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贫困生心理干预体系的构建

2019-02-19 07:45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心理学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性脱贫,国家提出扎实推进教育、就业等攻坚行动,出台了一系列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的政策,帮助他们减轻了经济和生活压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值得关注的是,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一直存在,对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贫困生渴望得到心理援助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力求挖掘出人类内在的正向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潜力,并将个体的内在潜力和积极的特质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为积极引导与解决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路径与理念。因此,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研究与探讨如何干预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由西方引进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与思潮,其观念与病态心理学相对。自 1997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Seligman 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理念以来,积极心理学逐渐受到心理学研究者们的重视。随后,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开始深入研究这个领域。[1]它基于当前心理学研究中较为有效的测量方法和比较完善的实验手段,旨在研究人类的真善美与内在阳光力量等积极向上的方面。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或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或当下处于混乱之中,都需要更多的愉悦、满意与快乐,积极心理学是更加重视人的积极品质,强调个人的潜在能力与能量,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个人积极品质的研究。主要通过构建个体自身的积极力量来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身心健康,体验幸福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一个新型的发展方向,认为人性本善,主张用积极的方式和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人性,去介入个体的心理世界,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提倡在阐释个人的心理现象时采用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认为人与生俱来拥有积极的、阳光的心理因素,通过对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的有效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或具有天赋的人挖掘其潜力,激发个体积极的心理需求:完善的自我意识、求知欲等,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获得更好的生活。[2]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

与以往对影响人格形成因素的研究不同,积极心理学主要致力于对这些影响因素中积极方面的研究,而不仅局限于对消极因素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培育个体的优秀品质。如:宽容、博爱、责任等,久而久之逐渐成长为个体积极的人格特质,从而可以对所面临的事件做出持续的、一惯性的、积极的解释,引导个体做出更多积极健康的行为。[3]

这种理念更有利于解决贫困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使心理学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极大地推进其改革与创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并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和凸显其实效性,从而在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贫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国家与学校对于贫困学生的受教育问题都非常关注,提供了各种资助方式,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但是面对奖助学金,有部分学生将其认为是一种能力和证明自己优秀的表现,明明不贫困却弄虚作假,花钱请客,找老师说情,以获得经济上的利益,甚至以自己是贫困生为荣。而另一部分处于贫困境地的学生却放弃申请奖助学金的机会,主要源于长期贫困所导致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由于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的评价,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一种情绪体验(比如惭愧、畏缩等)。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下的学生,一路走来,感觉每一个阶段,自己与他人之间由于经济条件悬殊导致的其他方面的差异,慢慢扩散认为自己的方方面面都不如别人,无法赶超他人,更不敢去正视自己。这份自卑是对自己能力的错误认识。

(二)焦虑和紧张

焦虑是对自己与亲人未来的生存、安全、前途等方面的过度担心而引起的恐慌与烦躁等情绪。家庭贫困的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学业,与他人竞争,努力取得好的成绩,还要考虑自己的日常开销,为自己的学费操心,其中很多贫困的学生往往还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改变家庭的现状,因此更加想要成功,甚至会制定出当下并不合实际的目标,给自己带来更大压力,造成心理上的紧张状态,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不是仅凭借自己的努力拼搏就一定可以解决的,也使得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从而更加焦虑。

(三)挫败感和孤独感

贫困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困难,使得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常常处于紧张状态。他们既希望融入大家,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又担心被同伴们看轻,对于涉及到自己的事情异常关注,容易出现强烈的情绪情感波动,从而引发一些同伴之间的矛盾。由于他们内心敏感,在与人交往时过于拘谨,即便发生矛盾,从心理上虽然想得到周围环境的帮助,可是又不愿被他人所同情,在他们看来,经济上已经不如别人了,绝不能让他们看到自己内心的脆弱,所能采取的方式多是将自己封闭起来,伪装自己,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久而久之就会脱离人群,陷入孤独。

(四)其他心理问题

对于贫困的客观认识,有的同学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但是现实中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又使得他们过于紧张和焦虑,加上经济条件不允许,在营养上也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导致一系列身心疾病的出现。还有一些同学干脆自暴自弃,沉迷网络,导致更严重的不适应和心理问题。

