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枯萎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2019-02-20 11:11郭树清陈新娟
长江蔬菜 2019年13期
关键词:灌根枯萎病根部

郭树清 陈新娟

枯萎病是西瓜上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又称萎蔫病、走藤死等,经常会引起连片发病,导致绝收,除了为害西瓜外,还为害甜瓜、黄瓜等其他瓜类蔬菜。本文重点讲述西瓜枯萎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

1 发病症状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枯萎病,以开花至结瓜期发病率最高。该病的典型症状就是萎蔫。发病初期,部分或一个侧蔓的叶片,从下向上,缺水状似的逐渐萎蔫下垂(图1);中午烈日下萎蔫尤为明显,早晚时分萎蔫叶片尚可恢复舒展。而后,萎蔫部位或叶片从下向上逐渐增多(图2)。持续3~5天后,萎蔫症状逐渐蔓及全株,整株叶片全天都似枯萎状凋萎下垂,不再恢复正常,最后枯死。

发病植株的近地面茎蔓表皮粗糙,出现纵裂(图3、4),湿度大时,茎秆呈水渍状褐色腐烂纵裂,表面出现灰白色或粉白色霉层。检查病株可见根部白色须根少(图3、4),发病部位维管束变黄褐色至深褐色(图4、5)。维管束褐变过程与叶片萎蔫相同,也是从下向上逐步扩展,逐渐遍及全株(图6)。

2 病原及发病条件

西瓜枯萎病由真菌界子囊菌门镰刀菌属的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sp.niveum)侵染而致。病害发生严重程度取决于土壤中的病菌量。

除了种子带菌外,土壤、农残体或未腐熟的有机肥中越冬的病菌是翌年重要侵染来源。病菌可通过根部伤口或根冠细胞间隙侵入寄主,先在根部和茎部的薄壁组织中繁殖蔓延,然后进入木质部和维管束,在导管内上下纵向发育,分泌毒素破坏细胞,导致导管堵塞,影响水分运输,引发植株萎蔫与枯萎。

侵染寄主中的病原菌可通过灌水、风雨、土壤耕作、整枝或绑蔓等农事操作进行再侵染与传播蔓延。

该病菌喜欢温暖环境,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4~32℃,28℃最适菌丝体生长, 土壤温度 24~25℃最易发病。

根系发育不良、根部受伤、连作、土壤质地黏重、土壤过分干旱的地块发病严重,另外,土壤酸化、秧苗老化、沤根也易加重发病。

3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

①地块选择 选择前茬未发该病且通气性好的地块种植,特别是3年以上未种过西甜瓜的土地为佳,避免连作引发病害。

②土壤消毒 种植田提前1个月进行高温杀菌消毒。去除所有农残体,地表撒施一层生石灰或者35%威百亩水剂20~40 kg/667 m2,深翻土壤后,地表用塑料膜覆盖严实,灌水淹没农田,50℃以上高湿高温厌氧灭菌15~20天。之后,除去塑料膜,待土壤湿度合适时,施加基肥,深翻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培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每667 m2施用有机肥400~500 kg、尿素15~20 kg、过磷酸钙 70~80 kg、硫酸钾 30~40 kg。 切记一定使用充分腐熟、无气味、无飞虫的有机肥料。

③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采用抗枯萎病能力强的南瓜砧木,通过嫁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的吸水吸肥和耐旱能力,从而提高枯萎病抗病性。

④种子消毒 播种前,对无种衣剂处理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用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浸种 2~3 h。

⑤无菌土穴盘培育壮苗 选用疏松、通气、保水性好的育苗基质。1 m3育苗基质拌50%多菌灵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 g进行杀菌。

⑥移栽根系处理 移苗定植时尽量不伤根,可用300亿/g枯草芽孢杆菌1 0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快速蘸根,淹没根茎部,进行枯萎病预防。

⑦水肥管理 及时补充水肥,培养健壮植株,保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齐头并进,及时摘除细弱的侧枝。尽量避免大水漫灌,避免土壤过干过湿。瓜坐稳后,及时追加磷、钾含量高的三元复合肥,每次每株追施5~10 g肥料,15天左右追肥1次。

⑧药剂灌根 发现零星发病单株,及时将发病植株从农田连根拔除,然后将病残体远距离深埋。拔除病株的根穴及周围植株根部连续撒施杀菌剂2~3次,防止病菌蔓延。推荐使用噁霉灵、甲霜·噁霉灵、多·福等药剂。10天左右灌根1次,连续灌根2~3次。

(本文配有彩图,详见彩色插页)

猜你喜欢
灌根枯萎病根部
一起GIS终端环氧套管法兰根部开裂的原因分析
噻虫嗪经不同施药方式施用后对桃蚜种群的影响
越冬茬蔬菜灌根防病技术要点
降低低压铸造铝合金轮毂辐条根部缩孔报废率
杀菌剂灌根注意事项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非洲:控制香蕉枯萎病的新方法
三角柱体对机翼根部马蹄涡的影响
铜、锌元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
一株抗药用白菊枯萎病生防菌的分离与生防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