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视域下长沙抗战的影像书写

2019-02-20 09:38李阳春
视听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会战槟榔湖湘

□ 李阳春

湖湘文化是一种颇具区域特质的文化。它是长期以来生活在湖湘的各民族人民所创造的历史景观、风俗民情、社会心理、物质科学和社会文化等的总和。湖湘文化有着稳定的文化特质,如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经世致用的学风等。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湖南人杰地灵。特别是到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灾难不断,战争频繁,湖南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十四年抗战中,日军对中国发动了22次大规模的会战,其中6次发生在湖南。湖南从1939年一直守到1945年,征兵210万,仅次于四川。在湖南的抗战中,尤以长沙会战最有代表性。电视剧《长沙保卫战》《战长沙》取材于长沙军民抗战的史实,展现出长沙特有的人文与自然风貌,在湖湘文化的语境中,用镜头阐释了长沙抗战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镜语叙述中湖湘元素的铺垫与渲染

电视是一种视听综合的艺术。相较于电影,电视叙事更加注重细节的把握,日常化、现实化、世俗化的故事成为电视剧的叙事自觉。以长沙抗战为背景的电视剧,将老湘潭槟榔、安化香木海、浏阳河大酒楼、辣椒等湖湘元素巧妙融入宏观的抗战叙事中,湘人湘情下自成蹊。

《长沙保卫战》的第1集,用大远景、全景镜头让观众看到了湘江水面,蓝天白云与水面相映成趣。镜头转向店铺林立的繁华街市,老湘潭槟榔、安化香木海、浏阳河大酒楼赫然在目。短暂的宁静过后,日军轰炸长沙。上面是飞机轰炸,下面是断壁残垣,城中百姓一片慌乱,以火宫殿为背景的街道中到处是逃难的居民。短短的几组镜头,有祥和与战乱的对比,也有象征物象的突出。后面每当重要事件出现的时候,都会以安化香木海、浏阳河酒楼为背景。当共产党组织募捐时,香木海捐五万块,老湘潭捐五万块,浏阳河捐十万块,帮助军民共渡难关。当薛岳与陈诚见面时,品的是香木海黑茶,喝的是浏阳河小酒。当第三次长沙会战由攻歼战转为巷战时,一屋子的浏阳河小酒帮助国军成功撤退。战争快结束时,李本忠的岳父说:“爹跟你留了上百年的浏阳河小酒。”浏阳河小酒更激发了李本忠与敌决一死战的决心。凡此种种,无不牵引着观众的心。剧中还提到湘军七十三军有三件宝:草鞋、槟榔和辣椒。第二次长沙会战中,薛岳的司令部面临轰炸,他将司令部迁往湘潭小学,墙上的一串红辣椒很醒目。辣既是一种情结,也是一种吃苦霸蛮的精神。在第32集中,大力牺牲了,镜头对准了他那双破旧的草鞋,进一步强化了草鞋的力量。同样,《战长沙》中也多次出现湖湘元素。第1集薛君山追小满时,镜头凸显“朴实沉毅”四个大字。小满初次出现时很顽皮,后面在抗战中成长,“朴实沉毅”是他精神蜕变的见证。还有,湘湘手中的臭豆腐、馄饨,也无不夹杂着普通百姓的生活情趣。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湖湘元素反复出现,成为推动剧情发展、渲染抗战精神的不可忽略的意象。槟榔是最重要的一个意象。槟榔在《长沙保卫战》中多次出现,连接着小人物的命运。李本忠新婚时,老丈人送了他一桶槟榔,希望他的人生像槟榔一样有冲劲。当马维原用枪逼李本忠参战时,李本忠嚼槟榔提神。小吕牺牲后,李本忠用槟榔给他安葬,槟榔是友情的象征。当全营只剩下两人时,李本忠要马维原给包槟榔,给自己壮胆。湘岚来前线找丈夫时,送李本忠一包槟榔。湘岚中弹死去,槟榔掉落地上。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后,李本忠再次回忆妻子将槟榔送入自己嘴里的情景。槟榔串起了三次长沙会战,演绎着人物的命运变迁。《战长沙》中薛君山每次出现都咀嚼着槟榔。打死鬼子后,他嚼着槟榔对顾清明说:“老子命大。”话音刚落,他就被埋伏的鬼子打中胸膛,槟榔随着一口血从嘴里喷出。他的韧性和担当都随着槟榔打上了一个句号。天心阁是又一突出意象。天心阁位于长沙古城的最高处,长沙城很多重要的事件都在这里发生。文夕大火在这里点燃,薛岳临危受命,在天心阁目睹日军飞机的轰炸,日寇被赶出长沙后,群众在这里吟诵《松花江上》。天心阁是一种坚定信仰的象征,不管世事如何变化,天心阁始终耸立在长沙城墙上。还有裹尸布,李本忠一直带在身边,在第29集中他的岳父坦言:“那块裹尸布,不仅是一块裹尸布,而是一种精神力量,是誓死保卫家乡的一种精神力量。”湖湘元素与抗战影像巧妙融合,既呈现了地方风情,又丰富了社会、人生内容,拓展了影像的内涵。

