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现状及教育应对

2019-02-19 04:09魏晓娟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道德大学生

魏晓娟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青少年研究所,济南 250103)

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不仅指导和规范个体的行为,还不断调节社会整体和个人的关系。[1]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和价值多元趋势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发生着迅速的改变,各种有违道德的现象频发,“道德滑坡”、道德缺失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道德发展,无论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还是个人发展来说都富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其道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当代大学生一出生就生活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加速、文化价值多元的社会大环境中,这一群体的道德状况具有哪些特征?为了真实、全面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用实证调研数据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编制了大学生道德状况调查问卷并以此为工具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证调研。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有效样本构成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从道德的心理结构来看,道德涉及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动机、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不同的成分;从道德的内容领域来看,分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等。鉴于道德概念难以被操作化,已有道德调研工具大都由研究者基于各自学术背景和研究需要自行设计研发。我们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集体主义道德、社会公德、家庭道德、网络道德四大方面定位大学生道德的研究领域。其中,集体主义道德主要体现在关涉国家、集体利益的认知和行为中,社会公德主要表现为规则遵守和利他行为两个方面,家庭道德包括对现有家庭的义务(孝敬父母)及对未来婚姻的看法(婚姻道德),网络道德主要是指网络使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另外,由于认知和行为是道德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对道德行为或事件的态度也能折射出个体的道德水平,我们从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围绕大学生道德的四大领域进行问卷设计。受制于问卷题目数量和题目内容,有些题目我们采用了选项的形式只考察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态度或者道德行为,有些题目则采用Likert量表的形式,既考查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又考察其道德行为表现。

本次调研面向山东省不同地市的高校大学生开展,共得到有效样本5187个。其中,男生2005人,女生3182人;大一学生2011人,大二学生1537人,大三学生1016人,大四学生623人;独生子女1996人,非独生子女3191人;农村籍大学生2632人,城镇大学生1513人,城市大学生1043人;党员大学生208人,团员大学生4638人,群众大学生341人。

二、大学生道德发展现状描述

(一)大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总体呈积极向上态势

集体主义道德是指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的需要,遵从集体统一行动的意识和行为。它首先体现在在对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认知上。调查表明,54. 8%的大学生对“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表示完全赞同,21.9%的大学生对此持比较赞同的态度,11. 6%的大学生说不清楚,11. 7%的大学生表示不赞同。从完全不赞同到完全赞同1-5级评分,计算得出平均分为4. 12。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你会怎么选择?”一题中,34%的大学生表示会“服从集体”,55%的大学生选择“集体优先,兼顾个人”,8%的大学生选择“个人优先,兼顾集体”,只有3%的大学生会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置集体利益于不顾。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观状况,我们设置了一道反向计分题——“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对集体的事不用关心”。频数统计发现,48. 9%的大学生对此说法表示完全不赞同,30. 7%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不赞同,说不清楚的占12. 1%,比较赞同和完全赞同者占8. 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八成左右的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一成左右的大学生认知较为模糊,另有一成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个人利益至上,缺乏集体主义道德观。大学生集体主义道德总体上呈积极向上的态势的同时,也表现出部分大学生个人主义凸显、集体主义向个体中心取向偏移的特点。

(二)较强的规则意识和助人意愿彰显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1.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公共生活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指对集体、社会规则的认知,并表现出对规则遵守的相应行为。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人人遵守规则,社会才能正常有序发展。因此,对规则的遵守是基本的道德表现。我们选取了大学生上课不能玩手机这一明确的校规和宿舍区走廊等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排队等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见的规则,考察大学生的规则意识。结果发现,在完全不赞同到完全赞同1-5级评分标准体系中,大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平均得分分别是3. 47、4. 27、4. 31。对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排队不能加塞的认同度较高,对上课不能玩手机的认同度相对较低。频次分析发现,对前两者表示不赞同的大学生只占一成左右,可见大学生对排队、不喧哗等公共秩序规则的认同度较高。对20多位大学生的随机访谈发现,不赞同课堂不能玩手机规定的多数大学生认为,课堂玩手机只是个人行为,不影响、干涉他人学习。或许是因为这一规则不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当代大学生对此规则的认同度较低,但对其他涉及公共生活的日常规则,却表现出较高的认同。

2. “助人为乐”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得以传承和延续

利他行为(助人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任何明显益处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境界。为了深入探究大学生的助人意识和行为表现,我们按照助人的难易等级,把利他行为(助人行为)具化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助人行为(让座、帮助同学)、两难选择中的助人行为(看到摔倒老人扶不扶)和见义勇为。

