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感染患者的作用及效果探讨

2019-02-16 14:49何松余
人人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感染危重症

何松余

【关键词】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危重症;感染

危重症是指患者患有严重的、频危的疾病,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措施。危重症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不能抵抗外来病菌等极易造成并发感染,同时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一旦危重症患者发生感染,死亡率明显上升。因此要加强对危重症患者的看护及预防,减少并发症感染。随着大家对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的研究和临床上的深入,连续性肾替代在救治败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障碍综合征等非肾脏疾病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临床上,连续性肾替代疗法现多应用于危重症的治疗中,且在临床上取得了很理想的成绩。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也称之为缓慢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一种连续而又缓慢的血液流速和透析液流速,也因这一特点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影响相对较小,而时间又是连续性的,所以对于治疗效果有一定保障,在抢救危重症患者时,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机器随时可以移动,替代治疗模式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随意选择,给临床工作提供了方便,更给危重症患者带来希望。因此本文对危重症感染患者接受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实验分析,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危重症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且70例患者均接受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其中女性患者34例男性患者36例,年龄范围23~76岁,平均年龄(58.48±3.45)岁。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数据资料不影响治疗效果分析,P>0.05。

纳入标准:患者均接受肾移植手术,且在术后100天左右发生感染;患者了解手术情况及签署同意书,认为此实验有价值意义;患者具有一定的依从性;

排除标准:重度昏迷,没有感知意识患者;患者患有其他部位感染疾病;患者患有心、肾功能障碍;其中选取我院70例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无一例患者排除,可以对70例患者进行实验分析。

1.2治疗方法在治疗前统计患者各项指标,有利于治疗后的对比。70例患者都接受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确定治疗时间、病情症状、是否有药物过敏、病原体、禁忌、肾功能等,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为患者制定不同种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使用贝朗DIAPPACT及其配套装置进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同时注意患者的体温变化。随着医学脚步的不断加快,连续性治疗时间较之前相比相对减少,以前时间维持在24小时左右,现如今一般临床上维持在10小时左右,输入3个左右循环置换液,置换液速率维持5L/小时,置换量在35~75升。减少手术治疗时间,不仅减少术中意外状况,医护人员也可以得到充分休息,减少资源消耗。同时观察患者体温和各项指标变化,至少检查频率为20分钟/次,检查维持在12小时左右,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并发症产生。观察患者电解质情况,可以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并采用渗盐水冲洗。在操作过程中采用无菌消毒安全模式,严控术中意外的发生。在治疗后,护理人员对7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护理。患者出手术室后,在7小时内将具体的抢救记录在病历上,参与的医护人员进行确定签字,方便对患者病情分析。

1.3观察指标和分析观察7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长期健康评价Ⅱ评分、血气指标(酸碱度、动脉氧分压、碱剩余)、血常规(白细胞、淋巴细胞)、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宫功能衰竭评分及肾功能(尿酸、肌酐)情况。并将其数据资料记录,有利于临床分析。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来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π±s)表示,t检验,采用X检验,同时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7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APACHFⅡ评分,SOFA评分比较详见.表1。

如表中数据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长期健康评价评分、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显著较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7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白细胞、淋巴细胞)、肾功能(尿酸、肌酐)比较详见表2。

如表中数据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在治疗后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尿酸、肌酐显著较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7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气指标(酸碱度、动脉氧分压、碱剩余)比较详见表3。

如表中数据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在治疗后的酸碱度、动脉氧分压、碱剩余显著变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上的发展,许多疾病在临床治疗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也有部分疾病在治疗上有一定的缺失,在术后发生其他并发症,引发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据孙新宇中分析表明肾移植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概率极高,其中百分之七十肾移植患者死于肺部感染。重症感染也叫重症脓毒症,会引发各个器官功能衰竭的并发症。因此应對危重症感染引起相关重视,及早接受治疗,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危重症患在治疗时要控制病情、抢救生命,减少患者死亡率。在临床上抢救危重症患者,对于进行手术室的医生和助手都有一定的相关要求,要求临床医生及助理符合急重症专业,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一般为诊科主任或副主任主刀。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患者焦虑,增加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本文研究表明,对于危重症感染患者进行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可以降低长期健康评价评分、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白细胞、淋巴细胞、尿酸、肌酐,提高患者酸碱度、动脉氧分压、碱剩余,提高了患者的救治率同时减少了死亡率。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可以改善患者血气指标、血常规等各项指标,李晓燕中研究也与之相同。

综上所述,危重证感染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可以帮助危重症感染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促进医学上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感染危重症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