二、家国冲突中湖湘军民的血性与勇猛

家国情怀沉淀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等,既涵盖传统伦理中的修身养德、忠孝节义,也包含着民族精神、乡土观念、爱国主义等元素”①。家国情怀既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湖湘爱国主义精神的沃土。在古代,屈原投身汨罗江,发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呼号;贾谊将学术与谋略完美结合,积极投身于政治实践、社会变革,为湖湘知识分子的“经世致用”开创了榜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更是激励了大批湖湘子弟。到了近代,谭嗣同变法殉国,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主张,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再加上湖南东西南三面环山,气候非常独特,冬季寒冷无比,夏季炎热,几成火炉。气候的变化无常和极端恶劣,铸就了湖南人异常坚韧的品格,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已成为湖南人的标签。家国情怀和爱国传统的结合使得湖湘子弟前赴后继,在国家危难之际,敢于挺身而出。“在抗日战争时期,湖南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御外侮、舍身为国的民族精神和极具血性、不甘屈服、敢于担当的斗争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展示。”②

“心忧天下,心系民生,敢为人先”是湖湘将帅的共性。《长沙保卫战》中的薛岳以民生为出发点,不激进、不冒险,有着惊人的胆识和谋略。充分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势,不断改变战略战术。第一次长沙会战开战前,他预测日食之后必有大雨,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命令将士死守三天三夜,阻止了日军坦克行进的步伐。当蒋介石要求薛岳撤离长沙时,薛岳誓死守卫长沙城:“胜,乃国家及委座之福;败,则我薛岳自杀以谢天下。”在第8集中,万家岭战役进行到关键时刻,薛父去世。薛岳以国事为重,交代夫人处理家务事,去小家而以大局为重,移孝作忠,戴孝作战,充分总结前两次长沙会战的得失,在第三次长沙保卫战中,采用“天炉战法”和巷战,转阵地战为运动战。蒋介石要把第九战区第四、第七十四军调到香港解围,薛岳冒着被杀头的风险,留住这两军在其身边作战。巷战涉及几十万长沙百姓的撤退问题,过早撤退,不能诱敌深入;过晚撤退,民众的生命遭受威胁。他大胆授用彭中华组织民众安全撤退,命令所有将帅投入战斗,守一城以捍卫天下。军长李玉堂勇敢善战,接受军命和士兵一起,48小时内从湘北赶到赣西北。为了不误作战,丢掉辎重,并自责做了一回败家子。用他自己的话说,“老子是从枪林弹雨中滚过来的”,从枪声就能判断对方有多少兵力。在关键时刻,他忍辱负重,给妻子送出绝笔书。之后亲自拔枪上阵,下定决心与长沙城共存亡。此外,还有杨森、王绍奎、方先觉等许多将领,同样坚定了“将有必死之心、士无偷生之念”的信念。

剽悍勇猛、铁血尚武、卓励敢死是湖湘战士的精魂。《长沙保卫战》中的李本忠曾被人看成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满足于守着妻子,准备做一个小警察过一辈子。他被马维原用枪逼着往前线送弹药,任务完成想回家过小日子,又被枪逼着死守阵地。经历丧妻之痛、好友的牺牲、大量同胞为国捐躯后,他毅然拿起枪杆与敌决战,和国军“尖刀连”奇袭营田粮仓,带领国军参与巷战,拿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马维原是一个16岁的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奋勇杀敌,炸掉日军的坦克,置生死于度外。常有福、大力等人同样临危不惧,随时准备为国捐躯。《战长沙》中的薛君山在长沙会战前是长沙城保安大队队长,他自私、市侩、功利,但却是整个胡家的顶梁柱。在面临家庭和国家的危难时他却决不退缩,最后壮烈地死在战场。最不懂事的小满,临死前将最后一颗子弹打向了日本高级军官。长沙城的战士舍生取义,吟奏出一首首气贯长虹的悲歌。

守土自强、同仇敌忾、吃苦霸蛮是湖湘民众的写照。文夕大火后,几近成为焦土的长沙迅速恢复生产。第一次长沙会战,湖湘军民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守土自强。《长沙保卫战》中,他们挖路毁田,犁路为沼,宁愿牺牲一年的收成,也要阻挡日军的辎重部队,使他们的坦克无用武之地。他们同仇敌忾,积极捐献物资,支持抗战。打鬼子不光是部队的事,也是全长沙人的事。商会会长拒绝转移,在巷战中将敌人引入雷区,拉响手榴弹。《战长沙》中最怕事懦弱的父亲,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敢于在日本人面前唱着抗日的戏曲走向生命尽头。

