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效应”的主要表现及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

2019-02-17 10:40徐峰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负荷心理体育

徐峰

一、“超限效应”定义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处在一定的范围内,刺激一旦超过心理承受阈值,刺激过强、作用时间过久,将会引起心理感应上的零效应或负效应,教学的有效性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是心理上的“超限效应”[1]。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本体要承受生理上的负荷,合理的负荷有利于形成“超量恢复”。身体练习负荷对于不同的学生,产生的反应是存在差异的。如,本体心理上不能克服和适应身体上的负荷,笔者认为这是生理的“超限”。而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二、“超限效应”的主要表现

对于学生而言,体育教学过程存在不同的刺激,这些刺激都有相应的负荷对学生身心产生影响。一旦刺激超限,教学会出现零效应或负效应的表现。体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种类的“超限”,对教学有效性产生影响。

(一)讲解和示范中的“超限”

讲解、示范是教学中运用最多、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能合理地运用语言、把握时机、了解学生情况等适时地进行讲解示范,则会出现各种“超限效应”。

1.“信号超限”

信号是运载消息的工具,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信号较多,如,哨音、口令、关键词提示等,这些信号都具有一定的“威力”,它起到指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如果在发信号的过程中未掌控节奏,往往会失去信号的“威力”。

案例: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喜欢频繁使用哨音指挥,如使用不当,将会影响学练的效果,也就是造成了信号“超限”。如,分散练习后集合时,由于教师未提前提醒,学生无法做出快速反应。又如,教师经常使用关键词提示——“好不好”“对不对”等。再如,教师单调、频率没有变化的准备操口令,影响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改进策略:将哨音等作为强有力的信号,应在关键时刻吹。教师应养成流畅的语言习惯,拒绝口头禅式(“好不好”“对不对”等)的语言。运用口令时,语调可以有变化,也可以将节拍替换为内容。如,准备操口令“1、2-3-4-5-6-用-力、2-2-3-4-5-反-方-向”等。

2.“讲解示范超限”

小学生在体育课上迫不及待地想活动起来,学生较珍惜每节课,如讲解示范过多挤占活动时间,则让学生的心理慢慢产生厌烦。

案例:在一节课上,教师对篮球双手胸前传球的动作进行讲解。从手型、持球、手脚配合到用力方式等讲得很详细。但此时有些学生开始“抗议”说:“什么时候才可以开始活动呀?”还有些学生焦急地看看表。当真正开始活动时,学生们还未玩尽兴就下课了。这就造成了“讲解示范超限”。

改进策略:在教授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技术动作时,可以体验为行,精讲多练。先让学生通过各式传球体验后,教师再逐步地提示、引导传球动作,语言精练。如,传球连贯动作精练成口诀“蹬、伸、传”,同时配合示范动作。

3.“认知超限”

小学生各个年龄段的知识水平、身心特点、认知能力都不一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技术动作、提示动作要点等学习内容时,如不考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盲目地使用不符合小学生认知的词语、句、描述情境等,超出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这就出现了“认知超限”。

学生长期处于“认知超限”,则会影响技术动作的学习,从而产生“超限效应”,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案例:教师在进行二年级跳长绳教学时,为了提示学生跑入时机和路线,不断地提醒学生“切进去、切进去……”对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切进去”这个词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教师在进行篮球投篮教学时,告诉学生“力是地面给的,所以膝关节要屈”,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样的描述也难以理解。不是学生不听,而是学生在认知中没有理解,反复提醒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改进策略:对于长绳进出路线,教师可采用做个标记或者画条线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进出路线;投篮时,可让学生去体会腿伸直投与弯曲投的区别,这样的直观体验,符合学生认知。

(二)批评教育失衡,表扬千篇一律

由于体育课具有身体练习的特性,学生犯错误、出现矛盾冲突后,如批评教育不当,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教学。

1.“情绪超限”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动、活泼的特点。体育课堂上常有冲突发生,教师避免不了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但如果教师批评的方式单一,频繁、持久地批评和激烈地训斥,未把握好批评教育的度,不仅不能解决矛盾,反而会让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时间久了,学生则会积累形成“情绪超限”。

案例:学生A与学生B在体育课堂上发生冲突,打了起来,教师发现后,批评教育学生:“怎么又是你?上次讲的你都忘了,把我的话当耳边风吗?”甚至会训斥学生:“站一边去,反省一下!”或者在事态还没有严重之前,教师及时制止,并对2名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上课时间要遵守纪律,同学之间不能打架……”学生虽想说出打架的原因,却被教师制止:“你们不要说了,违反课堂纪律就是不对。”虽然暂时平息,教师继续上课了,但学生心中的情绪并没有得到释放。以上2种解决方式都会引起学生的“情绪超限”。

分析:对于教师的批评教育,长期处于低效状态。教师应考虑化繁为简、化激烈为缓和,同时要有一颗同理心。教师可在下课后,留下这2名学生,让他们负责帮助整理器材,然后再向2名学生了解引起冲突的原因,提出希望、表明关爱,这样的方式有利于释放“情绪超限”的压力。

