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趣味的支点,撬动学生“愿读”的小宇宙

2019-02-18 06:28吴跃梅
卷宗 2019年35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阅读方法

吴跃梅

摘 要:2016年6月底投入使用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本”),有两个创新点都聚焦在课外阅读上:一是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二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自读课文教学中,不仅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还要采取“1+X”的办法(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使学生愿意捧起书本读!

关键词:自主阅读;阅读方法;读书兴趣

那么如何打破以往“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之间的障壁,实现语文课堂向课外阅读延伸,达到课标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目标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在自读课文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愿读”的情感内驱力。现不揣鄙陋,谈谈自己的两点思考,以求教于方家。

1 自读质疑——重体验 允多元

“不要每一本书都那么抠字眼,不一定全都要精读,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连滚带爬地读的,否则就很难有阅读面,也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来。我说的‘连滚带爬地读,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但有老师略加指导,甚至纳入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了。”[1]部编本语文教科书主编温儒敏教授鼓励学生们“连滚带爬”地读书,有时“好读书,不求甚解”,也是需要的。

具體到自读课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允许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认识不全的地方,允许他们循序渐进地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放手让学生“自读”,多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和以往的阅读经验,运用教读课上获得的方法技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去读课文。

而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疑惑,站学生的身边做一些温馨的提示,当然特别需要把教读课中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加以运用。如在《窃读记》的教学中,从“窃”“读”“记”三个字给学生做一些提示,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记”了怎样的人和事?(或“我”在“窃”中遇到了哪些人和事?)“我”为什么“窃”、怎样“窃”?谈谈“窃”的低贱与“读”的高尚;谈谈“窃”的卑怯与“读”的喜悦……用这些提示达到“用教材教”的重要目的,也从“读什么”的角度让学生学会读书的一般方法,在学生对课文做的一些有趣的品味中,让他们形成自主的阅读体验,从而明白“怎么读”。

另外,在分享阅读感受和自我体验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尊重、珍惜学生们独特、富有个性的理解,珍惜他们与作品之间的“共鸣”。当我们心中有了“一课一得”的标尺,就不会对自读课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体验求全苛刻。要知道,只要学生始终有阅读的兴趣,就可以无数次阅读揣摩文本,从而常读常新,总能慢慢体会其中的妙处。

2 自求得之——连通道 激趣味

温儒敏教授指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最管用最有效的是读书,是培养读书兴趣,这是关键,是‘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可能一举两得,既能让学生考得好,又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

基于此,有人说,“评价任何一节自读课文教学课,我们首先要看的就是这节课是否能抓住教科书编者在‘阅读提示中引向课外阅读的线索,建立起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通道。”我对此十分赞同。当学生通过一篇自读课文的学习,激发起了教材“阅读提示”中链接的几篇文章或那本书的强烈兴趣,非要把它们找来一睹为快,那就成功地抓住了温教授说的“牛鼻子”,这样的自读课文教学难道不应当说成功吗?

所以教师要重视在自读课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所指引,且要有具体的大引,这样才算真正用好了部编本语文教科书。

南京市建邺区的吕莉老师在第五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执教了《动物笑谈》,可以说是一堂很好的自读课教学示范。她用“笑谈”二字抓住了作者的叙事态度、读者的阅读感受和文章表达的灵魂;以“找笑料”“演笑点”“品笑味”三个活动为抓手,让学生在全文内容、写法、立意上做深度阅读,成功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强烈兴趣。

吕老师的这堂教学课的重头戏,更是放到了课堂最后。她带着学生由《动物笑谈》这篇文章向《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本书拓展。除了津津有味地直接介绍原著中另外一些诙谐幽默的情节(如他的父亲允许家里24只灰雁随时到他的书房里做客,家里的波斯地毯上就留下了十几年后还清晰的黄色痕迹;一只雄穴乌把劳伦兹当成雌穴乌一般爱护着,“固执地、一再地用它找来的美食”喂他,当然,要喜欢一只穴乌的佳肴——“一种由穴乌的唾液和咬碎的小虫混成的烂糊”,实在不是一桩容易的事);还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原书中,这个章节的名字不是‘动物笑谈而是‘嘲笑动物,这是不是很让人困惑?在书中作者对我们说,‘那些研究动物行为的人,总是一厢情愿地臆测动物具有人类的特征,这些人懒得去理解动物思维和行为与我们人类思维和行为之间有多么大的差别,而且总想把人类的特征投射给鸟兽……有些人看到动物超出寻常的身体形状时会嘲笑他们,忘了这是动物们长期进化适应的结果。他们嘲笑的,在我看来却是十分神圣的。那是生命起源之谜,是创造与造物主之谜。你们能读懂这两段话吗? 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这本书中找答案好吗?”[3]此番问话,真是大大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应用研读国文教本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自读课文,上“承”教读课文教学,下“转”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要特别注意对教材“阅读提示”中链接的几篇文章或那本书做深层次导读,这将是落实“部编本”语文教科书海量阅读理念的关键。

让我们以学生的自读阅读体验为基石,紧抓自读课文后的“阅读提示”,为学生打通课内到课外的阅读通道,“让学生愿意读,教会学生读”[4],用一个“趣味”的支点,去撬动学生“愿读”的小宇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3]黄本荣.天梯石栈相勾连——谈“部编本”语文教科书“自读课文”(一)[EB/OL].(2017-4-18)

[2017-7-9].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29ce8c0102wt8t.html.

[4]陈浴会.调动情感激发动机——谈“自读课文”中的“愿读”问题[J].江苏教育.1990,(9)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阅读方法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研究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