(1)绝大多数大学生路遇摔倒老人愿伸出援助之手

近年来,网络上陆续曝出不少扶老人被讹的事件。在接二连三的“扶人可能会被讹”的媒体报道和渲染之后,路遇摔倒的老人扶不扶成为了摆在人们道德和良心面前的一个两难选择。有网友认为“扶不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善良或者恶,只能证明你是一个简单的人还是复杂的人”。甚至有网友戏虐“只要你足够有钱,你就去扶”。当代大学生路遇摔倒的老人会如何做呢?调查发现,53%的人选择了“先拍照留证,再去扶人”,39%的人表示“什么都不想,扶人要紧”,选择“怕被讹,不扶”和“当作没看见”的人各占4%。可见,半数的大学生显然是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但他们在拍照留证做好自我保护之后会实施助人行为;四成大学生把助人当作第一准则,只有不到一成的大学生对此视而不见、态度和行为冷漠。

(2)让座、帮助困难同学常见于多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调查发现,54. 6%的大学生表示自己经常在公交车上给有需要的人让座,25. 6%的大学生表示在大多数情况会把公交车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人,偶尔和从不让座的学生分别为4. 9%、1. 7%;在帮助同学、朋友方面,75. 6%的大学生表示在朋友、同学有困难时候经常或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主动提供帮助,偶尔和从不帮助的学生只占7. 2%。由此可见,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较高的助人意愿并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的利他行为。

(3)多数大学生敬佩见义勇为人物并拥有此类行为的意愿

见义勇为是指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它是人们在对正义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高度道德责任感,并表现为为他人、集体利益而摒舍个人利益甚至是自身生命安全的高层次利他行为。见义勇为是个体的正义感和勇敢、刚毅、坚定等品质的综合反映,实现难度较高。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的社会变革中,有学者认为,像见义勇为这样的伦理道德规范,大部分大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遇到这类事情,都会选择漠不关心,甚至拒之千里的态度,遇事避而远之。[2]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52%的大学生在回答“公共场所遇见歹徒对群众行凶,你该如何?”时表示“尽量不卷入”。[3]

当前大学生对见义勇为持有怎样的态度?在见义勇为的榜样面前,自己有无学习效仿的想法和积极行动的愿望?调查发现,73%的大学生敬佩见义勇为事迹,并且也希望自己这样去做;19%的大学生对见义勇为持有敬佩的态度,但没有效仿的动机;2%的大学生对见义勇为没有敬佩之心,并且也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这样做;6%的大学生对此表示“说不清楚”。由此可见,七成多的大学生在大是大非和榜样的力量面前,表现出较强的道德情感和行为意愿;两成左右的大学生虽然没有相应的行为意愿,但对见义勇为持有正向情感态度;只有2%的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道德冷漠行为。

(三)传统家庭美德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

“孝者德之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的都应该做到的基本道德规范。当前大学生从小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体会不到父母养育的辛苦,相对比较缺乏感恩之心,出现一定程度的孝道缺失现象。中国留学生机场刺母事件、大学不孝子嫌农村父亲寒酸拒之门外等事件更是引起社会大众对大学生孝行现状的忧虑和担心。当前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孝亲这一现象,他们对“大学生应关心、孝敬父母”这一观点是否赞同?调查发现,78. 6%的大学生完全赞同这一观点,7. 4%的大学生比较赞同这一观点,说不清楚、比较不赞同和完全不赞同者分别占5. 1%、1. 3%、7. 6%,平均得分为4. 48。这些结果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拥有孝敬父母的责任感,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对这一天然的道德义务持有不同的看法。

孝敬父母除外,对婚姻的忠诚也是家庭道德的重要体现,它规范着人类的婚姻和性行为。尽管大学生还未走出社会迈入婚姻,但从他们对婚姻的态度上可以预测他们未来的婚姻家庭道德水平。“在婚外恋是不道德的”一题中,66. 1%的大学生表示完全赞同,10. 3%的大学生比较赞同,11. 6%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比较不赞同和完全不赞同者共占12%。尽管此题平均得分为4. 21,但11. 6%的大学生对婚姻道德的态度不明确、12%的大学生对此存在错误的认知的事实却不得不令人深思。可能在某些所谓的思想开放的大学生看来,一切跟着感觉走,不管婚内还是婚外,完全把恋爱和道德隔离开来。婚姻是由两个人一起生活而组成的合法结合或契约,忠诚不仅是个体对婚姻的承诺,还是社会伦理的基本习俗。婚外恋不仅违背了婚姻的承诺,也是对婚姻、家庭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对家庭道德责任的逃避和违背。即使是在性观念比较开放的西方国家,婚外恋也被视作不道德的行为。2009年,美国盖洛普民调机构对民众的调查显示,92%的受访者认为已婚男女有婚外情是最不道德的。[4]反观我国的青年大学生,这一群体对婚外恋的容忍度和接受度远远高于美国民众,这一现象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四)多数大学生能自觉运用道德标准评判网络行为,网络道德意识喜忧参半