三、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处于经济拮据的环境中,在社会、学校、与他人的接触中,以及自我成长与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一)社会因素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学已经成为理想向现实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不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首先,大学生的消费观和金钱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种消费观点已成为了人际交往中交谈的热点。部分学生在谈论时已经不再是学业成绩、文学底蕴,更多的是对物质的追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理智消费,这对于家境贫困、囊中羞涩的贫困生来说,与同学之间的对比所产生的心理落差,无疑会成为严重的心理负担,产生自卑与焦虑的不良情绪。其次,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加剧了贫困学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甚至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时髦,追求物质享受,陷入校园贷,从而让自己甚至是一个家庭陷入悲剧之中。

(二)教育因素

很多贫困学生来自落后的农村地区,首先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学生的家庭难以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有限,教育理念过于陈旧,只知道催促孩子好好学习,孩子考上大学之后,再难以提供任何指导与帮助,使得贫困学生在遇到困难或心理困惑时,无法向家人倾诉或倾诉之后难以受到重视和理解。二是进入小学、中学之后的学习环境、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育条件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些学校往往难以提供综合素质的教育,贫困学生只能努力地在学习上有所提高才能进入大学,可是由于在综合素质方面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很难适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觉得自己与其他学生之间在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差距很大,从而形成其“心理贫困”。

(三)帮扶因素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国家、社会、学校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也越来越大,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是由于资助方式的不恰当,反而使很多学生在物质上得到帮扶的同时,心理上却感觉到备受伤害。比如在学校,对于贫困生的奖助学金的发放需要学生自己提交申请及各种证明材料,由于名额有限,还需要相互比较谁是更“穷”的那一个。而社会上的一些资助机构,往往通过显性的方式进行资助,造成对学生隐私的泄露,伤害了这些孩子本就敏感的自尊,从而使他们在思想上背上沉重的包袱,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四、当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干预现状

高校对如何预防、干预和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重视,近年来,对于贫困生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当前,对于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就整体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干预理念的科学化、干预项目与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都需要探讨形成一套更加行之有效的体系。而目前我们存在的问题最大的原因就是仅仅通过传统的消极方式去应对解决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而忽视了引导、预防的重要作用,也就是没有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去看待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一种积极向上的方式去应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4]

(一)干预理念的科学化不足

心理健康干预需要一种与时俱进的理念,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理念中,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理念,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认真选择与整合。目前各高校在确立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理念时,干预理念的科学化坚持不足,虽然对青年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有一个整体的、规律性的把握,却忽略了贫困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贫困生期望值变化的规律,而且也没有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理念,在解决现有问题时,过于束手束脚,容易使贫困生产生无力感,从而使其心理问题出现严重化、扩大化。

(二)干预项目与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各高校侧重从经济方面与心理健康方面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忽视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不是由单一因素所导致,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在干预贫困生心理健康方面没有从多个角度进行干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首先,在干预项目方面重点在于对学生经济方面的资助和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后的干预与介入,仅针对当下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去寻求解决的途径,却忽视了在资助过程中由于方式方法不当出现新的心理问题,还有与这些问题相关的学生日常的生活、社交、情感、学习状况,以及其就业和参与集体活动情况的指导,导致对贫困生的心理干预过于单一、空洞。其次,在干预方式与平台的选择上,现有的干预更多注重心理方法的运用,比如运用心理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运用心理访谈、团体辅导帮助解决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却忽视了志愿服务、集体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在心理干预中所起到的积极影响。除此之外,还在干预项目方面忽略了对学生公民素养方面的干预,在干预方式上,对于网络平台的运用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开发利用。

(三)干预效果无法有效保障

近年来,各高校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专业性越来越强,但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更新与培训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心理干预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理论要求非常高,尤其是专业技巧和积极的心态方面要求更甚,如果没有达到,必将影响到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效果。同时,心理健康干预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一些相关硬件设备设施的辅助,但目前这些保障虽然已经有所完善,也还不能完全达到。

五、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贫困生心理干预体系的构建

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及高校现有干预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认真研究,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不断完善干预理念、拓展干预项目的多样化、转变心理健康的干预方式、增强心理健康干预的保障,构建一种积极的心理干预机制,从而成为推动贫困生成长成才的强大助力。

