大多数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而言,也存在着对教师考核的较大缺陷,很多高校并未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照抄其他高校的经验。因此,这种不科学的考核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教师们的创新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师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基于此,地方性高校既要凸显本校的办学特色,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又要统筹兼顾,将教师的考核制度、激励措施有机统一,为推动高校的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事业以及社会服务职能的进一步实现[10]。

2 创新性人才的选拔机制

因材施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个体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为此,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选拔和界定也是一个较为艰巨的任务。为此,在创新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创新课题。以自主报名的形式进行开展海选。人才的成长需要一定的基数,只有基数变大才有更多的人才冒尖。在开展创新活动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察,充分判断学生的创新潜力以及各自的特长。其次,改变人才评价考核机制,逐步扭转唯论文为最终评价结果的机制。有价值的成果产出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体现出来的,要给真正的人才充分的成长空间,剔除急于求成甚至科研造假的坏毛病。最后,在人才激励方面多下苦工,良好的激励机制才会进一步促进更多人才的涌现。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人才激励和奖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等均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11]。此外,改善人才成长的环境,比如加大投入力度,打造属于地方特色的研究平台和研究团队,从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上面给予倾斜,让从事创新研究的人员有归属感和自豪感。

3 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一些措施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及某些学术讲座科研活动中应该有意识的给大学生灌输较为先进的科研理念,将科研活动与国际学术前沿热点内容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内驱力,由内而外提升创新素质[12]。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问题提出以及文献查阅阶段;借助于已有知识体系的理论分析或计算机仿真阶段;实验室实践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的实施阶段。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互为有机整体。为此,上述三个阶段均需采取积极措施,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科研创新基础。在文献检索和跟踪热点领域阶段,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主流数据库,学会获取本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的搜索工具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效能和学生的能动作用,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科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做好创新领域的选题,这样的效果也许会更好。而在理论分析或计算机仿真阶段,则应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做到细致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免得引起自己的理论分析或计算仿真出现大的偏差,给自己后续的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影响;而在实验室实践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的实施阶段,则需大力培养学生的基础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做到实验数据的严谨和科学。每获得一定的数据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并用科学规范的语言进行总结,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学术论文或专利技术的撰写窍门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此外,在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合作理念,营造竞争与协作的良好氛围,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优良的科研平台,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去,多去跟外面的世界交流,扩宽创新视野。

4 结语

社会的前进依赖于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在新时代新的要求条件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培养合格的创新性人才,职能根据人才成长的特点,因地制宜,根据每个高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来打造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从制度保障、平台创新、资金支持等方面着手,加强内涵建设,保障人才培养制度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实现高校的三大职能。

猜你喜欢
创新性阶段人才
人才云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