网络道德指的是传统道德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的具体表现,是人们在网络虚拟自由空间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5]。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自主性、多元性等特征,因此网络社会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形态,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发展。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超时空性,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网络行为纯属个人行为,网络社会可以不用遵守现实世界的道德规则,并在此错误认知驱使下出现种种异化行为。有些人为了满足成为“网红”或者获得更高点击率的功利心和虚荣心,打着“个人自由”的旗号在网络平台上播出各色事情,甚至直播亲人去世、解带脱衣等违反公共良俗的画面。我们的调查表明,对于“网络直播亲人去世、脱衣”这一网络现象,84. 9%的大学生认为“影响恶劣,应禁止”,9. 5%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个人自由,不应干涉”,5. 6%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由此可见,八成多的大学生拥有一定的网络道德意识,能自觉运用道德标准评判网络上的各种行为,而近一成的大学生却把网络看成“法外之地”,错误地认为网络言论、行为纯属个人自由,无视不当言行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也许能认识到直播不良内容的不当之处,但对于这一行为是该禁止还是纯属个人自由不该干涉等没有清晰的认知和正确的判断,缺乏必需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能力。

(五)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呈现出群体性、结构性差异

利用SPSS软件对不同群体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在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上,女生好于男生(t道德认知=-6. 94,p<0.0 0 1;t道德行为=-11. 95,p<0. 001),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好于独生子女大学生(t道德认知=-4. 00,p<0.001;t道德行为=-2. 56,p<0. 01),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群体之间不存在差异(F道德认知=0. 27,F道德行为=1. 48,p>0. 05)。虽然由于从小生活的环境因素导致农村籍大学生在公共秩序规则遵守方面不如其他大学生,但在集体利益、他人利益方面表现出较好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就年级因素来说,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差异显著(F=3.96,p<0. 01),但在道德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F=0.65,p>0. 05),大三学生的道德认知高于其他年级大学生。就政治面貌来说,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上差异显著(F道德认知=29. 58,F道德行为=15. 25,p<0.001),党员、团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显著好于群众大学生。

对老人摔倒问题进行Crosstab分析,发现不同性别(x2=69. 08,p<0. 001)、是否独生子女(x2=24. 38,p<0. 001)、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x2=26. 47,p<0. 001)之间呈现出群体性、结构性差异。看到老人摔倒时,更多的女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党员大学生选择“什么都不想、扶人要紧”,选择“不扶”的女生、非独生子女、党员大学生分别明显少于男生、独生子女和非党员大学生。

对见义勇为题项进行Crosstab分析,发现大学生对见义勇为的态度和行为倾向上存在显著的性别(x2=48. 54,p<0. 001)、是否独生(x2=19. 455,p<0. 001)、城乡(x2=55. 86,p<0. 001)和政治面貌(x2=35. 62,p<0. 001)的差异。可能基于对生理客观条件的考虑,选择“敬佩,但自己不会这么做”的女生多于男生,但“不敬佩,自己也不会做这样的人”女生少于男生;选择“敬佩,也希望这样”的非独生大学生的比例高于独生大学生,选择“敬佩,但自己不会这样”以及“不敬佩,自己也不会这样”的非独生大学生比例均低于独生大学生;农村大学生更多地选择“敬佩,也希望这样”,城市大学生更多的选择“敬佩,但自己不会这样”;敬佩见义勇为者,并且也希望如此去做的党员大学生占比最高,选择“不敬佩,也不会这样”的党员大学生占比最低。

三、大学生道德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部分脱节

由于道德内在的规定性和外在的实践性特征,很多个体可能具备高水平的道德认知,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表现出与认知相一致的行为,出现所谓的“说一套、做一套”“知易行难”“知行不一”的现象。为考察当代大学生是否存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我们通过对某一说法的赞同、不赞同程度来考查大学生某一方面的道德认知,通过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在“从不”“到“经常”5个级别中选择其相应行为发生频次来考查其实际的道德行为状况。

研究发现,对于课堂上不应该玩手机这一在校生应遵循的基本规则,18%的大学生表示完全赞同,但课堂上从不玩手机的学生只占6%,这说明尽管一些学生知晓规则并具有遵守的意愿,但实际上却不能付诸相应的行动;对于“人多应排队,不能加塞”这一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67. 5%的大学生表示完全赞同,14. 8%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但在实际行为中,从不加塞、偶尔不排队的大学生分别占54. 7%、11. 6%,低于完全赞同和比较赞同排队规则的频率;就“大学生应关心、孝顺父母”来说,高达78. 6%的人对此持完全赞同的态度,但有空时能主动帮父母做家务的大学生仅占39. 3%。由此可见,当代学生在规则意识、孝敬父母这些基本的生活道德领域存在着明显的知行不一现象。