(一)注重干预理念科学化,创新干预模式

理念是先导,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想得到有效解决,心理干预理念的科学化尤为重要。因此,在探讨如何有效干预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要牢牢把握积极心理学对这类问题的理论指导与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贫困生心理发展规律,形成科学、系统的理念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过往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在现有的生活学习压力下,深入分析贫困学生的个性特点尤其是其弱势心态,掌握贫困学生群体在大学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入学适应时期、与人交往的问题、恋爱的问题、就业与创业等方面的发展规律以及其内在期望的演变规律。在心理健康干预中将理论与感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理念,不仅考虑到经济方面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还要深层次地挖掘其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影响,力求在科学、完善的理论指导下,采用多措并举、共同发力的办法来应对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

2.结合以生为本的理念,将爱的教育理念贯彻其中

以积极的心态、爱的理念来开展各项心理干预活动,帮助贫困生改善认知方式,接受贫困的现实,家庭出身不是我们能选择的,但是以后我们要过什么样的人生,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不断改善的;并帮助他们认识到贫困存在的短暂性,充分运用榜样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认识到贫困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人生历练,引导同学们理性认识贫困,将自己潜在的积极能量激发出来,从而达到内心的坚强。

(二)实现干预项目多样化,拓展干预的覆盖面

高校在开展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仅侧重于贫困生的经济状况和心理状况,而积极心理学对于这项工作的要求,不仅在于关注贫困生出现的问题,更多的是要懂得看到他们的优点,并对其加以干预和指导;不仅要考虑到心理问题以及经济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也要对贫困生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学习情况以及就业方面和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追踪和积极的干预。通过与他人的友善交往,使他们感受到外界带来的温暖;通过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内生力量;通过培养他们乐观的心态、培养积极的品质,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等。要加大公民意识教育、珍爱生命的教育和懂得感恩、体验幸福的教育,从多方面去关注与干预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建构立体化网络,从而完善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与介入。

(三)转变干预方式,增强干预的吸引力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要求,高校在对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时,要尽量采用正向的、积极的办法去处理。

1.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用正确的、积极的思想去引领贫困生的精神世界,并将其引申在心理、生活和学习等方面。[5]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提升思想境界,寻找生命的意义。努力开展有益于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提升他们内在幸福感的感恩生活、感恩生命的志愿服务和社团活动,让他们在服务他人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懂得珍惜当下的生活,并明白美好的生活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不断追寻,从而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2.多层次、多方位地开展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测查以及日常约谈了解贫困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存在的心理困惑,将有类似问题或诉求的学生通过团体辅导聚集起来,他们有共同的经历,有着同样的心理困惑,在辅导过程中可以更容易走进彼此,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共鸣质,彼此依靠、彼此取暖,共同去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成为彼此的支撑力量,从而不再孤独面对;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同学,可以通过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进行正向的心理干预,也可以运用新的媒介,利用网络时效上的优势,其开展网络辅导,及时干预,引导学生走出困境。同时,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即时进行心理测查,帮助同学和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实现心理健康干预的移动化。

(四)注重环境构造,营造良好的干预氛围

高校要把握好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要求,在干预工作中多方发力,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阳光的氛围。

1.保障心理干预工作有序开展

首先要加强各类制度与设施保障,比如在资助制度方面,可以借鉴当下部分高校的做法,通过对于学生日常消费的监管,直接将补助发放至贫困学生,以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自身上。在设施方面,要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结合社会发展,保障各类心理活动所需要的场地和设备设施等方面的供给。其次,要加大对参与心理健康干预的教师们的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师德师风往往决定了教育的成效,在对贫困学生的干预过程中,除了专业水平,教师自身拥有的真善美和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更能温暖学生,帮助他们激发潜能,达到内心的坚强。

2.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抓住契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依托雷锋日、清明扫墓等引导同学们热爱祖国、帮助他人、铭记先烈;依托入学教育帮助同学们了解校规校纪,帮助学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依托校园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月等活动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专业技能等。并且我们还要不断地完善活动内容与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学习与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总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思想教育中的重点,而贫困生由于其特殊性,更多方面处于弱势境地,更应该重点关注,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们以及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不断更新我们的工作思维与理念,以积极向上的视角,深入探索与实践,为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构建一种阳光的心理干预机制。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心理学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