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019-02-21 05:49何文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校企职业高职

何文娟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430)

近年来校企合作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也成为了连接校方和企业之间的一座桥梁,促进校方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但是我国的校企合作发展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而言仍旧有很大的差距,本文总结了国外先进的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希望能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一)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元指的是职业学校,二元指的是企业。职业学校和企业能够有机结合,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理论,大部分时间则是到企业学习相关的职业技能,二者互相交替进行,构建出一个更加多元化的保障体系。同时,这种教育模式更加机动灵活,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教育网络系统。

2.美国的“学交替式”模式

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是当前美国最为成功的一种职业教育方式,它的主要教育方法是学生先后在学校学习近半年的时间,专业知识学习结束之后就在企业进行技能的实训培养,以两个月为基础期。直到毕业前半年时间再集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培训。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以学校为主体,学校与企业可以签订相关的合同,然后企业可以按照合同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职位和薪酬,企业也可以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委派一些专业能力强的员工对学生进行实训,实训过程中企业员工也可以与学生一同进行探讨学习,学校也可以安排教师去企业内部进行指导并监督学生学习。

(二)以职业技能培养与产品研发并重的教育模式

1.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教育模式

新加坡的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就是将企业的相关管理理念和生产方法转移到学校教学环节中,帮助学生在一个真实度更高的环境中来掌握和学习相关的技能。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内部管理流程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感受更真实的环境。第二,企业也会不断地为学校的实验室购买新型的设备,帮助学生模拟更好的设备使用流程。第三,在企业和学校的指导之下,学生也能够进行各项技能的统一培训和指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2.日本的“企业教学”办学模式

日本的这种教学模式与其它国家的教学模式不同,他们是将学生教学直接纳入到企业内部来进行,并将这种企业内部教育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只有企业能明确自身发展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模式才更具备针对性。

二、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

(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

上述的几种校企合作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最重要的目的所在。

(二)企业的参与度比较高

在发达国家的几种校企合作模式之中,企业的参与度非常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企业有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企业的积极性大多数是来源于政府的强制要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要求企业对人才进行培养;另一方面,企业对于人才有非常大的需求,他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大量的招工,为企业发展纳入更多的新力量。

(三)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其中

从发达国家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着支持和引导的重要作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是以法律的形式来规定校企合作的模式,它强制规定企业必须要承担起职业教育的责任。第二,政府也会成立一些专门的机构来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加全面化的服务,比如说政府可以为学校、企业、学生提供一些免费的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三、当前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共性

(一)立法先行

大多数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模式保障的首要环节就是立法先行。对于一个法治化的国家来说,法律是各项制度规定和保障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也处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每一次制度的修订和完善都提高了校企合作的合理性,因此制度的保障也为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例如美国就曾经数次对职业教育的相关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修改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进职业教育的水平,使所有社区内的公民都有公平的机会来接受相关的训练,这种训练的模式要与自身的能力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在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校企合作也已经在学生的录取、考核等相关评价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美国21世纪之后,院校教育的大多数实习任务都是由企业来承担的,而企业的职业培训工作则是由学校来完成的。责任划分越来越清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不同作用也被清楚的划分出来,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大趋势。

(二)模式融合

学校和企业是两个相互分割、互相独立的系统,学校和企业都有着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因此,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就是两种不同经营模式之间的融合,美国校企合作模式首先必须增加学校和社会的连接性,它规定每一个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期间都应当具备为家庭生活谋生的相关技能,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为这种技能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即使学生中学未能毕业就离校,学校与企业之间也会建立紧密的联系,企业也会想方设法的解决学生的生计问题。一些欧洲国家的职业技能培训包括了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对一些失业人员进行专业的考试,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开放式的教育,使这种终身教育的模式与企业的需求联系到一起,通过这种方法来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正常运行。

(三)规模拓展

国外大多数的校企合作模式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的,相关统计显示,中小型企业员工的培训机会远远小于一些大公司,这些大公司的经济实力更高。而且大多数的劳动场所在实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障碍,因此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政府开始制定相关的政策并创造有利的条件,鼓励更多的员工来参加一些学习和培训,鼓励员工在不同的行业中发挥作用。例如英国的联合学习基金会就是这样的组织,它提供各种各样的职业培训模式,而培训人员的结构也在不断的深化,渐渐发展为全民教育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了培训人员的数量和培训的规模。

四、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从国外的一些高职教育发展办学模式上来看,校企合作能否成功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水平。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职业院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校企合作对学生来讲也有利无害。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地研究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希望能够借鉴他们的经验来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一)完善制度,推动强化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从某些角度上来说有一定的公益性,高职教育要想发展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模式仍旧比较落后,因此就更加需要政府的政策来导向。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法律来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规范,因此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首先要建立一个更加完整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依靠法律来确定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责任,对校企合作的经费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企业和学校在高职教育过程中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特别是企业对职业培训投入的比例必须明确,通过这种方法来为校企合作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

建立一定的奖励惩罚机制,通过创造经济利益来充分发挥出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企业是一个盈利为目标的经济主体,因此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盈利,企业的所有经济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参与校企合作也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因此目前大多数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要比企业高,很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所得到的利益很少,外部的激励很难吸引过多的企业来主动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之中,因此,我国企业必须要向发达国家学习,最大程度对企业进行激励。政府也可以通过税收的方法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之中,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制定政策来减免税收,也可以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产品的开发等方面设立一些优惠政策,对于没有按照计划进行的企业建立一定的惩罚机制。

制定行业准入制度和原则,规范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一直在努力推行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这种新型的培养模式缺乏更加全面的职业准入制度,会造成很多高职教育的培训制度形同虚设,所以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应当充分发挥出行业相关组织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对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进行综合的评估,建立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通过评估来对学校和企业进行更加严格的监控和考核。

(二)发挥院校的主观能动性,与企业建立更多的联系

学校要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外界行业进行联合拓展。首先,学校建立校企合作机构,目前我国国内的很多学校与企业都有一定的联系,很多企业是来自于社会的各个行业。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企业专业顾问组织结构都非常松散,没有起到良好的监督和决策作用。因此学校要吸收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其中,建立更加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也应当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要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标来深化现有的教学方案,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构建更加科学的培养体系,积极征求企业的意见,根据企业的真实需求,来对学生的相关知识技能进行培养。通过这种培养方法来实现与企业的生产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优势。

我国的高职院校也应当主动地承担起教学的职能,学校要充分利用人员和科技上的优势来为企业进行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来参与到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过程。学校在利益分配上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校内部的教师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工作之中,教师将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时的反馈,并将最先进的科研理念传授给学生,最大程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保证校企合作的长久发展。

(三)更新现有理念,实现共赢

观念的转变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前提,职业院校的主要发展目标就是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大量的合格人才,因此校企双方必须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把能够结合的各种要素有效的结合起来,提高人才的培养效率。职业院校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发展方向,深刻意识到校企合作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也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意识,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的观念,突出学生的实践和技能的培养。目前我国很多职业院校教学模式仍旧落后于时代,很多教学设备和学院的实力条件有待提高,这种状况导致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让学生进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教学目前大多数都是以企业订岗的方式来进行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减少教学费用,也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作用。

结 语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当建立起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合作的相关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企业和学校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可用之才。

猜你喜欢
校企职业高职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