(二)自我责任意识和道德自律能力大面积缺失

个体除了对他人、集体和社会负有道德责任外,还应对自我负责。自我责任是道德责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课堂玩手机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某些大学生对自我学习和发展的不负责任。大学课堂教学虽然有其特殊性,但课堂依然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应该珍惜机会、认真听课,为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发展负责,不能因为玩手机不干扰他人这一错误认知而放任自我。

拿课堂不能玩手机这一现象来说,虽然女生对这一规则的认知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5. 64,p<0. 001),但在具体行为上与男生不存在差异(t=-1. 31,p>0. 05);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对课堂上不应该玩手机这一规则的认知差异显著(F=13. 87,p<0. 001),但其实际行为不因政治面貌不同而表现出显著差异(F=0. 02,p>0. 05)。课堂玩手机成为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顽疾的背后,除了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缺失,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自觉、自控、自律能力的缺失。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在人体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自我内心的道德法则,并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更应时刻以道德自律。知易行难虽然是道德本身具有的特点,但道德的实践性又要求人们必须按照道德要求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不仅缺乏一定的自我责任意识,还相对缺乏必需的道德自律能力。

(三)网络不道德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互联网自身的隐匿特征消解了现实社会规则对人的监管和约束,人们对自己的抑制减少,出现种种异化行为,大学生也不例外。有学者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选择能力、自律能力较差,在新媒体的匿名作用下很容易做出非理性的极端决策和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6]

本次调查发现,语言不文明(38. 2%)、随意传播一些未加核实的信息(18. 2%)、虚假刷单刷信誉(12%)、发表其他不当言论(10. 5%)、恶意造谣诽谤他人(6. 6%)、故意发布虚假消息(2. 3%)、利用网络诈骗(2. 2%)、发表一些不雅图片或视频(1. 9%)等不当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说脏话,语言不文明”现象尤其突出。郑洁(2011)的调查表明,21. 1%的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不文明语言或符号缩写,59. 2%的大学生在聊天室中或论坛中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7]几年过去了,不文明这一网络上语言的狂欢现象在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这一届大学生网民身上却依然醒目地存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亟需得到提升。此外,尽管参与虚假刷单、造谣诽谤、造假、网络诈骗的只是小部分大学生,但这些涉及违法的行为无论对个体还是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应对之策

本次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积极向上,多数大学生表现出了较好的集体主义道德、社会公德、家庭道德和网络道德。但与此同时,个人利益至上、规则意识不清晰,家庭道德和网络道德缺失等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都说明,大学生的道德表现仍离教育目标和理想状态有较大差距,道德教育任重道远。

(一)加大高校思政教育的力度,不断提升教育实效

调查发现,党、团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态度和行为表现明显好于群众大学生,并且党员大学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与其身份相一致的道德素养,这一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发展。高校教育者应创新、丰富和完善思政教育载体,采用恰适的教育方法,创设相融的教育情境,在满足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就德育本身来说,鉴于道德自身具有的生活化特点,高校德育应避免高高在上的冰冷说教和“假大空”的刻板论断,即使理论知识的讲授也应彰显出真理、人格和情感的聚合,或通过知识唤醒的自觉力量,或通过教育者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或通过身边道德榜样的示范和感召,或通过道德热点事件辩论、社区服务等不同形式的实践参与,不断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践行能力。

(二)关注不同群体大学生在道德发展方面存在的结构性差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由于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社会期待和个体发展水平的不同,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表现出了一定的群体性、结构性特点,这就需要高校思政教育者认清并掌握这种事实上的差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从操作层面上讲,高校德育工作除了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教育外,高校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生源、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开发、定制符合其道德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小组式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切实提升不同群体大学生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遵循道德形成的心理机制,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

道德涉及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动机、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不同的心理成分。因此,科学的道德教育需要从提升道德认知水平、增强道德情感体验、激发道德动机、培养道德意志入手,最终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其中,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不仅要让学生清晰了解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更要让学生正确掌握道德之于社会存在和个体发展的意义,增强其德育的主体性意识。此外,对追求自由、崇尚个性独立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其对自由、权利和义务的认知出现模糊甚至是错误的现象,存在如“网络直播是个人自由,不应得到干涉”等错误的认知。对“自由”“权利”的定义边界过宽,过于追逐个人利益等在部分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客观事实都呼唤着有力度、有实效的道德知识教育。

道德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知易行难”。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之间会受到动机、情感和意志等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情感是行为产生的动机和源泉,能促使人们对某种行为做出追求或舍离、赞成或反对的抉择,对人们履行道德责任和义务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德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在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中自然唤醒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激发其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机。此外,道德教育还需增强学生的实践机会,在道德践行中磨练道德意志,在知行一体中提升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道德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远和近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