2.“表扬超限”

学生能力、个性特点、优势等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扬可对学生起到激励和肯定的作用,但是如果单一的表扬语言贯穿到底,学生听了可能感受不到教师的表扬或者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这样单一又频繁的表扬,“表扬超限”便会出现,表扬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案例:在一節50m跑的教学课中,学生们学练都较认真。教师对学生们进行了表扬,不分对象,一连使用了好多“很棒”作为表扬的词语。对于个体没有任何区别,这样就会出现“表扬超限”。

分析:单一的表扬既不能体现个性,又不能激励改进不足。教师的表扬可以是“学生A的起跑反应很快,值得大家学习”“学生B跑得很放松,姿势很优美”等。通过向不同个性表扬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三)“教学模式超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均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均是热身跑、准备活动、基本部分、放松结束的模式,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应付体育课。学生对教师上课的流程较为熟悉,有些学生甚至模仿教师上课。

案例:教师A的课堂上准备操一直没有变化,永远都是那些内容,同样的准备操做了许多年,上课做准备操时,学生接了一句“下面是腰部运动”。

分析:准备操同一种模式,教师教得单一,学生做得也单一。如教师采用灌输式的从讲到练、从练再到讲的模式,没有探究创新和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体育课是单一乏味的,没有上课兴趣。教师可准备好不同模式的准备操。如,跟随音乐、行进间、同伴合作等的准备操,让模式有多样的选择性,这样的课既新颖又有吸引力,规避“教学模式超限”。

(四)“心理超限”

运动生理负荷受运动强度、练习密度、学生个体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均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则会加重心理上的负荷,消耗心理能量。合理的生理负荷,可以锻炼身体、磨炼品质,但如果生理和心理失去平衡,心理上则会出现“超限效应”。

案例:在一堂50m×8往返跑的教学中,班级里出现一部分学生由于其体形肥胖或者缺乏锻炼,也不懂体力分配,没能跑完全程,不仅生理上难以承受,学生对长跑也产生了恐惧心理。

分析:教师首先让学生体验50m×8往返跑,要求学生跑时根据自己的情况,速度可自行控制,但须尽力而为,唯一的要求是跑完全程,最终所有的学生都坚持下来了,对于后面到达终点的学生,还给予了鼓励加油,这样学生达到了生理上的自我调控及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启示

(一)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身心特点,转变教学观念

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中的讲授、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练习密度、运动强度、教学模式等,都要围绕小学生各阶段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情感等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才能促进有效教学,才能让学生学起来轻松、技能上有所提升、体能上有所发展、情感上有所成就。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可防止教学中的“超限效应”。

(二)感官信号输出合理,频率多样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信号控制的指挥棒,如,哨音选择在关键时刻吹,保持其“威力”。口令在不同的练习中,要做到快与慢配合动作的节奏,声调有起有落,口令中夹带提示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流畅、简洁明了的语言信号的习惯,以提高信号的有效性。

(三)批评有法,表扬有度

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身体活动使得学生处于一个兴奋活跃的状态,课堂教学中也比较容易引起冲突,当遇到此类情况时,教师应做到批评有法、表扬有度。

1.批评有法,耐心有效

在教学中教师情绪处于一个相对兴奋易怒的状态,在批评教育中应做到心平气和地分析学生引起冲突原因等,耐心对学生进行引导,做到适时、适当、适度。教师也应表达自己看到学生犯错难过的情绪,在询问中给予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建议。发现学生的错误前,有些情况也是可以预判的,此时给学生语言、眼神、动作的提醒或给予全班学生提醒,以点带面,这样的提醒式批评也是较为有效的。

2.适度、及时的表扬,抓住学生闪光点

每名学生的个体优势存在差异,教师要及时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具体的肯定和表扬。如,学生的学习态度、身体素质、体育精神等,语言也要丰富多样,不可千篇一律。同时做到表扬有度,根据学生表现的真实情况,做出公正的鼓励性评价。

(四)精讲多练,提升效果

在教学中要“精讲”,教师要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有的放矢。讲解语言简明扼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可利用学生易于理解、便于学生记忆的比喻、口诀等深入浅出地讲解。“精讲”应与“多练”互相配合,强调“多练”的同时,讲解要根据课的性质有所调整,新授课、复习课讲解会有所区别,可合理安排好讲解,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教师课前做好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情的了解,备课、器材的合理准备、教学的设计等也是至关重要的。

(五)适宜的运动负荷

教学中,合理的运动负荷对生理的刺激是锻炼学生身体、学习体育技能、满足学生运动欲望的需要。教师要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不可让体育课变为“休闲课”“恐惧课”。教师在安排运动负荷时,必须考虑教学目标、教材性质、学情、课的类型、环境气候、场地设施条件等因素,合理适宜地安排好运动负荷,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參考文献:

[1]于超然,宋荣荣.避免超限效应在促进学生成绩提高的作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7,(19):359.

猜你喜欢
负荷心理体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生如夏花
商业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心理小测试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