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脾饮治疗水湿困脾型臌胀的临床观察

2019-02-20 02:50吴昊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水湿腹水白蛋白

吴昊鹤

(钦州市中医医院肝病科,广西 钦州 535000)

臌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类似西医学中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腹水,其基本变化总属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1]。臌胀病常出现的症状和体征有19个,其中最常出现的症状和体征有腹大胀满、尿少、倦怠乏力、纳食减少、腹水、脾脏肿大及肝病面容等7个。本文就实脾饮治疗水湿困脾型臌胀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60例水湿困脾型臌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4岁;治疗组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6岁。

1.2 纳入标准 临床诊断符合周仲英教授主编的《中医内科学》[1]“臌胀”水湿困脾证证型。

1.3 排除标准 排除合并肝性脑病、肝癌、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者,有严重心脑肾肺等其他脏器组织疾病者或妊娠哺乳期妇女,以及过敏体质或对药物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口服螺内酯和呋塞米;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实脾饮加减(主方:茯苓 25 g,生白术 12 g,木香 10 g,大腹皮30 g,党参 15 g,厚朴 10 g,干姜 10 g,陈皮 10 g,黄芪15 g,砂仁6 g等)辨证加减。15 d为1个疗程,2组各治疗 3个疗程。观察 2组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胆碱酯酶(CHE)的变化。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2组患者TP、ALB、PALB、CHE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的TP、ALB、PALB、CHE等指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个疗程以后,2组的TP、ALB、PALB、CHE等指标较治疗前升高,但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第2、3个疗程后,治疗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TP、ALB、PALB、CHE比较 ()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TP、ALB、PALB、CHE比较 ()

注:治疗前P>0.05,第一个疗程 2组对比,P>0.05;第二、三个疗程 2组对比,P<0.05

组别 TP ALB治疗组 50.97±2.52 27.83±3.04例数30时间治疗前PALB CHE 125.87±22.46 3263.57±664.38 1个疗程2个疗程 55.40±1.90 37.13±2.31 209.30±22.88 4069.33±496.12 52.43±1.81 31.40±2.80 150.67±13.57 3752.23±571.00 3个疗程 61.33±3.74 41.53±2.73 246.63±23.77 4509.70±480.52对照组 30 治疗前 50.90±3.46 29.23±3.11 125.77±22.62 3447.83±653.34 1个疗程 52.37±2.44 31.63±2.76 143.50±17.52 3483.70±572.71 2个疗程 54.03±2.31 34.06±2.41 153.07±19.02 3687.57±488.79 3个疗程 53.43±1.94 34.73±2.03 170.40±22.15 3818.07±354.97

3 讨论

“臌胀”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亦被称为“水鼓”“蛊胀”“膨脝”“蜘蛛蛊”等,其临床表现类似于西医学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其基本病理变化总属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病变脏器主要在于肝脾,久则及肾。《难经·七十七难》曰:“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然也?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病当传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由此可见肝病的治疗以实脾为先。

李德新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形成时,多从“调脾胃以安五脏”出发,注重培补脾胃,以助中宫之运,通阳气、布津液以散水邪。腹水退后以健脾为主,滋养肝肾,佐以活血化瘀,根据阴阳偏盛不同,提出“温补脾肾、滋养肝肾”之法[3]。明清时期臌胀医案高频单味药为[4]:茯苓、白术、陈皮、泽泻、大腹皮、厚朴、白芍、砂仁、当归、青皮、香附、附子、甘草、半夏、鸡内金、猪苓、木香、神曲、人参、干姜、肉桂、杏仁、槟榔、党参、薏苡仁,而全部药物中共有44味入脾经,频数是1526次,有34味入胃,频数是1012次,两者共占41.14%。而《中医内科学》[1]中“臌胀”水湿困脾证的方药为实脾饮,有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的功用。其组成为:茯苓、白术、木瓜、炙甘草、木香、大腹皮、草果仁、附子、干姜、厚朴,这与明清时期臌胀医案中出现的高频单味药基本相符。临床很多医家通过运用实脾饮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显著的疗效。王泽生[5]应用实脾饮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观察其白蛋白、转氨酶、凝血时间,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曲勇[6]通过护肝实脾饮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发现,实脾饮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肝功能有显著疗效。黄埔等[7]通过加味实脾饮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型发现,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腹围、体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腹围下降程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的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无差异。观察组的白蛋白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且上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腹水消退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通过实脾饮加减治疗水湿困脾型臌胀患者,发现第二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胆碱酯酶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腹胀、水肿、纳差等症状得到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第3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的平均值接近正常或基本正常。

在西医方面,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腹水治疗多以补充蛋白、护肝、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而人血白蛋白的半衰期平均为19天。患者予补充白蛋白后,随时间延长体内的蛋白逐渐降低,而肝脏合成蛋白的功能下降导致患者体内的白蛋白明显降低,且人血白蛋白费用昂贵。而实脾饮辨证加减的中药,能改善患者自身的脾胃运化功能,提高了肝脏合成功能,使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胆碱酯酶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改善了患者的腹胀、纳差、水肿等临床症状,且中药相对于人血白蛋白的费用便宜,无明显禁忌证,适用范围更广。因此,实脾饮辨证加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肝功能的合成功能。

猜你喜欢
水湿腹水白蛋白
华池林区水湿盐碱地及适生树种调查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肉鸡腹水咋防治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好事近·中秋感怀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