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在济召开

2019-02-19 17:59王炜徐天宝
山东国资 2019年21期
关键词:高质量改革企业

□ 本刊记者 王炜 徐天宝

集中签约48个项目,总投资额1694.16亿元

本刊讯 11月3日,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在济南召开。论坛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国务院国资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新华社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山东省国资委、济南市人民政府、经济参考报社共同承办,1500多位政府、企业界人士以及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和前景展开交流与探讨。

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义,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刘正荣,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兆前,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作开幕致辞。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山东省委副书记杨东奇等出席论坛。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翁杰明主持论坛开幕环节。

刘家义指出,山东愿竭力为企业改革发展“搭台”。为企业搭好“政策台”。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无论国企民企、内资外资、省内省外、老企业新企业、大企业小企业,都一视同仁,共享政策红利。为企业搭好“成长台”。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培育“政银企”新型共同体,设立262只政府投资基金;实施“零增地”技改、“亩均效益”评价等改革。为企业搭好“合作台”。把混改作为国企改革突破口,3年内混改户数、资产占比均将超过75%,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0%以上。为企业搭好“服务台”。按照“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标准,全力推进服务企业流程再造,构建极简政务生态。

郝鹏表示,近年来,全国国资监管系统和国有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国有企业正在迈向结构更优、效益更好、质量更高的发展。主责主业更加突出。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加速发展,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低效无效资产有序退出,企业核心业务更加突出,赢利能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8万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净利润2万亿元,同比增长8.9%,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郝鹏要求全国国资监管系统和国有企业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一是要在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布局结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二是要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上下功夫。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企业活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三是要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四是要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下功夫。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五是要在弘扬企业家精神上下功夫。企业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少数和特殊人才,企业家精神是引领创新创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刘正荣表示,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是国务院国资委、新华社共同发起的年度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指示精神,为企业家们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交流平台。

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借势发展,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李兆前认为:“混改也是双向的,民营企业既要参与混改,也要持开放态度,邀请国有企业以股权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参与自身企业的改革,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发展格局,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王忠林介绍济南聚焦影响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的做法,坚决关停散乱污企业1600余家,对量子超算、人工智能等产业加大扶持,在山东省第一批150个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示范项目中,济南有39个入选,有省级以上隐形冠军企业73家、瞪羚企业46家,新动能加速形成。

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凌文主持了主题论坛,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宁高宁,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四清,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化龙,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焦承尧,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等进行了主旨发言。

“中国企业现在更多是‘大’,‘强’还需要努力,包括赢利能力、回报率、收益率及产业核心竞争力都需要提升。”宁高宁建议,要全面深入地进行国际对标,战略和主业持续聚焦,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动创新和研发,改革体制和评价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

陈四清认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优化发展供给体系、持续升级的需求体系以及更加适配的金融体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他表示,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任务,以金融的供给侧改革,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通过近年来实践,中国中车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品质一流、结构优化、绿色智慧、开放共赢、协调共享这一基本遵循。”刘化龙表示。

谭旭光提到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坚决不做”和“三个争创一流”:非主营业务坚决不做,低附加值的坚决不做,重复的规模扩张坚决不做;产品技术争创一流,人力资源争创一流,文化软实力争创一流。

焦承尧介绍说,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这几年的发展经历了机制改革、机制创新和企业转型三部曲。通过分配、干部、用工等制度的改革,基本上能够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

李稻葵提出,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基石,是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当前国有经济的规模已经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非金融类国有资产已经高达GDP的两倍;金融类国有资产规模也极为可观。如何盘活如此庞大的国有经济,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无疑是关键之关键,只有盘活了国有经济,才能够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届论坛采取1+5框架,主题论坛之外,5个平行论坛同时举行,分别为“主业实业”“科技创新”“混合所有制改革”“5G时代”“品牌建设”。

论坛期间,省国资委组织开展了系列洽谈签约活动,硕果累累。全省16市和省属企业洽谈对接中央企业、省外国企和民营企业共161户221个项目,其中有150多户企业270多人参加论坛进行现场对接洽谈,达成了一批投资合作意向。

11月3日,48个项目在论坛上集中签约,总投资额1694.16亿元。其中,与15户央企签约项目20个,投资额918.86亿元;与24户民营企业签约项目24个,与4户境外企业签约项目4个。投资额超50亿元项目12个,过百亿元项目5个,分别是:济南市的基金及相关金融和产业服务项目(210亿元)、青岛市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项目(180亿元)、德州市的临邑至武城高速公路项目(125亿元)、青岛市的青岛科创中心(星创岛)项目(120亿元)、威海市的南海新区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100亿元)。

猜你喜欢
高质量改革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改革之路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