冈村宁次说“欲灭华夏,先平湖南”,“要征服一支军队容易,但要征服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民族则要困难得多”。“长沙会战充分彰显了尚武好勇、自立自强、爱国爱种之湖湘精神。”③

三、经世致用观念下的抗战血泪与创伤

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突出特点。经世致用崇尚本真、力拒空谈。在二战期间,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长崎并列为四大伤城。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伤亡12.53万余人,日军伤亡9.38万余人。以长沙会战为背景的电视剧,用接近史实的态度对这一数据进行了理性阐释,多方面呈现了战争的惨烈与残酷。

《长沙保卫战》聚焦三次长沙会战,多方位还原战争史实。荧幕上,日军不再是不堪一击。日军装备精良,双方实力悬殊。守住长沙,既要有战略的布防,也要有战术的调整。针对日军的速战论,中国军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草鞋岭战役,上有飞机轰炸,前有钢丝阻扰,国军步步前进,日军步步紧逼,阵地很快丢失。日军坦克开道,国军顽强抵抗,冲上去是死,退下来也活不成,尸首成片,血流成河。三天三夜的防御战,使500多条生命留在了山顶上。用师长方先觉的话来说就是:“雨水是红色的,那不是老天爷在下雨,那是老天爷在哭泣。”新墙河之战,长官上阵地和士兵一起,没有雨衣雨伞,冒着大雨死守阵地三天。镜头前硝烟弥漫,炮火、弹雨、血水融合在一起,尸块横飞。战役中,因日军用瓦斯作战,战士们瞬间一个个倒下,口吐白沫,500名将士全营阵亡。冬瓜山之战,70%的人伤亡,尸骨遍野。军士的顽强抵抗拖住了日军前进的步伐,速战不得不变为持久战。日军也不全是愚蠢可笑的,作战指挥官冈村宁次、阿南惟几对薛岳的每次作战分析都很详细,薛岳对对手的战略分析也很到位。战术不断调整,有阵地战、限时战、聚歼战、迫歼战、运动战、巷战……更惨无人道的是日军启用了毒气战,战壕中全是尸体。真的是“一寸山河一寸血泪”,“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④。第九战区司令薛岳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没有纸上谈兵,采用“天炉战法”,才取得长沙会战的胜利。这种胜利来之不易,是血肉之躯与飞机、大炮、毒气的较量,是毁灭与抗争的对抗。这种惨烈程度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难以想象的。

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军民的伤亡,还有家园的丢失和记忆的创伤。拥有一个完整温暖的家,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一直是许多人最最基本的愿望。但战争会打破这一切。因为战争,文夕大火使长沙几成焦土,很多人的家产和家庭一夜之间付之一炬。《战长沙》中的胡家,在文夕大火前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但战争肢解了这一切。为了不落入日军手中,湘君用手捂死儿子,贤妻良母精神奔溃。为了还击日寇,姐夫和弟弟战死沙场,父亲也被日军逼死。《长沙保卫战》中,李本忠前一分还与湘岚相拥嘱咐,日军的的炮弹过来,瞬间便阴阳两隔。以后多次出现李本忠的回忆镜头,美好与破碎形成了鲜明对比。片子的最后,在废墟中逃难的小孩回来了,拿着一张全家福定格在荧幕前。一大家子就剩这一个人了,家复何存?如《战长沙》中顾清明所言:“战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灭顶之灾,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国破家何在?这恐怕是对长沙会战的一个最好阐释。

习近平主席曾说:“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⑤长沙会战虽已成为一段历史,但《长沙保卫战》《战长沙》等抗战题材电视剧立足现实,力拒神化,比较真实客观地还原了战争原貌和战时民众的生活状况,把湖湘文化生活呈现在世人面前,构建和阐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和卓励敢死、坚韧顽强的抗战精神。这对于弘扬中国梦,激发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无疑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顾亚奇,王薇.电视节目对“宏大叙事”与“家国情怀”的视听新表达[J].中国电视,2019(06):49-53.

②王文珍,朱柏林.十四年抗战与湖南[J].湘潮,2017(05):18-21.

③薛其林,谭纬纬,陈婷.长沙会战与湖湘精神[J].长沙大学学报,2015(03):1-5.

④蔡栋.湖湘文化百家言[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16.

⑤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4(02).

猜你喜欢
会战槟榔湖湘
马恩河会战(下)
马恩河会战(上)
扎实做好双减双抢 坚决打赢三秋会战
湖湘文化的统一战线价值分析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库尔斯克会战
8月海南气候动荡 农作物减产剧增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
蒙药槟榔十三味丸的抗抑郁作用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