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课堂思政的策略

2019-02-16 22:24王迎进赵二劳
山东化工 2019年15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育人思政

王迎进,张 宁,赵二劳

(忻州师范学院 化学系,山西 忻州 034000)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总书记的期许为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高等院校课程教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课堂思政提出了要求,并指明了方向。可见在高等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课堂思政,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是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必须,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要求。分析化学实验作为高等院校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内容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课堂思政,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应然之举。本文在分析当前高等院校实施课堂思政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即实施课堂思政的策略进行探讨,为推动课堂思政为目标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 课堂思政的内涵和目标

课堂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也就是指施教主体在各类专业课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受教主体在学习科学知识、习得技术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学理念[3]。课堂思政是一种课程观,它要求各类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寻求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学科知识教学中,通过学科知识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使得各门课程教学都参与到学校育人的过程当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育人体系,实现全程、全员、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课堂思政与思政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课堂思政往往是采取一种比较隐性的形式融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课知识的教学中,学生潜移默化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教育;思政课程是一种显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灌输,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将各种社会主流价值观及道德规范通过讲授法等方式直接地传授给学生。实施课堂思政的目标就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融合,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课堂思政的实施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提高学校育人功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分析化学实验实施课堂思政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等院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培养的大学生大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强烈的主观认同,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充满着期待,并愿意投身到中华民族复兴的践行中,大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不可否认,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主导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实践途径,课堂思政仍处于边缘化地位。还存在对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科学知识的教育缺乏联系,专职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与专业课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各自为政,合力不够,有些专业课教师缺乏课堂思政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未能理清和把握对学生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逻辑关系,课堂思政未能真正得以实施或具有随意性[1]。另外,由于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量化指标唯论文论,导致许多专业课教师轻教学、重科研,许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发表论文、申请项目上,而忽视教学工作。如此种种,使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未能落在实处。

其实,分析化学及实验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学科之一,它的发展与食品、生命科学及医学等都有很大的联系。分析化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严格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独立进行精密科学实验的技巧,因此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化学知识、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训练学生吃苦耐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也必须实施课堂思政。

3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实施课堂思政的策略

3.1 构建融入课堂思政理念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标准,夯实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育人基础

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教材是课堂思政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课堂思政,首要的是要修订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突出课堂思政的要求,用课程标准规范和要求教师课堂思政的教学行为,其次,要创新分析化学实验教材内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并适于教师实施课堂思政教学。使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对学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另外,要创新教材使用。分析化学实验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标准,又要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标准指导下,敢于创新实验内容,要注重突破创新,要把教材中体现思政教育元素的内容结合自身体会、理解、社会要求等用透讲透,实现应有的课堂思政的育人效果。由此,夯实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育人基础。

3.2 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师的思想素质,增强分析化学实验教师课堂思政的育人意识

古语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人师表,首要的事就是传道,即为学生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师是课程建设、课堂授课的主体,起着课堂思政的主导作用。因此,首先要通过各类培训、入职教育等途径,努力提升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师的课堂思政意识,彻底摒弃教师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价值引领的观念,使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思政意识,在教学过程融入思政育人,不断提高课堂思政的教学艺术和效果。二是要引领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使教师具备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能力[4]。三是要教育教师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注重思政素材的积累,善于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全过程,提高德育能力。另外,应将分析化学实验等专业课教师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潜移默化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言传身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3 创新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造就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的育人载体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融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从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要加强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思政育人规律的研究,积极探索创新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育人的教学模式。首先要精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要带着课堂思政的意识来备课,充分挖掘分析化学实验科学内容、技术技能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找准课程知识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其次是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提升,既要注重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掌握必要的分析化学实验技术技能,更要注重发挥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另外,要积极发挥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践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实验过程的体悟中,习得科学知识、技术技能,感受思政教育,提升课堂思政的教学效果。总体使学生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接受的思政元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实现分析化学实验课的育人功能。

3.4 建立健全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的保障机制,确保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的顺利实施

分析化学实验实施课堂思政,需构建必要的保障机制,才能有效实施。因此,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院系、教研室领导参与的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全面推进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二要结合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特点,制定具体的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实施方案,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实施方案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注重针对性,确保课堂思政实施效果。三要强化工作考核,系部、教研室要不断对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出改进措施,要把分析化学实验教师实施课堂思政教学的情况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标准,激励教师不断进行课堂思政教学改革。最后院系要对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提供必要经费支持,可通过项目的形式提供资助,不断激发教师参与课堂思政的热情和积极性,确保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的顺利实施。

4 结语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课堂思政,实现良好的育人效果,首先,要进行顶层设计,构建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的课程标准,要改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建设适于课堂思政的育人载体。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积极提升分析化学实验任课教师课堂思政的育人意识。再次,要创新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造就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的育人载体。最后,要建立健全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的保障机制,确保分析化学实验课堂思政的顺利实施。由此,使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传授知识技能与价值引导相统一、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实现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场操作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绿色分析化学实验改革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